加入比較清單
資料更新時間:2021/8/10 下午 04:35:48
學系特色
本系擁有綜合大學的優勢與師資,可提供多元的通識及人文課程,開拓學生的視野與胸襟。三四年級「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方式,培育學生主動學習、問題解決、團隊合作及人際互動與溝通的能力。本系學生於國家醫師分階段考試及醫學臨床技能測驗皆有高通過率。畢業系友亦於國內外醫學中心或學術單位逐漸嶄露頭角。
學科意涵
本系學習領域涵蓋:(1)全人教育課程培養學生具有博雅知識及優質公民素養;(2)醫學人文課程培育具人文關懷、社會使命之醫學生;(3)基礎科學啟發學生對於科學探究的興趣;(4)基礎醫學提供醫學科學的基本理論知識;(5)臨床醫學則以基礎醫學為基礎,培養學生對病患的身心靈提供全方面照護的能力。
學習方法
課堂講授:最廣泛使用的方法,教師於教學過程中,透過口語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能力。主要對於一些較複雜的問題、概念、定理和原則等,進行較有系統且嚴謹的解釋,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系統性知識。
實驗實作:例如生物化學實驗、基礎醫學實驗及大體解剖學實驗,課堂講授了解理論之後,學生可透過實驗實作、觀察並記錄結果、分析資料,並與教師、同學討論實驗的設計、方法及流程。透過此方法可讓學生對於學科產生興趣。
PBL小班學習:由小班導師帶領6~8名學生,以臨床情境的病人問題為教案,導引學生學習生物、臨床、流行病學、心理社會與倫理等四方面的學習主題,並且培養解決問題、自我學習及與小組成員互動溝通的能力。
未上傳圖片
服務學習及體驗課程:透過對社會弱勢族群之服務,經驗施與受/給予和參與的人我關係,體認生命價值與服務的意義。了解社會弱勢族群之照護需求,培養正確的服務觀。經驗不同於城市所提供健康服務之模式,並反省健康照護資源城鄉差異之社會機制。
未上傳圖片
臨床實習:以不同的臨床教學活動更深入基礎醫學及臨床醫學知識及技術,再以床邊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使醫學生能結合學術理論與實務,對工作場域與專業倫理之正確認知及保障病人。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建議對於醫學領域有興趣的同學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請查閱醫學系網頁http://www.med.fju.edu.tw/intro_4.html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PGY訓練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醫學人文在培育未來醫師的層次、基礎醫學及臨床醫學的關聯性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多閱讀醫學人文及醫學教育改革之報導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普通生物學
- 普通化學
- 醫用微積分
- 普通心理學
- 分析化學
- 有機化學
- 醫用物理學
- 科學研究導論
- 醫療社會學
-
大二必修
- 生物化學及實驗
- 生物統計學
- 醫用語言
- 溝通技巧
- 細胞生物學
- 遺傳學
- 基礎生理學
- 寄生蟲學(含實驗)
- 公共衛生學與健康體系
- 生命倫理學
- 醫院工作體驗
-
大三必修
- 基礎醫學單元
- 心臟血管單元
- 呼吸單元
- 腎臟及泌尿單元
- 胃腸單元
- 內分泌單元
- 資源學習(含胚胎學)
- 基礎醫學實驗(一)
- 臨床技術學(一)
- 神經解剖學
-
大四必修
- 生殖單元
- 神經及精神單元
- 神經運動單元
- 基礎醫學實驗(二)
- 臨床技術學(二)
- 大體解剖學實驗
- 感染及免疫單元
- 血液及腫瘤單元
- 器官系統整合單元
- 生死學
- 實驗診斷學
- 流行病學
-
大五必修
- 內科學(含臨床教學)
- 外科學(含臨床教學)
- 兒科學(含臨床教學)
- 婦產科學(含臨床教學)
- 眼科學(含臨床教學)
- 麻醉科學(含臨床教學)
- 皮膚科學(含臨床教學)
- 影像醫學(含臨床教學)
- 復健醫學(含臨床教學)
- 醫療政策與法律
- 實證醫學
-
大六必修
- 內科學(含臨床實習)
- 外科學(含臨床實習)
- 兒科學(含臨床實習)
- 婦產科學(含臨床實習)
- 精神醫學(含臨床實習)
- 神經醫學(含臨床實習)
- 急診醫學(含臨床實習)
- 耳鼻喉科學(含臨床實習)
- 家庭醫學(含臨床實習)
- 醫學倫理學
特色課程
小班教學單元課程
三四年級採行PBL小班討論學習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自我導向學習,以臨床教案引起學生進行腦力激盪,整合性的取得基礎與臨床醫學知識,發展有效的主動學習能力、推理與解決病人的能力、精進溝通技巧、團隊合作的技能,加強醫學生回憶所學和應用所學於臨床工作的能力,培養對全人的關懷及對醫學倫理相關議題的敏感度。
圖解:每組以6~8 人為原則進行小班討論
未上傳圖片
臨床技術課程
三年級配合各單元之內容,由教學醫院專科醫師帶領學生學習醫病溝通、專業行為及病史詢問、身體檢查、檢驗結果之分析判讀等。四年級則進入教學醫院內實地進行演練,在臨床專科醫師協助下,實際向病人及醫護人員學習病史詢問、身體檢查、病歷書寫、醫病關係建立與溝通技巧、常用臨床檢驗之了解與判讀等臨床技巧與專業行為。
大體解剖學實驗
人體各個區域(上下肢、胸、腹、骨盆、頭頸)不同構造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臨床教師參與解說臨床工作上重要的人體結構,讓同學瞭解解剖構造在臨床的應用性,提升學習效果。醫學生必須參與大體老師生命體驗相關活動,包括大體老師家屬訪視、大體老師禮儀,從做中學,培養醫學生尊重生命、人性關懷、利他精神等專業素養。
圖解:透過顯微攝影機觀察大腦底部結構
未上傳圖片
醫學人文課程
有普通心理學、醫療社會學、醫學發展史、服務課程、醫院工作體驗、生命倫理學、生死學、溝通技巧及公共衛生學與健康體系等課程。服務課程中,透過學生至偏遠地區或至養護機構實際參與社會弱勢族群之服務,讓學生於學習醫學專業前可實地體認生命價值與服務的意義,培養與建立具人文關懷、社會使命之醫學生。
未上傳圖片
科學研究導論
教導學生了解科學論文的思考邏輯、產出的過程理念、科學論文的組成內容與格式、其寫作方式,及閱讀與批判。此外也包含文獻檢索技巧與科學研究與論文出版的相關倫理。以期訓練學生具備正確的科學研究概念、執行和寫作等能力。
適合從事工作
資料準備中
系友生涯發展
陳O麟
輔大醫學系第二屆畢業生
輔大生醫所博士
發起基因檢測公益計畫
傅O翔
輔大醫學系第九屆畢業生
用健檢資料算出糖尿病機率
林O傑
輔大醫學系第一屆畢業生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神經科學博士
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神經病理部醫師
多元能力
資料準備中
性格特質
資料準備中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