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分享網頁
已複製網址
我的學系 國立中山大學
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學士班大一大二不分系
所屬學群 跨領域
跨領域
所在校區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學系特色

因應跨領域人才培育需求、培養學生具備解決複雜社會問題的科技創新能力,以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國立中山大學在107學年度成立「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讓有創新實作與創業理念、對於社會人文與當代科技有興趣的同學,有一個跨域學習的管道;課程著重與「共學群」合作開設議題導向式的專題課程,並強調實作能力的養成。

本系強調跨領域人才的培育方式及入學後適性分流的選擇,首創生物醫學領域「學士班大一大二不分系」,除了基礎科學訓練、生物醫學入門課程與人文素養通識之外,還將「資訊暨數據科學系列課程」列入必修課程範圍,提供學生演算法、程式設計與數據分析等數位基礎知識,以鍛鍊能夠整合理學基礎與數位能力的思考邏輯。希望讓學生擁有整合多元知識與跨領域對話的能力,達成不論是求學或就業競爭力的加值,培育自己成為專業領域的領袖人才

學科意涵

本學程以跨領域創新課程為主軸,由跨領域教師與業師協助學生在大學探索興趣。整體課程架構以設計思考為媒介,協助學生建構跨領域專題應用與實作,並於國內外實作場域完成創新原型的應用,以落實自我探索、領域認同及自主學習規劃之目標,並提升創新思考與溝通表達能力。

學士班大一大二不分系:本系強調在大一二階段以建立橫跨生物醫學及資訊科學的基礎為優先,養成跨領域學習的概念,大三之後才根據適性發展的原則,可分流至臨床證照或生物醫學研究相關的科系,繼續發展自己的專業技能及持續跨領域發展。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本學程和其他大學「不分系」的主要差異在於強調以創新為主軸發展問題導向是學習。為了解決當前或未來社會可能面臨的問題,需要透過跨越傳統領域分科,透過跨專業知識的學習與實作來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案。因此,學生於學成中的學習路徑將會依個人所想解決之問題挑戰發展專題為主軸,依此運用校內共學群或是其他教學資源,並透過專題實作中發展創新解方來驗證學習成效

資料準備中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學程和其他大學「不分系」的主要差異在於強調以創新為主軸發展問題導向是學習。為了解決當前或未來社會可能面臨的問題,需要透過跨越傳統領域分科,透過跨專業知識的學習與實作來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案。因此,學生於學成中的學習路徑將會依個人所想解決之問題挑戰發展專題為主軸,依此運用校內共學群或是其他教學資源,並透過專題實作中發展創新解方來驗證學習成效

陽明大學是以生物醫學為主軸所發展之大學,校內科系皆為生醫相關的臨床證照、醫學工程或科學研究學系,所以不分系大三以後會分流至除了醫學或牙醫系以外的學系。因此本系並無頒發畢業證書,此點與部分大學的不分系以一年即分流或可持續留至四年級畢業皆不同。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畢業後立即擔任社區、產品/使用者經驗設計師等職務。其實只是部分選擇。若能知悉思考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方法,則能更容易達成工作範疇目標。故可知本系出路廣泛,但卻可因紮實的思考及解決能力而攀升更快。

並非以職場出路為唯一考量,希望學生在前兩年有充分的時間,了解自己的性向及各分流學系的特質,在擁有扎實的生醫基礎之後,跨入新的領域成為斜槓人才。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是一個正式的學系,若在人科學程修滿規定的學分數後(包括必修課程、跨領域選修課程、共學群支援課程)畢業會授予「跨領域學士學位」。我們不會只有理論課程,相較之下重視實作訓練,也強調應用。結合學理與應用,使學生能在動靜適宜的課程活動中,涵養趨勢,掌握技術。

本系強調的生物醫學基礎包含了大部分的基礎科學知識及工具,不論是臨床、研究工作或是就業,都相當有競爭力,特別是在臨床證照工作方面,擁有研究能力可以增加參與技術研發工作的機會,增加職場上的競爭力。此外強調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透過實驗經驗及團隊合作的訓練課程,再加上資訊能力的養成,培養學生面對未來的挑戰。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本系提供的是優良學習環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並培養邏輯清晰的思考能力。對未來的走向尊重學生的自主決定,並鼓勵多元化、跨領域的全方位發展,期待學生有能力及有意願地有選擇未來的發展空間,而非僅憑一張大學文憑。

我的學系 國立中山大學
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學士班大一大二不分系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科技創新趨勢與需求探索
    • 文化人類學
    • 基礎程式應用
    • 設計溝通與表達
    • 創客基礎
    • 科學探究
    • 跨領域探索
  • 大二必修
    • 設計思考
    • 當代社會問題與創新案例研究
    • 基礎研究方法
    • 跨領域創新專題(一)
    • 空間調查分析與規劃
    • 跨領域實作
  • 大三必修
    • 跨領域創新專題(二)
    • 創新設計或創業專題(一)
    • 跨領域產業合作
  • 大四必修
    • 創新設計或創業專題(二)
  • 不分年級必修
    • 生涯發展與學習
  • 大一必修
    • 生命科學總論
    • 普通物理學
    • 化學原理
    • 微積分
    • 計算機概論
    • 生命科學實驗
    • 化學原理實驗
    • 抽象思考與演算法
    • 遺傳學原理的實作與應用
    • 物理學實驗
    • 有機化學
  • 大二必修
    • 生物化學
    • 細胞生物學
    • 模擬系統與數據分析
    • 生化及細胞生物學實驗
    • 有機化學實驗
    • 生物統計學
    • 量化數據分析
    • 計算與數據科學實驗
專業選修課程
  • 無領域區分
    • 創意設計方法
    • 設計心理學
    • 社會創新與創業
    • 大數據收集與分析
    • 創意街區發展與設計思考
    • 創客進階
  • 無領域區分
    • 因大三即分流,並無安排選修課程
特色課程
完整課程地圖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我的學系 國立中山大學
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學士班大一大二不分系
適合從事工作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系友生涯

我的學系

國立中山大學
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學士班大一大二不分系

多元能力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Complete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Complete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Complete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Complete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Complete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Complete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Complete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Complete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Complete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Complete
10%

資料準備中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Complete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Complete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Complete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Complete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Complete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Complete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Complete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Complete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Complete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Complete
10%

資料準備中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