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台灣語文學系 |
靜宜大學 台灣文學系 |
---|---|---|
所屬學群 |
文史哲學群
台灣語文學類 |
文史哲學群
台灣語文學類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學系特色 |
臺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的師資,在台灣的本土語言、母語文學等研究領域,是全臺灣,甚至是全世界最齊全的、最好的學系!本系是全國第一個培育台灣語文師資的專業學系。成立多年來,於全國語文競賽個人獎項方面經常獨占鰲頭,團體成績也幾乎年年獲得前一、二名,並經常獲得教育大學組總冠軍。 |
本系由台灣文學的研究出發,進而銜接多元創意開發與產業實務訓練,含括台灣文學與文化研究、數位人文、文化創意、品牌設計、商品開發;從理論到實踐,從研究到應用,從多元敘事到人文思維,跨領域課程設計,實務應用技能養成,皆以學生未來發展為思考,帶領學生透過多元教學課程與學習能力培養,積極回應社會對人文學科的期待。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科意涵 |
課程涵蓋台灣本土語言、母語文學、鄉土文化、藝術音樂、資訊應用、新聞傳播覽等人才之培育。課程以本土語言教育及母語文學為主軸,教導台灣語言的專業知識、教學能力、母語文學(包括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旁及台灣史地、文化、民俗、音樂、戲曲等。 |
本系課程分為「台灣文學與文化研究、文藝創作、數位人文、文學轉譯、地方創生」等五大課程,貫穿本系所有必選修課程的學習內涵與素養,訓練學生有目標地培養自身能力,習得未來就業所需能力。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習方法 |
![]() 除室內授課,亦利用做中學的方法,帶領學生學習,如影音攝製、參訪歷史古蹟、文學館、電視台、田野調查等。另須完成300小時課外自主學習,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校內外之活動,或擔任與本土語文、民俗文化相關活動之志工。 圖解:透過台語週推廣台灣本土文化 版權:台語系網 ![]() 學生在大四時,須獨自或集體完成一件畢業作品,作為四年學習的總結。作品可以一個人獨自完成或至多四個人一組,在指導教授的帶領下完成。 圖解:學生畢業作品發表會 版權:台語系網 ![]() 學生在畢業前須通過四項語言檢定,台語檢定中高級、客語初級、日語新制N5、英語初級之檢定。 圖解:通過檢定人數請參考本系網站 版權:台語系網 ![]() 每學期邀請台灣文化及文學界人士至系上演講,師長亦帶領學生實際參與遶境等民俗活動,參訪歷史古蹟、文學館、電視台等。 圖解:師長帶領學生參訪公共電視台 版權:台語系網 ![]() 家鄉史的製作,幫助學生了解自己成長環境時,更能培養對家鄉的熱愛與認同。 圖解:透過製作家鄉史,更能深入了解家鄉 版權:台語系網 |
![]() 1.跨域學習:跨域能力,是未來職場重要人才培力指標。本系自創以來,即重視跨域學習。於是課群教學設計「以終為始」,皆以未來職場就業力而設計。跨域學習的綜整能力的教學歷程,透過大量的理論與實作歷程,如數位人文、設計思考、地方創生、文學轉譯等課群,訓練學生「跨域學習」的能力與培力。 ![]() 2.實作學習法:本系透過課程與活動的主題設計,舉辦實作工作坊,以產業實務和成果導向的跨界合作模式,將業界從提案、資料盤點整合、元素提煉、創意發想、以及實務操作的運作模式帶入校園,引導學生逐步完成作品,在訓練過程中培育學生具備創作、實作、應用能力。 ![]() 3.文化產業實習:與四十餘所機構簽訂產學合作,學生可透過進入職場實習,擴展就業視野及實力,實現畢業即就業。 ![]() 4.畢業專題實作:整合及反思所學,與同儕進行團隊合作,並實際完成作品產出,展現大學四年學習成果。 ![]() 5.雙聯學制.遊留學交換:本系與日本愛知縣立大學簽訂雙聯學制,前往日本就讀可取得兩校雙聯學位文憑。亦鼓勵同學利用411遊留學中心及ISEP交換機制,前往姊妹校遊學,或前往海外成為華語教學教師。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本系建議對於台語文有興趣的同學,可在高中時期累積以下各種經驗,從中培養相關基本能力。如能展現個人特色之社會類科相關成果或作品(例如報告、小論文、影片或時事評析等)、多參加台灣文史相關的活動或社團、取得台語、客語、英語、日語等語文證照等,提早預備相關能力。 |
我們歡迎對於台灣文學、台灣文化、文化創意及對未來有各種想像及興趣的同學,多參與在現實生活情境中的各種活動,如各類藝文營參與及各種媒介的創作,並實踐各種對未來想像的可能。在高中學習歷程,我們建議學習過程中,具有以下特質: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為第一個台灣語文師資培育專業學系,著重於台灣語言教育與母語文學人才之培育,設有學士班與碩士班。上課要求師生全程以台語講授,並注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成立十多年來,培養無數的優秀母語師資與台語專業人才,在各行各業均有傑出表現。本系亦於110學年度通過中等教育學程,成為中等/小教師培並行的學系。 |
中文系:培育學生具備中國傳統學術與文學,和現代文學的認識與鑑賞能力,兼及敘事書寫、文學傳播與數位化文書編輯。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畢業生的出路非常的廣闊,除了傳統的本土語言教育、文化推廣、文學創作的工作外,還有很多畢業生投入科技業、傳播媒體業及財經商務業,繼續升學的,也已經在各高等學府進修博士及碩士學位。 |
讀文科的沒有出路?文學涉略的領域其實極為廣泛,各種行業皆有涉及。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台語系學生毋但愛會曉講台語、寫台文,嘛愛學習英文、日語、客語,閣較愛研究台灣文學,了解台灣文化。除了課程以外,學生也著實際參加台語演講、朗讀,訓練表達能力,並且必須參與各種民俗慶典、傳統戲曲、參訪歷史古蹟、文學館等活動。希望將來台語系學生攏會使成做一个正港的台灣人。 |
台文系是否要專精台灣話?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1.本系主要致力於台語語言教學、文化及母語文學的學習與研究。 |
台灣文學系是一門新興科系,課程設計強調理論與實務共構、教師團隊跨界與無限邊界想像,培育學生具備創意發想與實踐能力,發展更多的可能性。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台灣語文學系 |
靜宜大學 台灣文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 台灣文學概論本課程的目標,擬經由台灣文學文本選讀、學術論文研讀,透過討論、田調,希望將台灣文學與作家放在整個台灣政、經、社變化的歷史脈絡中解讀,瞭解台灣文學重要文學議題與思潮的相關脈絡,並從記憶與遺忘的角度來爬梳文學史的爭議問題與文學的內部流變,讓同學了解台灣文學所具有的文化意涵和複數文學史下的面貌。 圖解:戶外參訪--臺灣文學館 版權:台語系網 ![]() 台灣文化概論(一)
認識台灣民俗文化、禮俗、古蹟、民間信仰、民俗活動等,增進同學對台灣民俗文化的認識。 圖解:賽夏族矮靈祭-臀鈴與肩旗(舞帽) 版權:林茂賢臉書 ![]() 台語媒體製作與傳播台語媒體帶領學生了解台語電視節目的類型和特色,了解台語教學節目的製作,實務上學習台語新聞節目的製作。課程邀請實務工作者EX:電視台製作人、主播等分別到校演講,每次上課並輔以授課教師講解。 圖解:公視台語台呂台長分享電視台製播及選才方向 版權:台語系 ![]() 台語概論(一)
課程目標: 圖解:學生全國語文競賽成績優異 版權:台語系網 ![]() 台語教材教法
1.透過講述、分組學習、教材編製、觀課學習及教學演練,培養學生具備台灣語文專業教師的專業素養及教學熱忱。 圖解:107學年度教案比賽 版權:陳慈瑄臉書 |
![]() 創意思考與媒材實踐
教導學生使用水泥、羊毛氈、刺繡、手工書、絹版印刷等複合媒材創作,激盪文學與跨域創作的多元與可能性,培養文創設計與創作實作整合能力。 ![]() 視覺傳達設計
學習Photoshop、Illustrator軟體應用、視覺傳達設計,期末產出設計專題作品。 ![]() 影像敘事技巧
將文字轉化為腳本,進行拍攝與剪輯,最後產出自製的短片。 ![]() 創作課
課堂進行文章的導讀、邀請作家參與課程教學,啟發學生不同的寫作觀點。 ![]() 畢業作品匯集大學四年所學的文字書寫、影像攝影能力訓練,融合個人思想與情感完成畢業作品,產出內容包括:書寫故事的創作集、拍攝社會議題為中心的影片、編輯出版雜誌或書籍、社區產物設計品牌行銷等。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台灣語文學系 |
靜宜大學 台灣文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 圖解:在學生畢業作品發表會擔任評審 版權:台語系網
蔡幸紋進入台語系就讀,完全拓展我對於台灣各種知識的視野,無論是台灣本土語言、歷史、文學、文化、音樂、戲曲…….等,除了在學校課程的學習,我更利用課餘時間加入社團或是參加講座、營隊,進入台語系就讀對於本來就喜愛台灣本土文化的我甘之如飴,更啟蒙我對於台灣意識的建立,這些知識及價值觀深深影響我的人生。 我現在是小學正式的台語教師。之前在國小擔任台語科任代課教師,也在高師大華語文中心開設臺語課程教授外國人,並受師培中心所邀擔任台灣語文課程的講師。因為台語系的栽培讓我在台語專業奠下良好基礎,取得兩張專業級證書,所以在台語教學的工作上始終有機會發揮所長,也在這些工作中累積豐富經驗。 ![]() 圖解:返回母校演講 版權:呂尙儒臉書
呂尚儒在學時期修習語言學概論、台語概論、台語正音與拼音、台語文習作等課程,並參加全國語文競賽,堅實的理論與訓練並重,奠定日後從事臺台語工作的基礎;台灣史、台灣文學史、台語文學史、台灣文化概論,也是培養台灣文化智識、台灣主體性、世界觀不可少的涵養,因此使我在往後的工作上自在地獨立思辯。 現為民視新聞部台語配音員,畢業後雖到臺師大臺灣語文學系碩士班取得學位,但有大學時期的語言專業基礎,得以順利找到台語文相關工作,例如教育部《咱們來學臺灣閩南語》計畫,自教材編輯、電影劇本改寫台語台詞到公視臺語節目企劃,都因之前的學科訓練,得以在工作崗位上繼續從事臺語的傳播、教育工作。 ![]() 圖解:擔任學生畢業作品發表會評審 版權:台語系網
鄭清鴻高中求學過程中,發現日治時期台灣文學於「國文課本」當中的特殊性與語言的密切關係,因而決定報考台灣語文學系。於臺中教育大學四年期間,認識台灣文學文化語言的歷史與內涵,並透過台語正音、寫作、教學的訓練,具備基礎語言能力。而後報考師大研究所,提升學術論述與資料運用能力,並思考台灣學研究與社會連結的問題。 畢業後進入前衛出版社擔任編輯,現為主編。於研究所階段開始思考畢業就職問題,深覺台灣社會對台灣文學認識不足,因此思考如何進行台灣文學教育推廣,創造群眾。例如於社區大學擔任講師、籌備文學專欄、學習規劃舉辦講座與實務技能,於各種議題中創造與台灣文學的連結,組織異議性文化團體等。 ![]() 圖解:擔任學生畢業作品發表會評審 版權:台語系網
鄭宏毅在選讀大學志願時,總覺得要選讀自己感興趣的科系,儘管這不是熱門科系,但是卻是一個對於台灣文化及語言傳承有重要使命的科系,於是選填了該科系。進入大學後,因為課程相當多元,有許多課程都是理論搭配實務雙管齊下,讓我們的所學不會束之高閣,毫無用武之地;反之,讓我們所受的訓練都非常的紮實及實用。 畢業以後我在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博士班專攻民族音樂學,主要以台灣的文化及音樂著手,如台灣原住民、閩南、客家等等,都是我所研究的範疇。而我現在也是一名教師,因為大學時候的訓練,所以我在任教後也經常訓練學生參加語文競賽,即訓練學生獲得全國語文競賽閩南語演說第一名的佳績,往後訓練學生年年獲獎,我想大學時期完善的培養,造就現在的我。 |
![]()
羅健福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108級畢業生 現職為噓聲創營有限公司執行長,曾任穀雨展演協創攝影師.剪輯師、公共電視台接案攝影師、桃囍人文藝術館攝影師。 ![]()
舒懷緯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101級碩士畢業生 聯合報新聞部組長。 ![]()
沈夙崢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99級畢業生 立委辦公室主任、民進黨中央黨部婦女部、總統府文稿小組、地方新世代政治從政者。 ![]()
鄭勝奕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98級畢業生 旺旺中時、時報週刊等多媒體工作者,金曲獎年度專輯、原住民語專輯入圍、金音獎民謠歌曲入圍。 ![]()
陳書韋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97級畢業生 現職為聯經出版行銷企劃副組長,曾任晨星出版編輯暨網路行銷企劃、聯經出版行銷企劃。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台灣語文學系 |
靜宜大學 台灣文學系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2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2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
性格特質 |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3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