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 民族社會工作學士學位學程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
---|---|---|
所屬學群 |
社會心理學群
社會工作學類 |
社會心理學群
社會工作學類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學系特色 |
社會上存在許多族群差異,引導學生認識臺灣社會的多元樣貌、培養文化敏銳度,讓學生在不同的文化脈絡下運用適宜的社會工作技能,是我們「民族社工作學士學位學程」重要特色。因此,本學程除了致力於一般社工專業人才的養成外,更強調對於不同族群文化的認知,希望在文化理解的基礎上,設身處地的探討各種處境下的問題脈絡,並施以專業的社會工作技能解決問題。此外,本學程畢業生即具國考社工師考試資格,極具就業潛力。 |
全台唯一一所兼具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的專業系所 |
學科意涵 |
「社會工作」是一門助人的專業,社會工作人員則是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知識與技能,協助案主(個人、家庭、團體、社區)謀求福利、恢復其社會功能的專業人員。如同上述定義,「民族社會工作」同樣是一門助人的專業,並將對象專注於社會中各個非主流族群,除了服務原住民族,同時也致力培養原住民族人成為專業工作者。 下載詳細資料 |
• |
學習方法 |
![]() 口頭與書面報告:經由課堂分組進行課程主題口頭報告,訓練問題解決、團隊合作、口語溝通表達等能力。於期中或期末測驗採專題報告撰寫方式,強調對於知識的理解程度與個人觀點的表達,從中訓練未來參與社工師考試之應試、書寫表達技巧。 ![]() 業師(實務)講座:社會工作是一門重視實務經驗的學科,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本學程長期深耕花東地區社福機構及原住民部落與組織,授課教師配合課程主題邀請相關機構人員、實務工作者等蒞校分享對於各項議題的觀點與實作經驗,提供同學更多不同的視野與實務操作要領。 ![]() 田野調查與機構參訪:本學程的特色在於原住民族的社會工作,強化同學對於原住民族事物的認識與了解是教學的重點之一,故部分課程將透過實地的田野工作,理解原住民族的文化的脈絡及知識,同時透過參訪機構,讓同學對於社工工作的現場作有初步的認識。 ![]() 社會工作實習:本學規劃2門必修實習課,安排學生以團體、個人為單位進入機構進行實務工作訓練。同學可選擇有興趣的社工領域或符合理念的機構,於學期中、暑假進入機構見習,透過實務操作與業界督導的指導,結合社工知識理論與實務的技巧,並進行未來職涯的探索。 |
未上傳圖片 社區實作-透過進入在地社區與各類機構,進行實作方案的學習,提升同學與實務場域的接觸,縮短學用落差。跨領域合作學習-導入跨領域師資於系上開課,讓同學能夠接觸各類與社會工作有關之專業師資。 未上傳圖片 社工系服務隊-透過服務隊讓學生走入社區並了解偏鄉真正的需求 未上傳圖片 機構實習課程結合方案設計-透過共計420小時實習時數更強化學生在校學習之知能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建議同學於高中時期開始:1.培養廣泛的閱讀興趣,透過多元的閱讀,強化對於文本內容的理解能力。2.參與社團或擔任各項幹部,培養群體間溝通、合作能力。3.關注社會議題,從中思考社會工作所能提供的協助。4.親身參與(訪)各社福組織的志工工作,從中認識社福組織的運作及社會工作現場。 |
透過進入在地社區與各類機構,進行實作方案的學習,提升同學與實務場域的接觸,縮短學用落差。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學程與其他社工系所同樣致力於培育「專業助人工作者」,而本學程與相關學系最大的差異,則是更加關注非主流族群的處境(例如:原住民族)。在課程的安排上,除了社工相關科目外,亦有大量原住民族知識,希望培養兼具社工知能與文化敏銳度的社工人才,以及具有原住民族身分的社會工作者,並能夠實踐所學服務原住民族社會。 |
本系擁有學、碩、博班完整學制,課程著重社會工作實務與社會福利的平衡發展。所培養的人才, 不僅能在公部門一展長才,亦可在非營利組織展現專業。社會工作領域涵蓋心理輔導與環境的處遇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社會工作強調反壓迫及社會正義的實踐,本學程畢業學生同時可取得國家考試社會工作師考試資格,不僅具備社會工作專業技能,同時蘊含多元文化的觀點。因此,未來就業機會較其他社會工作科系更為寬廣,可服務於公家機關、社福單位、醫療單位、非營利組織、原住民族組織等,而非僅局限於原住民相關單位。 |
本系培養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將具有證照及合理薪資保證與豐富的就業機會,不同於無給職的志願服務與慈善事業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社會工作是一門助人的專業,成為一位專業的社會工作者需要經過一連串理論、實務的訓練外,尚需培養觀察力、文化敏銳度等特質,與一般的志工有所不同。為成為一位專業的民族社工,本學程的學習內容除一般社會工作學科訓練,亦強調對於原住民族的認識與了解,因此跨領域的學習理解能力與社會工作技能的學習缺一不可。 |
社會工作培養的事專業的助人技巧,非只有愛心就能勝任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學程師資豐富、專業領域面向廣闊,同學可於大學四年中學習社工專業技能、原住民知識,並取得國家考試資格。因應國家政策,社工人員的就業市場廣泛,適合對於社會工作有熱忱、對原住民族文化有興趣、想為原住民族貢獻心力的高中同學選擇就讀。 |
本系培育的學生有超高社工師錄取率,及公職錄取率 |
我的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 民族社會工作學士學位學程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 社會團體工作本課程主要讓學生了解「團體工作」在社會工作中的角色和功能,透過課堂老師、業師的帶領,讓學生了解不同族群在社會團體工作實務操作上須注意之事項,並實際經驗團體歷程,增加對團體工作的實施流程、實務操作等經驗,並培養社會團體工作方案的設計、執行能力。 ![]() 多元文化社會工作
本課程聚焦於原住民和新移民,讓學生學習如何進入文化融合的社會。課程討論社會工作者在面臨台灣社會快速變遷中,應有的多元文化知識、能力及行動力。藉由課程討論,提出原住民族與新移民這兩個族群的社會工作重點,了解文化差異如何影響福利服務的傳輸,以及如何提升社會實務工作的文化覺察、知識和技術。 ![]() 長期照顧概論2018年台灣正式進入高齡社會,預估2025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為使長者可以有尊嚴的在地老化,長期照顧已成為台灣目前的重大社會議題。為使社會工作者可以了解台灣長期照顧的理論與實務,課程結合社政及衛政的觀點,介紹台灣長期照顧政策及各類型服務,並透過機構參訪使學生瞭解社區照顧對長者在地老化的重要性。 ![]() 醫務社會工作疾病與健康服務是衛生福利社會工作的專業領域。在醫療過程中,病人需要醫院社工部門之社工診斷、個管、團體等介入,使得醫療服務及健康維護更具有人性化及切合性。此外,在醫院常面對的是中低收入就醫之健康行為不當或就醫資源不足,造成人們健康之隱憂。本課程即討論醫務社工各項專業知識及介入之醫療團隊建構與經營。 ![]() 文化學習本課程由授課老師與部落人士共同授課,帶領同學至部落進行文化學習體驗。課程內容除了讓學生瞭解部落脈動與各種議題外,也讓學生實地與部落互動、體驗部落生活,進而學習在地知識與文化,了解部落在地文化視野及知識觀點,強化學生在理論與實務上的結合,讓部落文化成為培育未來原住民(族)社會工作者的知識主體。 |
未上傳圖片 兒童少年政策與服務課綱兒少發展議題與兒少政策和服務關連性之的瞭解與學習 未上傳圖片 社會工作倫理在專業知識與技巧之外,著重於社工價值與倫理議題之思辨 未上傳圖片 長期照顧管理因應高齡社會,本系擁有長期照顧的各類課程,並有完善的在地實作場域,提供同學能夠接觸各類長期照顧的服務模式。 未上傳圖片 國際合作課程透過走向世界,帶領學生觀察並思索其他地區生活型態、社會文化和他們所面對的政治、社會、經濟困境與挑戰並實際參與海外服務學習去關懷國際間的弱勢群體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我的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 民族社會工作學士學位學程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
薩子謙2016年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社會工作學系畢業 2018年 高考三等考試中職社會工作師 曾任: 南澳住住民族家庭服務中心社工員 現任: 宜蘭縣學生諮商輔導中心駐校社工師 未上傳圖片
洪聰正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社會工作學系畢業 現任: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班 花蓮縣社會工作師公會第五屆理事長 ![]()
王耀輝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社會工作學系畢業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碩士班畢業 曾任: 一粒麥子基金會社工 基督教門諾會門諾醫院個案管理師 現任: 花蓮縣社會工作師公會第五屆理事 原民會原住民族文化健康站花蓮區專管中心督導 未上傳圖片
蘇宥維東華大學民族社會工作學士學位學程學士 考取106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社會工作師」 考取109年公職社工師 |
![]()
李易駿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應用社會學組)碩士 1. 國立金門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自 2014/08 至2018/7) 2. Lyon universities (Lumiere-Lyon 3 University and Jean Moulin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自 2003/09至2004/01) ![]()
梁偉業(2011起)澳門慈幼中學籃球隊教練 (2010起)澳門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籃球隊教練兼負責人 (2007-2008)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港澳同學會 會長 (2006-2008)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男籃校隊 隊長 澳門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司打口家庭服務中心副主任 (2016-2017)澳門第四十屆學界籃球比賽A組(亞軍) (2016)獲澳門教育暨青年局邀請成為澳門特別行政區青年事務委員會 委員 (2016)鮑青籃球-台灣正能量與文化交流體驗營-活動負責人 ![]()
賴月蜜桃園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外聘督導 北區兒童之家外聘督導 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行政院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推動小組第一屆委員 衛生福利部CRC兒童權利公約諮詢委員 厚生基金會社會福利部顧問 ![]()
許俊才(2009.11 )「98 年度促進社會融合就業服務計畫」期末考核委員 (2009.08-2010.08 )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執行編輯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 (2016 年度 ) 花蓮縣部落及社區健康營造計畫 輔導委員 (2016 年度 ) 教育部辦理大專校院原住民族學生生涯培力計畫之大專校院原住民族教師輔導團 成員 (2016 年度 ) 衛福部與中國信託基金會合作推動「臺灣夢-兒少社區陪伴扎根計畫」委員 |
我的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 民族社會工作學士學位學程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
---|---|---|
多元能力 |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2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5%
|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