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國立屏東大學 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學系 |
國立屏東大學 智慧機器人學系 |
---|---|---|
所屬學群 |
資訊學群
跨
工程學群
資訊工程學類 |
資訊學群
跨
工程學群
電機工程學類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學系特色 |
本系以「智慧雲端系統開發與應用」為研發重點,整合系上教師在各個領域的專長,包括多媒體應用、網路應用、數位學習、智慧型運算、資訊安全、教育科技等,共同發展系上特色。此外,藉由培訓學生行動應用程式的開發能力和數位遊戲程式的開發能力,使學生具備雲端應用開發的實作技能,藉由教學相長,共同激盪與創新。 下載詳細資料 |
智慧機器人產業是全球科技研究發展的重點之一。本學系整合本校資訊學院師資、資源與研究能量,除了可以帶動本校科技整合之研究發展外,亦能促進產業合作與產業界互相連結,進而培育符合智慧機器人產業所需之科技人才。 |
學科意涵 |
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學系隸屬於本校資訊學院,而電腦科學(Computer Science)是電腦和演算過程的研究,一門結合數學原理、硬體與軟體設計與應用並強化人工智慧Aartificial Intelligence)領域,所聘專任師資皆具備國內外頂尖大學之資訊相關領域博士學位。 |
本學系培養AI人工智慧及工業4.0之機器人相關產業科技人才,課程培訓學生紮實的資通訊理論、機電整合實作技能與學術研究能力,培養其獨立思考與團隊合作精神。 |
學習方法 |
![]() ◆課堂講授:教師講授前會先該班學生,掌握學生知識結構,在此基礎上適度調整內容進行講授教學。 圖解:教授課堂講授 版權:國立屏東大學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學系版權所有 2.課堂研討:學生進行報告、實作、實驗 圖解:「就是要當創客I-3D列印 」實作課 版權:國立屏東大學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學系版權所有 ![]() ◆動手操作:依據實驗或程式課程內容與性質,實際操作電子儀器(如電路學課程、積體電路課程等)或上機編撰程式。 圖解:動手操作 版權:國立屏東大學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學系版權所有 ◆統整報告:部分課程需於期末完成專案,培養團隊合作以及資訊整合能力,最後做專案進行報告或操作示範。 圖解:專題製作、展示 版權:國立屏東大學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學系版權所有 ![]() ◆企業產業參訪:搭配課程屬性,與臨近公司、會展場或研究中心進行參訪交流,如高雄市放視大賞、國家高速運算中心等等 圖解:企業產業參訪 版權:國立屏東大學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學系版權所有 |
![]() 一、著重實習(驗)課程:本學系目前設有智慧機械實驗室、機電整合檢定實驗室、智慧系統實驗室、VR人才培育實驗室、智慧製造實驗室、智慧機械手臂實驗室。學系所屬的各專業實驗室均配置充足的實驗硬體設備與軟體套件,教師授課時均採講解後搭配實際操作方式進行,藉以確保每一位學生均完成操作並盡可能提高學習成效。 圖解:智慧機器人學系之特色實驗室 版權:本校機器人學系 ![]() 二、師資陣容:智慧機器人是一門跨領域的學科,本系師資結構含括資訊工程、電機工程、工程科技與機械工程。教師專長包含機器人學、AI人工智慧、自動控制、機構設計、資訊工程、機電整合、電腦網路、影像處理、機率統計、精密機械加工等研究專長,跨領域的師資有助於培養學生跨學科專長及實務應用能力。 圖解:機電整合丙級術科檢定場地 版權:本校機器人學系 ![]() 三、落實專題實作課程:大三以上學生學習將所學知識與各類軟硬體工具實際應用於系統設計,藉此培養思考邏輯與實務應用能力,由主題之規劃、執行步驟安排、架構組成、所需的開發工具統計、時程安排、分工規劃、雛型製作、試驗模式及改良等細節逐步訓練學生思考、創意與務實技能。 圖解:3D、雷雕等作品及CNC、雷雕機等設備 版權:本校機器人學系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1.同學於學習課程後可以訓練統整筆記的能力。 |
一、多培養程式語言邏輯概念,可以試著接觸各類程式語言,如C語言、C++語言、Python語言等。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學系、資訊工程系與資訊管理系等學系皆以修習資訊相關能力為基礎,如數學課(微積分、統計學)、程式設計等課程,本系除了資訊工程系有的硬體課程並強化人工智慧領域研究以及資訊管理系有的管理及商務課程外,我們也著重資訊相關理論的觀念養成,並輔以程式設計與開發能力的訓練來加強本系學生在職場面對問題時能有解決的能力,亦即增加就業力。 |
本學系是專門針對智慧型機器人成立之學系,鎖定「智慧化系統整合」與「自動化機電整合」之產業發展趨勢,有助於培養學生跨領域學科專長及實務應用能力。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現今社會資訊科技及人工智慧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本系畢業的學生能有多元的工作選擇,大多數的畢業生選擇科技公司擔任資訊工程師、程式設計師或資訊相關人員,甚至有許多繼續往碩士學位進修,進而擔任資訊研究人員;另外本校亦可參加教育學程甄選,修畢學分後並完成教師證考照、實習,即可有資格參與教師甄試。 |
機器人屬於軟硬體整合之系統, 學系之培訓賦予學生跨領域的選擇彈性, 無論升學或就業選擇均較傳統科系廣闊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許多人對於本系的課程學習內容認為是學習軟體的使用,但實際上我們是兼具軟、硬體的內涵並輔以程式設計的訓練,例如在軟體應用上(如iclone、Unity、Adobe Flash、VS)不僅要求前台UI的設計,更是注重後臺程式碼的撰寫與成果,並加強人工智慧素養,而非一般多媒體設計相關系所訓練之軟體使用。 |
機器人系統屬於標準的機電整合系統, 硬體藉由軟體賦予功能,本學系與資訊工程最大差異在於設計開發機器人軟體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機械結構之限制與功能, 因此本系學生具有完整的軟體與硬體的系統概念!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系雖屬高教體系,但為與業界緊密結合,自103學年度起便安排部分學生至業界進行實習,讓同學能汲取企業經驗減輕未來對就業的恐懼,也能了解外界競爭考驗,進而在回校後反思努力的方向;近年本系也陸續提升學習環境相關的硬、軟體設備,如電腦教室及實驗室設備陸續更新與增設、翻修等。系上課程設計也增加許多實作課來啟發及培養同學的創意並對軟、硬體的學習興趣。相信加入本系,讓同學專精學識,並橫向發展跨領域之整合能力。 |
無 |
我的學系 |
國立屏東大學 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學系 |
國立屏東大學 智慧機器人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APP程式設計入門本課程使用App Inventor 2為手機應用軟體的開發工具,該工具針對Android系統,並以拼圖方式來撰寫手機程式,易學易懂。 ![]() 智慧型機器人實習本課程在訓練軟體程式設計與硬體感應器結合,藉由mBot機器人來動手實作及啟發腦力激盪,讓學生體驗程式設計與機器人結合的創意學習,未來可將軟硬體結合的運算思維往下扎根。 圖解:mBot機器人 版權:自行拍攝 數位遊戲設計本課程介紹數位遊戲的發展及以Unity為開發平台製作數位遊戲,課程中理論與實務並重,用以培養學生製作數位遊戲的能力。 微處理機系統本課程以Arduino為開發工具讓學生熟悉微處理機系統架構、運作原理,進而自行發展應用系統。 圖解:使用Arduino作出簡易照護機器人 版權:自行拍攝 未上傳圖片 iOS程式設計本課程於本校蘋果工坊教室上課,學習以iOS開發工具讓學生設計關於iOS系統的APP。 |
![]() 智慧型機器人概論與實驗智慧機器人是一門跨領域學科,與未來產業自動化控制高度相關。通過本課程的開設,使學生理解機器人的基本原理、理論和技術,每年學系舉辦全國創意智能機器人主題競賽,讓學生學以致用並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達到向下扎根培養學生機器人相關知識,進而提升機器人教育之效果及基礎研究開發能力。 圖解:全國創意智能機器人主題競賽 版權:本校機器人學系 機器智慧模組隨著人工智慧(AI)的急速發展,在電腦視覺的應用涵蓋了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應用、智慧機器人、無人機、自駕車、車牌辨識、人臉辨識、VR/AR(虛擬實境/擴增實境)...等,而電腦視覺與深度學習及數位影像的結合,更可應用於工業4.0及產業自動化,預期本課程應可協助培育產業所需具備電腦視覺的專業人才。 圖解:VR/AR(虛擬實境/擴增實境)體驗 版權:本校機器人學系 ![]() 機電整合模組
本課程涵蓋「自動化機電整合」與「機械精密加工製造」兩大主題。學系內設有機電整合丙級術科技能檢定考場,學生可藉由課程教學後在原場地考試,獲得充分的練習以提高考照通過率。 圖解:智慧機械實驗室CNC 3+2工具機、CN 版權:本校機器人學系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我的學系 |
國立屏東大學 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學系 |
國立屏東大學 智慧機器人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翁麒耀學士-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資訊科技系 碩士-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本系前身) 博士-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系 1.國立屏東大學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學系副教授 2.國立屏東大學資訊科學系副教授 3.國立屏東大學進修推廣處社區學習中心主任 4.國立屏東大學資訊科學系助理教授 5.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系博士後研究員 6.國立中山大學資訊工程系博士後研究員 7.陸軍專科學校電腦與通訊工程科兼任講師 8.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系兼任講師 未上傳圖片
謝釩軍學士-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本系前身) 碩士-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本系前身) 凌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案經理 ![]()
楊柏遠學士-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本系前身) 碩士-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本系前身) 博士-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 1.國立屏東大學智慧機器人學系 助理教授 2.逢甲大學資訊工程系 助理教授 3.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 博士後研究員 |
未上傳圖片
本系尚無畢業生本系尚無畢業生 本系尚無畢業生 |
我的學系 |
國立屏東大學 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學系 |
國立屏東大學 智慧機器人學系 |
---|---|---|
多元能力 |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1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1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2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20%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20%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
性格特質 |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