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中華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智慧機械組) |
中華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 |
|---|---|---|
| 所屬學群 |
工程學群
機械工程學類 |
工程學群
土木工程學類 |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學系特色 |
中華大學機械工程學系設立於1991年,以培育兼具理論與實務經驗之專業機械工程人才,以提升整體機械工業水準,強化國家機械工業的競爭力為教育宗旨。教學規劃則著重跨領域多元性之課程設計,以符合國內外機械產業發展之趨勢。依學術專長分屬於「精密機械技術」、「熱流與能源科技」、「微奈米技術」及「光機電整合」四大重點領域。 |
本系創立於1990年,歷經多年沿革,己設置大學部、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與博士班等完整學制。本系教育目標旨在培養科技新時代之土木工程師,以執行永續工程、維護環境和諧為職志,具備規劃、設計、施工與維護的土木工程專業能力,獲得智慧檢測、建築資訊模型、環境永續等工程實務職能,並考取AutoCAD、Revit、監檢測、測量等專業證照。土木工程為國家建設的火車頭產業,有別於建築美學,土木人更注重結構力學。 |
| 學科意涵 |
「智慧機械組」著重精密設計與製造,透過光電設備於智慧化加工、校正、檢測與優化補償等專業技術的傳授與實作能力的養成,培育具備整合能力之智慧機械產業實務型人才。 |
本系所培養的人才,可從事跟土木工程有關的工作,工作內容包括規劃、調查、測繪、模擬、試驗、分析、設計、施工、檢測、建設、防災、環境保護、都市計畫、品質維護管理與水資源經營等。 |
| 學習方法 |
課堂講授:由教授講授相關理論,配合範例,利用視頻演算與實作,協助同學了解課程內容。 版權:中華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專題實作:教授依據課程內容,擬定專題項目,採個人或分組方式,進行專題實作,並報告成果,以驗證所學知識。 版權:中華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專案實例分析:教授配合課程需要,要求學生就最新科技文獻進行蒐集與分組討論,以適時掌握最新產研發窄訊息。 版權:中華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
1. 暑期實習暨全學期/全學年實習:藉由實習課程,與產業接軌,落實學用合一精神。本系提供多元專業的實務實習機會,鼓勵學生參與全學年、全學期或暑假實習,了解職場現況與加強職能,讓所學可直接應用於職場,以達到畢業即就業的目標。 圖解:學生們正學習以非破壞方式檢測花崗石 版權:中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非破壞檢測與安全評估中心
2. 實踐學習/考照學習:本系安排測量實習、材料試驗、土壤試驗、多功能結構試驗、非破壞檢測試驗、建築資訊模型等類課程,讓學生可以動手操作儀器設備,以達到做中學的目標,並考取TQC、測量乙級、AutoCAD、Revit、非破壞檢測等國內外專業證照。 圖解:本系建置院級的建築資訊模型教學與研究中心 版權:中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建築資訊模型教學與研究中心
3. 問題導向式學習:係以實務問題為核心,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問題解決的能力。例如,中華大學為全台第一所實施創新創意普及教育的學校,旨在培養學生能夠使用創新思維解決問題。近年來,本系已榮獲阿基米德等國際創新創意競賽之9金、7銀、3銅及1面特別獎。 圖解:榮獲2017東京天才發明展金牌獎與特別獎 版權:中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非破壞檢測與安全評估中心
4. 競賽學習:本系鼓勵同學們參加國內外各類競賽,並提供獎勵金,期能透過競賽達到學習效果。例如:(1)舉辦高空丟蛋比賽,讓同學們對力學分析原理有興趣。(2)舉辦紙橋比賽,讓同學們了解桁架結構之力學行為。(3)參加海峽兩岸建築資訊模型競賽,讓同學們了解兩岸在該領域之發展現況,並與各校進行交流。 圖解:榮獲2018閩台建築資訊模型競賽優秀獎 版權:中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建築資訊模型教學與研究中心
5. 專案學習:本系師長每年受委託所執行之產官學研計畫案超過50件,學生們可藉由擔任計畫案之專兼任助理或工讀生,實踐解決工程實務問題所需之學科綜合能力,且可在經濟上獲得資助,有助於安定就學,並可培養出土木工程師的專業職能。 圖解:每年受委託所執行之產官學計畫案超過50件 版權:中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非破壞檢測與安全評估中心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經常涉獵機械相關知識,了解機械基礎原理,探究機械對日常生活的必要性及關聯性。可以透過機械專題探究、參加相關科學營隊、或拆組裝及修復日常生活用產品等方式,自己發現問題並嘗試解決,將有助於提升自己的觀察、歸納與融會貫通的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動手做的實力。此外,提升英文的聽說讀寫能力,以降低未來在面臨英文授課時的壓力,亦是與機械專業人才與國際接軌所需具備的重要能力。 |
因為需要用到實習、考照、實踐、競賽、專案等學習方法或能力,建議同學保有一件重要的學習方法或方向,那就是培養自我積極正面的「學習態度」。因為這態度決定了我們的高度。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機械系與電機系的差別在於機械系著重在各領域產業的機械器具之設計與製造、能源科技、材料科技及光機電整合;電機系則偏重在無線通訊、光通訊、光學設計、電源與電力機械各個方面的發展。 |
1. 本系的專業學習會加強「工程實務」與「資訊應用」,「工程實務」是以環境永續和諧和災害防治為規劃主軸,期使港灣、橋梁、隧道、水壩、房屋、道路等各類工程構造物的分析設計,均可與環境融合,達到安全標準,且符合經濟有效的原則。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一般人對機械系的學習內容認為是做黑手修理機器等刻板印象,此為錯誤觀念。實際上,日常生活之食、衣、住、行、育樂等等,都需要機械相關產業的運作。因此本系畢業生出路廣泛與多元,可從事機械工程師、半導體製程工程師、半導體設備工程師、機電量測工程師、IC封裝/測試工程師、教職、研發人員、公務員。 |
1. 土木工程師是擘劃工程建設的設計師,並非鋪磚、抹牆、綁鋼筋的粗工,土木人是工程建設的指揮家,需負責的項目是工程中重要之規劃設計和營造管理等內容。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人們對機械系的學習內容有錯誤觀念,認為機械系只是座修理機器的粗重工作,而且不適合女生就讀。實際上,現代化機械已發展成為全自動化、高精密度的智慧機械系統。本系的研究領域涵蓋「精密機械技術」、「熱流與能源科技」、「自動化工程技術」及「光機電系統整合技術」等。 |
1. 土木工程包括結構、大地、環境、水利、營建、測量等多元領域,並廣泛運用新科技。例如本系之教學研究,已結合先進的無人機、AR、大數據、非破壞檢測、建築資訊模型、遙測等技術。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機械工程領域人才,應具備的人格特質有: |
1. 本系畢業系友之平均薪資,高於公私立大學土木系畢業生的平均薪資,畢業前的實習薪資已可達37K。 |
| 我的學系 |
中華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智慧機械組) |
中華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3D列印技術3D列印屬於快速成形技術的一種,它是一種數位模型檔案為基礎直接製造幾乎任意形狀三維實體的技術。本課程介紹3D列印各領域應用技術、前端輸入技術、後端輸出訣竅與多款3D製作軟體,了解3D列印現在發展與未來潮流,並可利用3D列印技術實踐創新與創業方法。
機設原理本課程提供機器與結構元件之設計與分析的基本概念與原理,也兼顧力學理論與設計方法之平衡,使學生將來能從事更高深之研究或職場上的實際設計工作。課程內容包含相關力學基礎知識之複習,應力應變關係與損壞理論,應力集中因素與週期載重,疲勞應力,螺絲之規格及配合,升降載重之動力螺旋、V型皮帶以及帶狀剎車。
機電整合機電整合教學主要目標是讓機械系的學生了解如何整合機械系統與電機、電子或光學元件(如微控制器、運算放大器、電晶體開關、繼電器、馬達等)。課程內容包含相關機電元件的工作原理,以及控制的方法與應用。 |
企業實習、就業實習本系與皇昌營造、榮工工程、達欣營造、潤弘精密、台灣精測、台灣標達、大京工程、昌益建設、永濬營造、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等50家公民營單位合作,提供多元實習機會,讓學生提前進入職場,理論與實務接軌,厚植就業力,實習期間月薪可達37K。 圖解:本校已與皇昌營造等50家企業合作 版權:中華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
建築資訊模型本系輔導學生考取TQC、AutoCAD、Revit、SketchUp、APMA等專業證照,學用合一。本系與歐特克聯盟(Autodesk)簽訂合作協議,學生們可在本校考取國際證照,通過證照考試的莘莘學子們,更可獲頒高額的獎勵金。 圖解:本系榮獲2018歐特克傑出校園教育機構獎 版權:中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AI體驗與實戰應用力全校大一必修AI體驗趣課程,其包含AI體驗導論、機器人實作及職涯反思。之後將AI技術教材配合AI應用單元課程、融入系上專業課程中,讓同學了解AI於工程界的應用,例如非破壞檢測、BIM應用等,提升專業技能為未來就業加值。 圖解:華大微軟AI國際證照培訓營 版權:中華大學研發處 AI+體驗中心
非破壞檢測科技本系非破壞檢測中心相關課程已完成跨領域之優點整合,可進行教學、研究、産學合作以及技術移轉等多元化發展,落實研究成果,解決與結構耐久性、安全性提升和災害預防等有關之工程課題。可藉由訊號、影像或物理參數,建立分析、評估或判定的標準程序,並輔導學生考取監檢測等專業證照。 圖解:外賓參訪非破壞檢測與安全評估中心 版權:中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非破壞檢測與安全評估中心
工程數學本系在開放式平台 ocw.chu.edu.tw 所建立的工程數學(一)(二)(三)(四)等開放式課程,備受莘莘學子們的肯定、感謝與好評。相關教材之關鍵字的Google檢索排名常位居前三名,可見其廣受各界重視的程度,其中工程數學(一)曾於2017/12/1榮獲2017年OCW優良課程徵選活動的優選獎。 圖解:榮獲2017年優良課程徵選活動的優選獎 版權:中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我的學系 |
中華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智慧機械組) |
中華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范宸彥/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技術師我是范宸彥,中華大學機械系畢業,目前服務於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大學三年級修滿畢業學分後前往工廠實習,在實習的過程接觸到不同的機械加工,有了基礎的經驗讓我在畢業前順利錄取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中科院是國防設備重要的生產單位,能在這麼特殊的單位工作讓我學到更多加工方面的知識,也認識到各種不同的國防武器。感謝中華大學給與我豐富的教學資源,使我在工作領域上能發揮所長。
羅悅嘉/台積電/設備工程師高中時就確定自己喜歡實作大於理論,因此選擇機械系,理論可選擇熱流及模擬相關,實作比例多可以選擇固力、控制,但大一讀了一些理論及程式後,讓我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及興趣畢業,因此我趁著課餘時間藉著打工實習,嘗試冷凍空調繪圖、品管、電子及光學後,我發現自己對於力學部份較感興趣,因此畢業選擇固力組研究所就讀。 在經歷餐飲服務業摧殘後,加深了我想成為工程師的決定,不過服務業的打工經驗,也讓我深知人與人相處的重要性,再加上熟知自己喜歡實作勝於理論的特性,我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設備工程師這個職位,有幸入職後藉著以前所學的材料、機構、流體及控制基礎,在工作學習上十分順利。
許致恒/瀚宇彩晶機構設計我會永遠記得民國 96 年高中畢業的那個夏天,因為我選擇了-中華大學,當時張家祝校長跟我們所說的一席話,至今仍一直深深的刻印在我的腦海裡:「大學就像一座寶山,你拿起鏟子從哪個方位挖掘,就會得到哪些珍貴的寶物。最怕的就是,那把鏟子你一直不想去拿起,努力築夢吧!各位陽光青年們!」 雖然這只是短短幾句話,但卻讓我每次遭遇挫折、不知所措的時候,都會以終為始的想起校長講過的這幾席話,時時做為前進的最大動力。是啊,我會拿起鏟子挖掘更多的精采,豐富在未來的人生! |
圖解:台整防災工程技術顧問榮獲第四屆金萃獎 版權:鞠志琨
鞠志琨中華大學土木系95級博士班畢業之傑出系友,2016年中華大學傑出校友當選人,土木工程科高考正取,土木技師,新北市工程技術顧問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有限公司、易鼎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儀丞儀器工程有限公司等七家公司總裁暨負責人。 【職場分享】1. 學歷為根,心如海綿,進入職場後,要重新學習很多事情。2. 初入職場,應考慮高薪且高壓的工作,每位成功人士都必定經歷過高壓的工作環境。3. 選擇你所愛,愛你所選擇,必須全心投入,精益求精。4. 創業不易,創業不是同學會,要有理念與熱情。5. 終身學習,密切注意產業動態,要學習新知。
圖解:2018年中華大學傑出校友當選人 版權:韓道昀
韓道昀中華大學土木系91級博士班畢業之傑出系友,2018年中華大學傑出校友當選人,中華民國營建工程學會第四、五屆理事長,土木技師,建設、營造公司負責人,仲裁人。 【職場分享】建築土木工程涵蓋跨領域之專長與技術,從土地取得、規劃設計、銷售、營造施工,迄交屋、物業管理等,相關之實務操作SOP甚為繁雜。如能將其中適於標準化自動處理的部分,充分利用現代資訊科技的功能予以自動化,當可進一步提升土建工程的品質和效率。
圖解:榮獲105年度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金質獎 版權:朱登子
朱登子中華大學土木系84級碩士班畢業之傑出系友,台灣高速鐵路公司擔任總工程師暨副總經理,曾榮獲84年度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重大工程品質特優獎、87年度中國工程師學會十大傑出工程師獎章、105年度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之金質獎章、105年度PMI國際專案管理典範企業獎,中華大學、逢甲大學、雲林科大兼任副教授。 【祝福的話】我在國內外不同的工作崗位上,於獲得上級指派任務時,都秉持著學校老師的教導與教誨,一步一步的努力完成任務。任何交辦的業務,我都會盡心籌劃,戮力以赴。個人一直秉持著天助自助者的精神,我的天助是來自我的同仁、長官、朋友等,也包括許許多多的系友。有一句話說「天道酬勤」,意思就是天意會厚報那些勤勞、勤奮的人,大家共勉之。
圖解:在中華大學土木系碩士班專心作研究的留影 版權:王承德
王承德中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80級碩士班畢業之傑出系友,嘉義中學畢業,國立聯合大學土木與防災工程學系教授、系主任。學術專長為大地工程、土壤力學、基礎工程、岩石力學。 【祝福的話】中華大學土木系的環境非常適合唸書,系上老師們的身教及言教都啟發了我,特別覺得在母系作研究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老師們真的都非常有耐心和愛心,除了課業以外,老師們對我們的生活也都非常關切,常常噓寒問暖,感覺非常溫馨,這是很多學校做不到的,感謝老師們的照顧與啟蒙。
圖解:中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86級學士班傑出校友 版權:羅紫萍
羅紫萍中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86級學士班畢業之傑出系友,嘉義女中畢業,西南交通大學訪問講座教授,景文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台灣物業管理學會主任委員,在建築物業與環境管理相關專業具有豐富的教學與實務經驗。 【職場分享】羅教授分享BIM之產業價值與重要性及其國內外發展現況,並以大陸西南交通大學之BIM應用等案例,說明BIM於建物維護管理階段的應用,及其與資訊技術的整合。強調智慧建築、數值校園及建築安全履歷等相關技術於未來建築物業與環境管理結合的趨勢與重要性。羅教授以其本人的生涯規劃與發展成就,勉勵學弟妹們務必養成宏觀的全球視野及持續成長、終身學習的積極態度。 |
我的學系 |
中華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智慧機械組) |
中華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 |
|---|---|---|
多元能力 |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20%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
性格特質 |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