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22/11/14 下午 05:08:43
學系特色
中華大學機械工程學系設立於1991年,以培育兼具理論與實務經驗之專業機械工程人才,以提升整體機械工業水準,強化國家機械工業的競爭力為教育宗旨。教學規劃則著重跨領域多元性之課程設計,以符合國內外機械產業發展之趨勢。依學術專長分屬於「精密機械技術」、「熱流與能源科技」、「微奈米技術」及「光機電整合」四大重點領域。
學科意涵
「智慧機械組」著重精密設計與製造,透過光電設備於智慧化加工、校正、檢測與優化補償等專業技術的傳授與實作能力的養成,培育具備整合能力之智慧機械產業實務型人才。
學習方法
課堂講授:由教授講授相關理論,配合範例,利用視頻演算與實作,協助同學了解課程內容。
版權:中華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專題實作:教授依據課程內容,擬定專題項目,採個人或分組方式,進行專題實作,並報告成果,以驗證所學知識。
版權:中華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專案實例分析:教授配合課程需要,要求學生就最新科技文獻進行蒐集與分組討論,以適時掌握最新產研發窄訊息。
版權:中華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經常涉獵機械相關知識,了解機械基礎原理,探究機械對日常生活的必要性及關聯性。可以透過機械專題探究、參加相關科學營隊、或拆組裝及修復日常生活用產品等方式,自己發現問題並嘗試解決,將有助於提升自己的觀察、歸納與融會貫通的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動手做的實力。此外,提升英文的聽說讀寫能力,以降低未來在面臨英文授課時的壓力,亦是與機械專業人才與國際接軌所需具備的重要能力。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機械系與電機系的差別在於機械系著重在各領域產業的機械器具之設計與製造、能源科技、材料科技及光機電整合;電機系則偏重在無線通訊、光通訊、光學設計、電源與電力機械各個方面的發展。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一般人對機械系的學習內容認為是做黑手修理機器等刻板印象,此為錯誤觀念。實際上,日常生活之食、衣、住、行、育樂等等,都需要機械相關產業的運作。因此本系畢業生出路廣泛與多元,可從事機械工程師、半導體製程工程師、半導體設備工程師、機電量測工程師、IC封裝/測試工程師、教職、研發人員、公務員。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人們對機械系的學習內容有錯誤觀念,認為機械系只是座修理機器的粗重工作,而且不適合女生就讀。實際上,現代化機械已發展成為全自動化、高精密度的智慧機械系統。本系的研究領域涵蓋「精密機械技術」、「熱流與能源科技」、「自動化工程技術」及「光機電系統整合技術」等。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機械工程領域人才,應具備的人格特質有:
1.熱愛動手實作
2.喜好吸收科技新知
3.勇於嘗試創新優化機械系統
如果您擁有這些特質,那機械工程學系是非常適合您發光發熱的領域。
特色課程

3D列印技術
3D列印屬於快速成形技術的一種,它是一種數位模型檔案為基礎直接製造幾乎任意形狀三維實體的技術。本課程介紹3D列印各領域應用技術、前端輸入技術、後端輸出訣竅與多款3D製作軟體,了解3D列印現在發展與未來潮流,並可利用3D列印技術實踐創新與創業方法。

機設原理
本課程提供機器與結構元件之設計與分析的基本概念與原理,也兼顧力學理論與設計方法之平衡,使學生將來能從事更高深之研究或職場上的實際設計工作。課程內容包含相關力學基礎知識之複習,應力應變關係與損壞理論,應力集中因素與週期載重,疲勞應力,螺絲之規格及配合,升降載重之動力螺旋、V型皮帶以及帶狀剎車。

機電整合
機電整合教學主要目標是讓機械系的學生了解如何整合機械系統與電機、電子或光學元件(如微控制器、運算放大器、電晶體開關、繼電器、馬達等)。課程內容包含相關機電元件的工作原理,以及控制的方法與應用。
適合從事工作
-
機構工程師
-
負責設計模組、機構及製圖、製作軟版如TAB、COF、FPC、COB等,並協助模組製程設計、製作樣品測試並檢修等工作。
-
-
生產設備工程師
-
負責規劃配置由原料接收至成品出廠,全部過程之機器設備,使空間配置適切,並定期設備檢查。
-
-
機械工程師
-
從事與機械有關之產品、廠房與設備的設計、製造、維修、操作等工作。
-
-
半導體工程師
-
從事半導體工程之問題研究、設計及技術指導、測試、改良等工作。
-
-
CAD/CAM工程
-
從事電腦輔助繪圖,或電腦輔助製造等規劃、設計之工作。
-
系友生涯發展

范宸彥/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技術師
我是范宸彥,中華大學機械系畢業,目前服務於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大學三年級修滿畢業學分後前往工廠實習,在實習的過程接觸到不同的機械加工,有了基礎的經驗讓我在畢業前順利錄取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中科院是國防設備重要的生產單位,能在這麼特殊的單位工作讓我學到更多加工方面的知識,也認識到各種不同的國防武器。感謝中華大學給與我豐富的教學資源,使我在工作領域上能發揮所長。

羅悅嘉/台積電/設備工程師
高中時就確定自己喜歡實作大於理論,因此選擇機械系,理論可選擇熱流及模擬相關,實作比例多可以選擇固力、控制,但大一讀了一些理論及程式後,讓我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及興趣畢業,因此我趁著課餘時間藉著打工實習,嘗試冷凍空調繪圖、品管、電子及光學後,我發現自己對於力學部份較感興趣,因此畢業選擇固力組研究所就讀。
在經歷餐飲服務業摧殘後,加深了我想成為工程師的決定,不過服務業的打工經驗,也讓我深知人與人相處的重要性,再加上熟知自己喜歡實作勝於理論的特性,我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設備工程師這個職位,有幸入職後藉著以前所學的材料、機構、流體及控制基礎,在工作學習上十分順利。

許致恒/瀚宇彩晶機構設計
我會永遠記得民國 96 年高中畢業的那個夏天,因為我選擇了-中華大學,當時張家祝校長跟我們所說的一席話,至今仍一直深深的刻印在我的腦海裡:「大學就像一座寶山,你拿起鏟子從哪個方位挖掘,就會得到哪些珍貴的寶物。最怕的就是,那把鏟子你一直不想去拿起,努力築夢吧!各位陽光青年們!」
雖然這只是短短幾句話,但卻讓我每次遭遇挫折、不知所措的時候,都會以終為始的想起校長講過的這幾席話,時時做為前進的最大動力。是啊,我會拿起鏟子挖掘更多的精采,豐富在未來的人生!
多元能力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性格特質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