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分享網頁
已複製網址
我的學系 中華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智慧機械組)
國立嘉義大學
生物機電工程學系
所屬學群 工程學群
機械工程學類
工程學群
機械工程學類
所在校區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學系特色

中華大學機械工程學系設立於1991年,以培育兼具理論與實務經驗之專業機械工程人才,以提升整體機械工業水準,強化國家機械工業的競爭力為教育宗旨。教學規劃則著重跨領域多元性之課程設計,以符合國內外機械產業發展之趨勢。依學術專長分屬於「精密機械技術」、「熱流與能源科技」、「微奈米技術」及「光機電整合」四大重點領域。

本系教學與研究為動力機械工程、系統感測與控制工程、生物材料與生醫工程三大領域,培養學生應用所學於機電系統設計與製造、自動化技術、生物工程及智慧農業領域等技術之開發。本系具多元師生交流平台,強化導師與同學之間的互動,例如系週會、導師社群網路群組等等。歡迎對於數理科目及實作有興趣的同學加入本系。本系教師執行多項研究計畫,提供同學們參與實務研發機會,同時本系有多項獎助學金,最高獎助學金每名3萬元。

學科意涵

「智慧機械組」著重精密設計與製造,透過光電設備於智慧化加工、校正、檢測與優化補償等專業技術的傳授與實作能力的養成,培育具備整合能力之智慧機械產業實務型人才。

生物機電工程是以數理學科為基礎,以發展機電控制與生物產業之相關應用技術,並注重不同知識領域間之整合,藉由知識融通,以厚植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同時配合國內生物技術產業發展之需求,課程設計加強機電控制、檢測技術、製造應用及系統整合等課程。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經常涉獵機械相關知識,了解機械基礎原理,探究機械對日常生活的必要性及關聯性。可以透過機械專題探究、參加相關科學營隊、或拆組裝及修復日常生活用產品等方式,自己發現問題並嘗試解決,將有助於提升自己的觀察、歸納與融會貫通的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動手做的實力。此外,提升英文的聽說讀寫能力,以降低未來在面臨英文授課時的壓力,亦是與機械專業人才與國際接軌所需具備的重要能力。

1.自然科學領域探與實作或特殊類型班級之課程學習。
2.多元活動參與及參加數理自然科學領域等之競賽及專題研究活動。
3.數學、自然科學、科技及綜合活動領域。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機械系與電機系的差別在於機械系著重在各領域產業的機械器具之設計與製造、能源科技、材料科技及光機電整合;電機系則偏重在無線通訊、光通訊、光學設計、電源與電力機械各個方面的發展。

本系重視不同科系領域之間的重點學習,整合機械工程相關學系的機械力學、機電整合和自動化系統的運用、電機工程相關學系的控制系統、硬體設計與開發,以及生物產業技術之智慧型生產應用與生物工程等。因此,本系學習著重於機械、電控、生物技術等跨領域學科之整合,與相關科系之不同在於具備基礎知識,但不侷限於專精單一學系,以培育具備靈活應用技術之人才。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一般人對機械系的學習內容認為是做黑手修理機器等刻板印象,此為錯誤觀念。實際上,日常生活之食、衣、住、行、育樂等等,都需要機械相關產業的運作。因此本系畢業生出路廣泛與多元,可從事機械工程師、半導體製程工程師、半導體設備工程師、機電量測工程師、IC封裝/測試工程師、教職、研發人員、公務員。

生物機電工程學系屬於工學院之系所,是以工程學科為主的學系,畢業同學的生涯發展多在工程技術相關領域,多從事於半導體光電科技、機械系統、機電技術、生物技術產業等等,並不侷限於農林漁牧產業。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人們對機械系的學習內容有錯誤觀念,認為機械系只是座修理機器的粗重工作,而且不適合女生就讀。實際上,現代化機械已發展成為全自動化、高精密度的智慧機械系統。本系的研究領域涵蓋「精密機械技術」、「熱流與能源科技」、「自動化工程技術」及「光機電系統整合技術」等。

易被高中生誤解本系主要訓練學生具備農業機械專業知識與生物醫學相關專業知識。
本系致力於培育學生具備機械、機電相關整合專業知識,並應用於生物產業領域技術之開發。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機械工程領域人才,應具備的人格特質有:
1.熱愛動手實作
2.喜好吸收科技新知
3.勇於嘗試創新優化機械系統
如果您擁有這些特質,那機械工程學系是非常適合您發光發熱的領域。

高中生選填志願時務必進入系所網頁瀏覽

我的學系 中華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智慧機械組)
國立嘉義大學
生物機電工程學系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計算機程式
    • 微積分
    • 3D列印技術
    • 靜材力學
    • 電腦輔助製圖實習
  • 大二必修
    • 機構學
    • 動力學
    • 工具機導論
    • 可程式控制器
    • 精密機械概論
  • 大三必修
    • 精密機械工程設計
    • 機設原理
    • 機電整合
    • 熱流工程
    • 專題實作
  • 大一必修
    • 微積分(I)(II)
    • 圖學(I)(II)
    • 普通化學
    • 普通化學實習
    • 機械工作法實習
    • 生物機電工程概論
    • 普通物理學
    • 普通物理學實習
  • 大二必修
    • 電工學
    • 電工學實習
    • 生物產業機械(I)(II)
    • 生物產業機械實習(I)(II)
    • 電子學(I)
    • 電子學實習(I)
    • 熱力學(I)
    • 工程數學(I)(II)
    • 靜力學
    • 材料力學
  • 大三必修
    • 內燃機
    • 內燃機實習
    • 自動控制
    • 專題研究
    • 機電整合
    • 機電整合實習
    • 智慧農業機械
    • 智慧農業機械實習
專業選修課程
  • 智慧機械領域
    • 專業選修課程: 感測器原理與應用、機器視覺與檢測、精密加工、精密量測、光機電整合系統設計
  • 機電專業學程
    • 程式設計、工程材料、電子學、數位電子與邏輯設計、類神經網路概論、電腦輔助工程、影像處理概論、可程式數位電路設計、RFID概論、微奈米系統設計、工程統計、流體力學、機構學、機械元件設計等約30門專業課程所組成。
  • 生物機電實務學程
    • 感測器原理應用、生物產業自動化工程、微處理機原理與應用、工程量測原理與應用、視窗程式應用、流體機械、電腦輔助製造、氣壓邏輯控制工程、液氣壓學、實務專題、智慧農業、物聯網系統實務等約30門專業課程所組成。
特色課程
完整課程地圖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我的學系 中華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智慧機械組)
國立嘉義大學
生物機電工程學系
適合從事工作
  • 機構工程師

    負責設計模組、機構及製圖、製作軟版如TAB、COF、FPC、COB等,並協助模組製程設計、製作樣品測試並檢修等工作。


  • 生產設備工程師

    負責規劃配置由原料接收至成品出廠,全部過程之機器設備,使空間配置適切,並定期設備檢查。


  • 機械工程師

    從事與機械有關之產品、廠房與設備的設計、製造、維修、操作等工作。


  • 半導體工程師

    從事半導體工程之問題研究、設計及技術指導、測試、改良等工作。


  • CAD/CAM工程

    從事電腦輔助繪圖,或電腦輔助製造等規劃、設計之工作。


  • 機電整合工程師

    研究有關電機與機械之能量轉換與訊號處理系統、原理,從事機械模組及電控系統模組之設計、整合與測試規劃,使其符合設計規範,進而達成整體最佳化之工作。


  • 機電技師╱工程師

    操作、檢測及維護自動化控制機電設備或伺服機械,並協助工程師測試和設計機器設備。


  • 機電整合工程師

    研究有關電機與機械之能量轉換與訊號處理系統、原理,從事機械模組及電控系統模組之設計、整合與測試規劃,使其符合設計規範,進而達成整體最佳化之工作。


系友生涯

我的學系

中華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智慧機械組)
國立嘉義大學
生物機電工程學系

多元能力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20% Complete
20%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10% Complete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Complete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Complete
1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Complete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Complete
10%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10% Complete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Complete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Complete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Complete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Complete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0% Complete
10%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10% Complete
10%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10% Complete
10%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10% Complete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Complete
10%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Complete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Complete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Complete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Complete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Complete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Complete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Complete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Complete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Complete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Complete
5%

性格特質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5% Complete
2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5% Complete
2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Complete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5% Complete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Complete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30% Complete
3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5% Complete
2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Complete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Complete
1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5% Complete
15%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