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中華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智慧機械組) |
國立聯合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
|---|---|---|
| 所屬學群 |
工程學群
機械工程學類 |
工程學群
化學工程學類 |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學系特色 |
中華大學機械工程學系設立於1991年,以培育兼具理論與實務經驗之專業機械工程人才,以提升整體機械工業水準,強化國家機械工業的競爭力為教育宗旨。教學規劃則著重跨領域多元性之課程設計,以符合國內外機械產業發展之趨勢。依學術專長分屬於「精密機械技術」、「熱流與能源科技」、「微奈米技術」及「光機電整合」四大重點領域。 |
大三起課程以[實務型]與[學術型]兩類畢業標準推動。實務型課程著重於就業導向,開立產學實習、校外參訪與業師授課等創新課程,積極媒合國內外工廠實習,教師積極參與產學合作以利與產業界無縫接軌,締造業界發掘人才、學生提升就業能力、學校培育永續專業人才等三方三贏。學術型課程規劃以加深加廣專業進階課程為指標,以利攻讀碩、博研究所,開拓高科技研發人才 |
| 學科意涵 |
「智慧機械組」著重精密設計與製造,透過光電設備於智慧化加工、校正、檢測與優化補償等專業技術的傳授與實作能力的養成,培育具備整合能力之智慧機械產業實務型人才。 |
化學工程的基本學理是各種應用科學的基礎,它會以數學及物理觀念為基礎而應用於化學工業上,可在生產各式化學品或物料的過程,提供一個最節省成本的反應流程設計。 |
| 學習方法 |
課堂講授:由教授講授相關理論,配合範例,利用視頻演算與實作,協助同學了解課程內容。 版權:中華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專題實作:教授依據課程內容,擬定專題項目,採個人或分組方式,進行專題實作,並報告成果,以驗證所學知識。 版權:中華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專案實例分析:教授配合課程需要,要求學生就最新科技文獻進行蒐集與分組討論,以適時掌握最新產研發窄訊息。 版權:中華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
課堂講授:由教授講授課程內容,幫助同學釐清相關範例,並利用課後助教及小老師的複習與問題解答,協助同學了解課程內容。
實驗實作:透過實際操作,瞭解實務現場狀況,學習具備設計裝置與規劃流程之能力。
團隊學習:小組集體性學習,訓練分工合作、溝通協調、交流啟發、共同進步。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經常涉獵機械相關知識,了解機械基礎原理,探究機械對日常生活的必要性及關聯性。可以透過機械專題探究、參加相關科學營隊、或拆組裝及修復日常生活用產品等方式,自己發現問題並嘗試解決,將有助於提升自己的觀察、歸納與融會貫通的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動手做的實力。此外,提升英文的聽說讀寫能力,以降低未來在面臨英文授課時的壓力,亦是與機械專業人才與國際接軌所需具備的重要能力。 |
一、課堂講授:首先必須購置教科書,上課時務必認真聽講並適時寫筆記,以利課後加強複習,課本之例題及習題宜多利用時間練習。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機械系與電機系的差別在於機械系著重在各領域產業的機械器具之設計與製造、能源科技、材料科技及光機電整合;電機系則偏重在無線通訊、光通訊、光學設計、電源與電力機械各個方面的發展。 |
化工系是訓練學生成為工程師,而化學系則是培養化學家,重視化學基礎學術理論。化工系的訓練強調工廠營運相關的設計、操作、控制及維護,且必須兼顧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之問題。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一般人對機械系的學習內容認為是做黑手修理機器等刻板印象,此為錯誤觀念。實際上,日常生活之食、衣、住、行、育樂等等,都需要機械相關產業的運作。因此本系畢業生出路廣泛與多元,可從事機械工程師、半導體製程工程師、半導體設備工程師、機電量測工程師、IC封裝/測試工程師、教職、研發人員、公務員。 |
化工系畢業學生只能到傳統化工廠?其實這只是其中一個選項,其他出路更是多元,例如:半導體、材料、生技、醫藥、食品、營養、化妝品等領域皆是化工人可以發揮專長的地方。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人們對機械系的學習內容有錯誤觀念,認為機械系只是座修理機器的粗重工作,而且不適合女生就讀。實際上,現代化機械已發展成為全自動化、高精密度的智慧機械系統。本系的研究領域涵蓋「精密機械技術」、「熱流與能源科技」、「自動化工程技術」及「光機電系統整合技術」等。 |
化工系經常被誤認與化學系課程相近,此為錯誤觀念。化工系除了學習化學外,更大部分課程內容是在工程領域,是各種應用工程的基礎。化工廠經常是量產的形式,因此化工系課程除了化學外,尚須學習化學反應器的設計、分離純化裝置、熱交換器、控制系統等工程知識。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機械工程領域人才,應具備的人格特質有: |
本系在大四開立-「產學實習」及「工廠實務」等產業實務學習課程,部分大三及大四選修課程採「雙講師制」-邀請業界相關產業之高階主管參與授課,由業師與教師共同授課。本系積極媒合校外工廠實地實習,教師參與產學合作以利課程與產業界無縫接軌,締造業界發掘人才、學生提昇職場適應力及競爭力、學校培育永續專業人才等三方三贏效果。 |
| 我的學系 |
中華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智慧機械組) |
國立聯合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3D列印技術3D列印屬於快速成形技術的一種,它是一種數位模型檔案為基礎直接製造幾乎任意形狀三維實體的技術。本課程介紹3D列印各領域應用技術、前端輸入技術、後端輸出訣竅與多款3D製作軟體,了解3D列印現在發展與未來潮流,並可利用3D列印技術實踐創新與創業方法。
機設原理本課程提供機器與結構元件之設計與分析的基本概念與原理,也兼顧力學理論與設計方法之平衡,使學生將來能從事更高深之研究或職場上的實際設計工作。課程內容包含相關力學基礎知識之複習,應力應變關係與損壞理論,應力集中因素與週期載重,疲勞應力,螺絲之規格及配合,升降載重之動力螺旋、V型皮帶以及帶狀剎車。
機電整合機電整合教學主要目標是讓機械系的學生了解如何整合機械系統與電機、電子或光學元件(如微控制器、運算放大器、電晶體開關、繼電器、馬達等)。課程內容包含相關機電元件的工作原理,以及控制的方法與應用。 |
化妝品實作此課程為實務專題製作,本系教師與業界師資合作教學,讓學生學習化妝品專業知識,並能實際體驗各類化妝品之製作流程及技巧,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化妝品之特性。 圖解:教學實作 生醫晶片此課程為實務專題製作,本系教師與業界師資合作教學,讓學生學習生醫晶片專業知識,並能實際體驗生醫晶片之製作與應用,幫助學生了解生醫產業特性。 圖解:教學實作
高分子發泡體製程此課程為實務專題製作,本系教師與業界師資共同教學實作,讓學生更直接了解高分子產業界脈動。 圖解:教學實作
生物產業概論課程方式為「雙講師制」進行授課,基礎理論以本系教師授課為主,實際應用則由業師加強產業實務面現況介紹,並安排工廠實地參訪,加強學生於職場所需之技能及視野。 圖解:業師授課 |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我的學系 |
中華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智慧機械組) |
國立聯合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范宸彥/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技術師我是范宸彥,中華大學機械系畢業,目前服務於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大學三年級修滿畢業學分後前往工廠實習,在實習的過程接觸到不同的機械加工,有了基礎的經驗讓我在畢業前順利錄取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中科院是國防設備重要的生產單位,能在這麼特殊的單位工作讓我學到更多加工方面的知識,也認識到各種不同的國防武器。感謝中華大學給與我豐富的教學資源,使我在工作領域上能發揮所長。
羅悅嘉/台積電/設備工程師高中時就確定自己喜歡實作大於理論,因此選擇機械系,理論可選擇熱流及模擬相關,實作比例多可以選擇固力、控制,但大一讀了一些理論及程式後,讓我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及興趣畢業,因此我趁著課餘時間藉著打工實習,嘗試冷凍空調繪圖、品管、電子及光學後,我發現自己對於力學部份較感興趣,因此畢業選擇固力組研究所就讀。 在經歷餐飲服務業摧殘後,加深了我想成為工程師的決定,不過服務業的打工經驗,也讓我深知人與人相處的重要性,再加上熟知自己喜歡實作勝於理論的特性,我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設備工程師這個職位,有幸入職後藉著以前所學的材料、機構、流體及控制基礎,在工作學習上十分順利。
許致恒/瀚宇彩晶機構設計我會永遠記得民國 96 年高中畢業的那個夏天,因為我選擇了-中華大學,當時張家祝校長跟我們所說的一席話,至今仍一直深深的刻印在我的腦海裡:「大學就像一座寶山,你拿起鏟子從哪個方位挖掘,就會得到哪些珍貴的寶物。最怕的就是,那把鏟子你一直不想去拿起,努力築夢吧!各位陽光青年們!」 雖然這只是短短幾句話,但卻讓我每次遭遇挫折、不知所措的時候,都會以終為始的想起校長講過的這幾席話,時時做為前進的最大動力。是啊,我會拿起鏟子挖掘更多的精采,豐富在未來的人生! |
蔡東湖學歷: 1.學士:聯合化工、台北醫學院 2.碩士:國立陽明大學藥理學 3.博士:國立陽明大學藥理學 4.博士後研究:英國劍橋大學實驗心理學 1.高雄醫學大學兼任教授 2.中國醫藥大學兼任教授 3.國立國醫藥研究所研究員兼組長 4.國立陽明大學教授兼所長 5.國立聯合大學校長
朱明癸學歷: 1.學士:聯合化工 2.碩士:EMBA Centenary College(USA) 1.頌勝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國立聯合大學校友會台中分會顧問
魏隆誠學歷: 1.學士:聯合化工 1.九陞昌公司(功能性鞋墊製造)-董事長 2.智勝科技公司(晶圓廠耗材製造)-董事 3.頌勝化學公司(PU材料應用開發與製造)-副董事長 4.國立聯合大學校友會台中分會顧問
陳重光學歷: 1.學士:聯合化工 2.碩士: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 1.德商BYK業務專員 2.玳權精細化工科技公司董事長 3.同光(江蘇)信息公司董事長
金進興學歷: 1.學士:聯合化工 2.碩士: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3.博士: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1.工研院技術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正研究員兼研究組副組長 2.交通大學/台南大學/南台科大兼任助理教授 3.亞洲電材(股)公司副總經理 4.工研院材化所顧問特聘研究 5.台灣電路板協會規範委員會召集人 6.達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我的學系 |
中華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智慧機械組) |
國立聯合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
|---|---|---|
多元能力 |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20%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
性格特質 |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