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中華大學 景觀建築學系產品設計組 |
大葉大學 工業設計學系 |
---|---|---|
所屬學群 |
建築設計學群
跨
藝術學群
工業設計學類 |
建築設計學群
跨
藝術學群
工業設計學類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學系特色 |
產品設計組因應未來趨勢及科技發展之需求,同時基於對傳統工藝的重新詮釋與應用,結合人文、生態與科技,訓練符合產業需求之人才,提升產業價值,營造符合空間及使用者需求的創新產品並落實生活美學與環境關懷的目標。 |
1.科際資源整合:配合創意設計中心及各系所,進行國科會、政府或企業單位委託合作計畫,累積不同領域實務經驗,達成科際整合目標。 |
學科意涵 |
以「設計」為號召之專門學科,符合時潮且以創意為主,對新生代學生具有吸引力,並迎合台灣文創產業發展的導向,滿足學生未來的就業需求。本組學生在近五年內國內外的各項競賽中獲得無數獎項,充份表現出產品之設計與創作能力。 |
工業設計學系,以滿足人的需求為條件之生活用品設計。項目包含上下學搭乘的交通工具、吃飯時餐桌椅與盛飯夾菜用品、聯絡的通訊設備等相關聯的用品,透過工業化製程產出的製程。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習方法 |
![]() 課堂講授:教師於課堂講解基本原理,指導學生完成指定作業,奠定學生景觀規劃設計的基本能力。 圖解:課堂講授照片集錦 版權:中華大學景觀建築學系 ![]() 專題/實作: 針對教師指定之專題指導學生搜集國內外案例,導引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實作,培養分析解決問題、溝通協調、團隊合作、責任心的能力。 圖解:地方產業訪談與設計討論 版權:中華大學景觀建築學系 戶外教學與海外實習:帶領學生前往國內外相關企業或場域參訪學習,包括:國內著名景觀相關企業、成功的景觀設計案例、國外知名大學景觀科系參訪交流、中國大陸傳統園林參訪、國外休閒遊憩場域參訪、海外姊妹校聯合設計工作坊等。 圖解:參訪與參與式學習 版權:中華大學景觀建築學系 海外實習:爭取教育部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至澳洲坎培拉濕地中心與Watson社區實習 圖解:澳洲坎培拉海外實習 版權:中華大學景觀建築學系 海外實習:坎培拉知名景觀建築師親自指導 圖解:海外實習 版權:中華大學景觀建築學系 |
1.問題搜尋:產品之產品的易辨性、使用友好性可依使用者須求而有所不同。日常生活用品之特質與效能是息息相關。以『喝水需求』為例,應對高齡人士,小孩或一般人就可呈現不同目標多樣的發展方向。 圖解:學生創意發表說明 版權:大葉大學工設系版權所有 2.做中學:從實務製作中摸索使用者與產品的關聯性。嘗試以不同材料,運用的加工技巧,大膽嘗試以顏色成份或附著力的考量問題,運用觸感的手或皮膚理解生活中息息相關的事務,這些都是由實際接觸中獲得經驗。 圖解:運用各種材料與色彩體驗成果 版權:大葉大學工設系版權所有 3.團隊學習:團隊合作經由討論與磨合中搜尋團隊的目標與執行,強調群體合作的力量。從一個人的力量與思維開始擴充至團隊成員的腦力激盪,可由點的發想串聯為線的串聯,可達面的成果績效。 圖解:團隊成果展示 版權:大葉大學工設系版權所有 嘗試用自我認知方式,傳達創意思維,並彙整唯一完整設計表達出對文化的認知。 圖解:以地方特質為主的創意新觀點 版權:大葉大學工設系版權所有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如果您是一位對環境關心、對生態有興趣、喜歡美的事物、喜歡與人互動、喜歡動手操作的人,並且擁有健康的身體,那麼,不要遲疑!因為您正是我們在覓求的夥伴!歡迎加入中華景觀的大家庭!
|
1.建議多閱讀相關設計及創意書籍,累積自己的想像創造能力。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中華大學景觀建築學系是竹苗地區唯一培養景觀專業人才的大學科系,系內設置有景觀設計組及產品設計組。教育目標除了著重景觀專業素養的培育外,亦藉由產學合作及就業學程,讓畢業生成為職場的寵兒。另外,本系亦推動跨域學習,鼓勵學生創新創意思維,拓展未來職涯發展。
|
1.大葉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強調學習的自主性。學生以自我學習性向為導,包含師徒導師由自我決定,未來學習方向依自我學習性向選擇組別,跟隨專業師徒開創設計生涯。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讀設計也不是只能從事設計業,設計可以廣泛到任何產業,小至服務業中問題的解決;大到為人類創造更舒適的未來。 |
工業設計學系畢業生出路相當廣泛,舉凡產業界、製造業、資訊科技業均有工業設計人才需求,非只能從事美術相關或製圖工作。對使用者研究相關的行業也是我們專攻的項目之一。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普遍大眾認為讀設計的繪畫能力一定要很專業,其實只要想法夠創意夠獨家夠新穎,任何人都能讀設計系。 |
工業設計包含產品本身+外觀及包材設計,全盤性設計課題,非單一設計產品。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喜愛美的事物,喜歡動手做,擁有好奇心,就是我們在等待的學習夥伴喔! |
本系有運輸工具設計學程供同學依興趣選修,修習相關課程10學分以上者,給予【運輸工具設計】特色學程修習證明。
|
我的學系 |
中華大學 景觀建築學系產品設計組 |
大葉大學 工業設計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 【設計(一)~(八)】
【中華大學景觀建築學系的核心課程】 圖解:設計(一)課程現地評審 版權:中華大學景觀建築學系 ![]() 【色彩學】色彩在我們生活產品中幾乎無所不在,無論食、衣、住、行、育、樂和工作,都和色彩有密切的關係,色彩配色的協調,要考慮色與色間的協調,也要考慮色與色間的對比,如此才能取得整個產品的配色和諧。希望同學藉由理論與實務瞭解色彩學的運用,除了產品包裝外,品牌的意象與建立也是非常重要。 圖解:課程中製作色彩併置混合(馬賽克)的練習 版權:中華大學景觀建築學系 【專業實習】為建立大學教育與企業人才培育之產學合作模式,增進同學職前訓練技能及落實本系專業實習制度,特開授本課程,以鼓勵同學在就學期間有實際接觸景觀實務的機會。 圖解:澳洲實習作品發表 版權:中華大學景觀建築學系 ![]() 【電腦繪圖(一)及(二)】本課程的主要目的就是教導學生如何運用向量繪圖軟體,讓學生能夠繪製景觀建築設計所需的各項元件,運用平面圖與剖面圖表達自己對庭園設計的想法。讓學生除了能夠瞭解工程圖繪製的方式,並能有效的運用此一工具表達自己的設計理念。 圖解:電腦繪圖(一)(二)課程學習設備 版權:中華大學景觀建築學系 |
![]() 專題設計本課程教學目標在使研習工業設計之同學,能具體認知設計問題以及設計所能解決之真正問題,並藉由所選定的設計主題以設計方法解析,進一步擬定出合理可行的設計方針或設計準則,透過各設計小組與其指導老師共同研討的學習方式,試圖對所選定之主題進行工業設計或產品開發過程之模擬,最後以公開展示型態驗證學習成效。 圖解:以地方性特有蔬果為主題 版權:大葉大學工設系版權所有 運輸工具模型製作“油土模型”技巧於車輛設計流程中,為主流的概念驗証工具 其中的比例、量測技巧、面的搭建以及面邊界的如何定義:都相對應於車輛設計中所謂“面的品質”之結果。 定案油土車必須再作“高機械性FRP部品”的翻製,都是目前正規且習之有年的原型車試作技能。 圖解:本年度獲獎時計成果照 版權:大葉大學工設系版權所有 ![]() 電腦輔助工業設計** 達成工業設計師必要技能之一 ** 透過SolidWorks(二)進階功能教學與實作探討,與SolidWorks(一)所累積的基礎與邏輯思考, 清楚的讓學生學習各類3D模型建構方式與合件合模技巧;課程中主要是以繪製程序並給予繪 製觀念、與實物實例訓練為主,進而讓學習者能依照腦中的虛擬設計圖。 圖解:兒童遊戲產品之設計大樣 版權:大葉大學工設系版權所有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我的學系 |
中華大學 景觀建築學系產品設計組 |
大葉大學 工業設計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
徐瑄惠在工業產品這個科系,可以大膽的嘗試任何的創意與可能性,再收斂並給規範與限制去與自己鬼打牆直到產出一件作品,這就是我大學四年在做的事,或許很矛盾但卻是讓我學會各種思考邏輯與務實層面。天馬行空的設計不見得能造福人群,但在這個科系我學會再給想像加點規範,讓設計能夠貼近人們的需求。 工設的領域很廣泛好玩,到現在我還正在持續學習。 ![]()
黃玲翎在大學期間參與多項活動,積極參與國際發明競賽,透過競賽訓練口語表達並增加語言能力;參加專案計畫走入農村並再造社區;藉由傳統工藝與設計碰撞,創作更多可能性;接觸過產學合作透過合作關係學習設計與行銷;加入數位學伴與樂齡學伴,在計畫中透過互動增加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 回首大學生涯,玲翎認為團隊合作、時間規劃是在系上學習中很重要的一環,又因為多次角逐設計競賽的經歷,讓她發現到台灣傳統工藝所蘊含的無限可能性,在未來,玲翎也期許自己能以設計的專長活化在地特色,並將之推廣到國際,讓更多人認識台灣的美麗。 ![]()
曾群貿大學時設定許多目標並執行完成,以人為本,開始思考如何以設計的觀點運用在醫療上,試圖改變較為古板客觀的醫療想法,使用創新的角度看待醫療產業。群貿深信機會永遠不會平白無故地來到身邊,而是要靠自己去創造,並且把握住。 研究所有許多讓學生自我探索與檢視的機會,藉由尋找自己想要做的事,並且建立更寬廣的人脈。研究所相比大學更自由,也因此學生需要更為自制,積極為自己創造機會。「燒錢是一定的。」群貿認為設計作品的成本取決於其精緻程度,精緻程度則決定了最終成品的效用。 |
![]() 圖解:林進昇 版權:林進昇提供
林 進昇工業設計學系大學部(87年)畢業。 現 職: 果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暨設計總監 傑出事蹟: 2013~2014 擔任TdA 台灣設計聯盟理事、2008/12/02 蘋果日報 財經版 全版專訪 經 歷: 2002 成立Reads 設計工作室、 2003 閱思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2005 成立果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創 立「Bone」品牌行銷50 國 2018 蹦克總經理 圖解:吳梵 版權:吳梵提供
吳 梵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84年)畢業。 就職於豐田汽車(Toyoda),服務多年. 從事汽車設計與研發 未上傳圖片 圖解:紅點設計大獎團隊:張以理(中)
張以理工業設計學系大學部(100年)畢業。 擁有工業設計等專長,曾獲德國紅點設計大獎。 高雄市政府青年局局長(2020年8月24日) 立法委員趙天麟辦公室公關長兼發言人 2020年總統候選人蔡英文高雄競選總部媒體部執行長 2018年高雄市市長候選人陳其邁競選辦公室發言人(2018年7月25日-2018年10月) 立法委員趙天麟國會辦公室研究助理(2014年10月)、新聞公關 |
我的學系 |
中華大學 景觀建築學系產品設計組 |
大葉大學 工業設計學系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
性格特質 |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