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世新大學 中國文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中國文學系中國文學組 |
|---|---|---|
| 所屬學群 |
文史哲學群
中國語文學類 |
文史哲學群
中國語文學類 |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學系特色 |
本系配合本校新聞、傳播等特殊資源,積極推動中文系三大領域:(1)學術研究、(2)傳播應用、(3)文學創作。同時也開設對應選修課程:「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流行音樂歌詞寫作」、「戲劇創作工作坊」等等,鼓勵學生延伸觸角,探索不同的學習領域,同時為畢業後升學或就業作準備。本系同時持續推廣全英語授課課程,包括「中國文學名著英譯選讀」,加強學生外語能力。 |
本系之成立,主要在培養研究中國文學之專門人才。中國文學淵源悠久,為顧及學生的興趣,本系分為「文學組」與「文藝創作」兩組。「文學組」的課程,以古典文學為主,現代文學為輔。「文藝創作組」的課程,則以研究現代文學及寫作為主,古典文學為輔。本系為全國惟一分設「文學組」與「文藝創作」的學系,可讓學生充分發展興趣與專長,課程設計重視數位能力的應用。 |
| 學科意涵 |
「中國文學系」指涉的對象為「文化中國」的「文學」。「文學」在此採廣義界定,凡一切與中文書寫相關的著作、情感或思想表現,包含古今中文領域中的「義理」、「考據」、「辭章」,以及所有使用中文所進行的閱讀、紀錄、創造能力,皆為本系的討論範疇。 下載詳細資料 |
中國文學系分設「中國文學組」與「文藝創作組」。「中國文學組」以學習古典文學為主,現代文學為輔。文學組重視古典文學的實用性,文藝組重視文藝創作的文字寫作與網路實作能力。 |
| 學習方法 |
(1)課堂講授:為本系主要學習方法。透過數位化教學或傳統讀、寫模式,教師循序漸進,傳授知識技能與情意啟發。 圖解:國文(歷代文選)上課情形 版權:本系拍攝 (2)互動討論:透過師生之間的各種互動討論模式,訓練學生的思辯與表達能力,使師生在討論中獲得收穫。包含教師提供議題與學生共同討論,以及學生主動發展問題並進行交叉辯論的問題導向學習法。 圖解:課程互動討論 版權:本系拍攝
(3)實作參與:透過實際參與文學之外的工作,來獲得文學相關的知識與身體經驗。包含各類文學創作、文學與不同媒材的跨域橋接、田野調查與紀錄、企業參訪實習等等。 圖解:俗文學分組採訪-風水師訪談 版權:授課教師提供
(4)自學輔導:鼓勵學生自主進行各項學習活動,並由教師從旁予以協助與引導,訓練學生的問題意識與自主學習能力。包含自主進行各類創作、各類研究專題、組織讀書會等等。 圖解:讀書會成員合影 版權:讀書會成員拍攝提供
(5)國際交換與跨校學習:透過甄選同學赴歐美及日韓與中國大陸的名校進行交換,以移動教學進行跨域能力的培養,歷來頗受好評。除此之外,北部的優久聯盟與文山聯盟亦近距離提供了許多學習資源,同樣鼓勵學生延伸觸角學習。 圖解:參訪瀋陽青年創業機構 版權:交流學生提供 |
文獻分析:由教授帶領同學詳讀文本,利用文獻分析法,協助同學瞭解課程內容,正確解讀文本,並往文學實用化進行。已有同學帶著文學實作的產品進職場。 圖解:自己動手製作線裝古書 版權:本系活動照片
文學批評理論 :利用文學批評理論,分析、鑑賞文學作品,讓同學能撰寫文學評論。 圖解:體驗古典漢服之美 版權:本系活動照片
團隊學習:利用分組報告的機會讓同學能學習團隊合作的模式。 圖解:工作坊上台報告 版權:本系活動照片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文字的閱讀理解是本系學習能力的基礎,不但需要長時間的累積,也需要進行詮釋與批評的練習。可有計畫的書寫閱讀摘要,整理文章、書籍中所呈現的內容,同時紀錄個人詮釋文章之後的各種想法。 |
可以到本系各式網站查詢相關資訊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為「中國文學系」,結合古典與現代,學術與應用,閱讀與創作等不同面向,有系統地介紹古今中國文學、文化之精髓,以均衡發展中國文學之學術與文化為目標,盡量提供學生各種發展的可能性。他校相關學系各有其偏重與深入之處,如:以「文藝創作」為主的系所,相對較為偏重新文學的創作。以「應用中文」為主的系所,則較偏重中文的社會應用。以「華語文學」為主的系所,則側重華語的國際交流與教學。 |
本系中國古典與現代文學並重,在民間文學之教學與研究方面有卓效,近年亦往文學創意與數位人文方向發展。由文學實用性的課程,教導學生用實用的作品作為進入職場的履歷。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中國文學相關科系畢業後的出路,過去多以中小學教師、出版編輯與文學創作相關,固然是中文學系常見的現象,但非全面。本系近年因應世新「數位傳播貫穿各學門」之學校政策,考量學生出路的可行性,增加不少新課程。除上述的幾大面向外,近年的畢業生在新聞界(如編採、記者)補教業、華語文教學等方面,都有相當傑出的表現。 |
中文系學生畢業出路多元,除了當老師、編輯、作家外,也能擔任旅行社、博物館、美術館、古蹟景點、懷舊街區、地方文史的文化導覽人員,或參與數位、影音、行銷的工作,受理和中文領域相關的各種案子。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1)誤以為中文系只學習狹義的文學。事實上也包含了哲學思辯與傳統考據學的訓練。 |
本校中文系不是字典系,學習內容廣泛而多元,課程設計強調應用,加強數位學習活動。古典與現代兼顧,涵養古典,掌握現代,相關課程重視數位作品的出版。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請詳閱附件說明。
|
本校圖書館藏書豐富,其中與中國文學、文藝有關者甚為完備。本系與中國口傳文學學會、中國現代文學學會、中華詩學研究所、善同文教基金會、秀威資訊科技公司長期合作,舉辦活動、出版刊物。 |
| 我的學系 |
世新大學 中國文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中國文學系中國文學組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中國現代文學史本課介紹並研讀中國現代文學史(1917-1949)的遞變過程。閱讀作家包括魯迅、冰心、許地山、郁達夫、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聞一多、茅盾、丁玲、老舍、巴金、沈從文、蕭紅、蕭軍、曹禺、張恨水、張愛玲等,提供扎實的現代文學教育。1949至今的台灣和中國當代文學也綱要介紹。 圖解:以110學年度課綱為例 版權:於公開網頁截圖展示
中文劇本寫作以劇本結構練習、作品欣賞為主,透過實作讓學生對劇本寫作有最基本的認識與了解,並以完成一部三十分鐘之短片劇本創作為目標。 圖解:以110學年度課綱為例 版權:於公開網頁截圖展示
古典詩詞與創新文化
瞭解古典詩詞之文化底蘊,培養學生具備人文關懷之胸襟與文化表述之能力。 圖解:以110學年度課綱為例 版權:於公開網頁截圖展示
流行音樂歌詞寫作
音樂、歌詞鑑賞與歌詞創作實務練習;並旁及流行音樂史、產業發展、製作、演出指導與音樂評論寫作等等入門皆有涉略,同時邀專業音樂人現身說法,希望未來參與流行音樂產業的同學,擁有更多元的認識及收穫。 圖解:以109學年度課綱為例 版權:於公開網頁截圖展示
戲劇創作工作坊
本課程包含傳統和現代戲劇,由任課老師決定表演形式。以傳統戲曲唱念表演為基礎,佐以基本形體訓練,同時視學生個人意願與能力,運用西方戲劇表導演理論與技巧,激發學生創作與表演能力,並將所學所得化為期末呈現。 圖解:以109學年度課綱為例 版權:於公開網頁截圖展示 |
專書選讀禮記中國文化以儒家思想為主流,表現儒家思想最重要的四部經典,就是《論語》、《孟子》、《荀子》和《禮記》。漢人所謂「禮」,本指《儀禮》,《儀禮》記載古代士階級冠、昏、朝覲及喪祭等儀式,古禮家講習禮儀之後,往往在其後發揮其儀節之義理,此則為「記」之由來。《禮記》為西漢武、宣時期的戴聖所收錄諸家論。 圖解:親自體驗射禮背後品德教育 版權:本系活動照片
圖書文獻學介紹圖書文獻的形態、類別、性質,使學生對圖書文獻的內涵能有基本認識。評介各類工具書及電子資源,讓學生能迅速、正確地蒐集圖書文獻資料。教導學生認識版本、辨偽之重要性,並能懂得如何選定善本書及審定圖書文獻。讓學生明瞭校勘、輯佚、編纂、注釋等在圖書文獻學的運用,期許學生能具有整理圖書文獻的能力。 圖解:親自製作自己的古書! 版權:本系活動照片
應用辭賦學擬選讀都邑賦、宮殿賦、遊藝賦、飲食賦等賦篇,剖析辭賦學於現今社會之傳承與實用價值,明白今日生活依舊煥發出古典辭賦之光彩,體悟辭賦之修辭藝術表現及其深厚之文化底蘊,了解古典辭賦源遠流長之巨大生命力,並具現代廣告之經濟效益與生活應用之實際功能。 圖解:古典與創新,數位與文創,現代中文之美! 版權:本系活動照片
民間文學本課程旨在闡明民間文學基礎知識,培養獨立採風編撰能力,教導同學民間文學原始資料之採集與整理,除了能撰寫採錄活動企劃書外,並能實際操作。其次,據採集所得,敘錄與整理,並能依概說所學知能扼要區分類別。 圖解:採集故事傳說趣味多!(民間文學) 版權:本系活動照片
唐代小說與劇本編寫唐代小說的成就卓越,對後世文學具有繼往開來的深遠影響,其中在戲劇方面,尤成為宋代諸宮調、元雜劇與明清傳奇等主要劇本的故事來源。本課程即是在此基礎上,藉由對小說的閱讀、賞析與討論,深入瞭解作品內容及人物塑造、情節安排的敘寫技巧與藝術性,並延伸、應用於現代劇本的創作與編寫,達到古為今用的創新價值。 圖解:自己的青春故事自己演。 版權:本系活動照片 |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我的學系 |
世新大學 中國文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中國文學系中國文學組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梁雅晴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班,基隆市正濱國中老師,於2012年榮獲教育部師鐸獎當選人,。 秉持對學生人性本善的信心,自我期許「非必得天下英才教之,但求教出天下良善」。有感於學生雖有聰愚之分,卻無善惡之別,而教育工作是「教人」而不是「教書」,透過不斷地與孩子對話,進行思想上的溝通,期望在經年累月的潛移默化之中,建立學生待人處事的道德涵養,以及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 未上傳圖片
王勝南筆名波戈拉,是從三個喜歡的詩人組成的,「波」來自法國天才詩人韓波;「戈」是印度詩人、哲學家泰戈爾;「拉」是美國詩人雪維亞.普拉絲。創作歷程從大學二年級橫跨至今。 曾獲聯合報文學獎新詩首獎、時報文學獎新詩首獎、優秀青年詩人獎等獎項;詩作散見報紙副刊,並入選2008、2009台灣詩選。 未上傳圖片
侯力元大學時發表論文研究閃靈樂團的神話思維,對流行音樂與文化有深刻的見解。因論文研究之需,頻繁出入幾間老字號的搖滾酒吧,漸漸地對調酒產生興趣。陰錯陽差應徵了酒吧的外場工作人員,又被逼得以兩個禮拜的速度,迅速成為吧檯擔任調酒師助理,從此踏上了立志成為調酒師,亦不忘發揚調酒與品飲文化的傳道者。 世新大學中文系畢,獲得兩度國家文藝會創作補助。 出版台灣純文學界的第一本調酒散文《微醺告解室》,為韓良露的再版書《一起,微醺》編寫調酒小故事與酒譜。大學時代接觸調酒之後,便一路鑽研至今,務使調酒藝術可以成為親近常民的文化,拒絕濫飲的日子跟踏入這行一樣久。
版權:本人提供
林恕全我不算認真用功的學生,只是懂得一點小聰明,可以大略掌握住中文系各科目之間的關聯性。譬如詩經上到詩大序,就拿來跟小說、新詩的創作理念互推;或是文學概論掌握一些基礎,就能發揮到詩詞曲等古典文學課裡。大學的考試是要讓你懂得思辨,真正的學習沒有固定範圍。筆名唐墨,著有《票根譚》《深巷春秋》等書。 網路資訊還沒普及的年代,作家可以苦心孤詣。但如今書寫儼然是全民運動,每年都有不同類型、不同領域的創作問世,守著自己一方小小的天地,妄想憑藉的文才文氣,大概都是要失敗的。而今的作家,應該是合作與共鬥的關係,除了堅持自己的創作路線之外,還要多參與社會的議題,打造藝文圈的人際網絡,才能活化自己的創作。
版權:本人提供
盧容萱現就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華語文教學碩士班。 哈佛大學暑期中文項目(HBA)教師 世新大學暑期中文學校教師 僑委會海外華裔青年語文研習班華語教師 淡江大學華語中心儲備教師 我原先讀的是經濟,讀了兩個月發覺實非所愛,故休學重考改讀中文。加上當時新聞、雜誌的「華語熱」相關報導,讓我立下了「教中文賺錢」的目標。大三那年,修了校內開設的「華語文學程」,學程的專業課程打破了我「會說中文,就能教中文」的迷思。通過專業教師的引領,我踏入了華語文教學的殿堂,進而報考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在各大學華語中心教書,甚至有機會到北京工作等。在這過程中所獲得的經驗、所承接的情感,無價而悠遠。 |
王如杏中國文化大學文學學士、政大碩士。 青山國中校長。
黃國燦中國文化大學文學學士 曾任職於意識形態、百帝廣告、李奧貝納、智威湯遜(JWT)等廣告公司,作品得獎無數,並獲業界好評。
陳益源中國文化大學文學學士、碩士、博士。 曾任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主任、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現任金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許志銘中國文化大學文學學士 作家/ YouTuber (黃阿瑪的後宮生活) 黃阿瑪的後宮生活 https://reurl.cc/O46Ag7 |
我的學系 |
世新大學 中國文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中國文學系中國文學組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3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2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4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
性格特質 |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