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戲劇學系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電影學系 |
|---|---|---|
| 所屬學群 |
藝術學群
表演藝術學類 |
大眾傳播學群
廣電電影學類 |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學系特色 |
臺藝大的戲劇學系是國內第一個戲劇科系,提供全方位的劇場教育,包括編劇、導演、表演、舞台與燈光設計等。自1973年起舉行年度 「實驗劇展」創作實踐與競賽,在八角廳實驗劇場展演成果,獨特的舞台提供多元觀演形式,高度實驗性激發創造力,無數系友嶄露頭角進而活躍於國內外影劇界。 |
臺藝大電影學系注重人文扎根與美學素養之文化思辨的養成,藉由電影編導、製作、影像聲音技術、美學理論、影視媒體產業等全面而均衡的課程設計,提供團隊與個人獨立創作機會。並以工作坊、研討會、放映會與小型座談,加上實習等方式,透過與業界的合作、互動,進而提升畢業後投入影視產業的能力。 |
| 學科意涵 |
戲劇學系大學四年所學內容包含表演、導演、技術(燈光、服裝、化妝、音效、舞臺、佈景)、編劇、應用(劇場行政管理、創作性戲劇、教育劇場、排演、畢業製作)等範疇,戲劇屬於綜合藝術,學習範圍大,本系不分組,課程多元,同學們可從課程中逐步探索將來更精進發展的方向與領域 |
臺藝大電影學系是國內最具電影人文與歷史傳承、孕育臺灣當代電影大師的學術機構。電影學系課程兼顧理論領域與創作領域,一方面著重影像文化思辨能⼒的養成,另一方面教學目標更著力於電影創作、⾳像技術、導演實務、影視媒體新科技的學習,以符合當代影視產業的就業所需。 |
| 學習方法 |
一、多參與戲劇各部門工作或工作坊活動,培養更多角度的視野與經驗。 圖解:2018史坦尼與契訶夫表演訓練工作坊 版權:臺藝大戲劇學系提供
二、多方閱讀理論與劇本,了解時代脈絡與文化背景,有助於創作 圖解:2017讀劇工作坊 版權:臺藝大戲劇學系提供
三、從做中學,藉由課堂上的作業或小呈現,讓肢體、語言表達更具專業度、亦更流暢 圖解:104級班展一夫二主劇照 版權:臺藝大戲劇學系提供
四、多觀賞、參與不同類別的戲劇演出,練習人物觀察、表導演技巧,將有更多創作的能量及可能性 圖解:畢業製作《LUCiD : 清醒夢計畫》 版權:臺藝大戲劇學系提供 |
一、電影理論人才培養方面:透過了解電影發展史、認識類型電影、研究電影敘事,以及分析電影風格,學習在電影理論架構基礎下撰寫電影研究相關論文。 版權:臺藝大電影學系
二、電影製作人才培養方面:包含導演、製片、美術等。透過了解劇情片的電影敘事手法與脈絡,學習導演方法並從實際的製作流程中,熟悉各個專業職位。另外透過紀錄片研究與賞析,使同學關注社會議題。學習撰寫企劃書、田野調查後,完成紀錄片的製作流程。 圖解:攝影棚實際拍攝 版權:臺藝大電影學系
三、電影技術人才培養方面:包含燈光、攝影、錄音、後期剪接調光製作等。透過實際的操作與原理的理解,並配合教學認證機制,讓學生能透過實作了解製作流程與方式。 圖解:FOLEY擬音實際操作 版權:臺藝大電影學系
四、電影編劇人才培養方面:從了解故事概念、分析劇本文本,及認識劇本結構開始,學習編寫故事大綱、到撰寫短片劇本,至畢業製作能獨立撰寫完整的長片劇本。透過寫作與討論,熟悉劇情類影視作品寫作,進而可向專業編劇寫作生涯繼續發展。 版權:臺藝大電影學系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採合作學習法,透過教師引導進行討論、排練,並將討論結果進行課堂呈現與分享。 |
平時可多接觸不同類型、不同時代的電影或影像,尤其是經典電影。除了電影之外,多參與不同領域的藝術活動,如:美術展覽、音樂會、舞台劇等,拓展藝術視野、培養藝術鑑賞能力、激發靈感,若能記錄觀看的心得或啟發更好。閒暇之餘或是課程中若有機會可以嘗試用影像記錄或是實際參與拍攝。電影系非常注重團隊合作與問題解決能力,可以透過參加社團、班級活動學習人際相處與分工等。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
電影學系主要是針對:電影製作、電影理論、電影劇本創作三項為深度的培育方向。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的發展目標在於培養戲劇與劇場界各方面人才,並非表導演專才而已,戲劇領域博大而精深,建議可多元多方學習,再選擇未來符合興趣性向、更專業的場域。 |
並非只有導演職業可發展,任何影視、媒體產業皆可從事。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戲劇領域絕非只是舞臺上的演員表現而已,光鮮亮麗的螢光幕前,背後需要很多重要的工作人員協助,建議大學四年為專業領域探索期,認真、努力累積自己的經驗和知識,才能奠定未來生涯發展或工作領域的專業基礎。 |
1. 本系的必修課設有檔修制度,需依序修習並通過各年級的課程。 2. 全中文授課。 3. 本系課程以電影影片創作、電影理論探究、電影劇本創作,三大方向之培育。 4. 製作類課程拍攝影片,系上會提供器材,但拍攝經費與劇組需求(演員、服裝、道具...等)需要自籌,請有意願就讀的學生務必衡量經濟狀況。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系系徽理念:從八角實驗劇場特色出發,利用戲劇元素 - 面具來呈現 DRAMA。並以 Theatre 表現培育戲劇與劇場理論與實務的教學目標,藉由這把鑰匙的概念,開啟朝向專業表演藝術領域的大門。 |
想對本系更多了解可參考本系網頁 |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戲劇學系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電影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演出製作對學生在表導演技術等不同領域所學之理論與實務,作一完美與整體合作展現。1 劇本分析、2 各部門理念的表達、3 計劃的擬定、 4 演員排練與幕後工作執行、5 戲劇演出整合。使學生相互合作與配合實務作業,以整體合作方式呈現演出。引導學生對排演劇本的解析並鼓勵從中再度創作。建立相互尊重、有效協調、分工合作 圖解:104級進學班畢業公演 版權:臺藝大戲劇學系提供
基礎音樂劇表演課程課程重點融合歌唱、舞蹈與戲劇四種藝術的訓練:1. 準確的歌詞發音及音調 2. 呈現不同音樂劇風格 3. 以流暢方式呈現 4. 表演及歌唱融合為一 圖解:音樂劇影片製作--2018達達奇遇記 版權:臺藝大戲劇學系提供
戲劇治療
本課程為戲劇的應用範疇,透過戲劇的專業背景,導入心理層次的覺察與探索,進行: 圖解:戲劇治療課堂呈現 版權:臺藝大戲劇學系提供 |
電影導演基礎
透過觀看一系列各類型的藝術短片,分析出導演的思維與創作觀。 圖解:課堂發表Q&A 版權:課程TA提供
進階電影導演學習電影製作的「實務工作」及電影導演的工作方法,及有關「創造力」的理解和開發。 版權:電影系同學提供
聯合實習
藉由製作3分鐘短片及5-7分鐘敘事短片作業讓同學熟悉完整影片製作流程及影片製作職務實際分工。訓練學生在製片、導演、攝影、錄音、燈光、美術實際操作中,執行一部10分鐘敘事影片的完整過程,訓練製作的分工及合作,執行期末展演籌畫。 圖解:35釐米底片課堂作業拍攝 版權:電影學系同學提供
電影數位後製
良好的後製是電影呈現最佳風貌的基礎,透過軟體的幫助,讓真實的片段與數位影像合成,呈現出更具有視覺效果,且類似真實的世界風貌。課程在於讓同學實際操作,以達成熟悉製作特效的方法、過程。實作是本課程的重點。課程內容將介紹許多不同的電影特效(包含2D與3D),介紹其製作方法、過程,與實際演練。 圖解:電影學系攝影棚上課 版權:臺藝大電影系
電影短片編劇修習課程的學生都必須提出故事,並且在期末完成一部短片劇本。課程內容涵蓋故事發展,創意思維,討論故事概念,建立敘事結構,延伸發展情節,探析角色功課,中間還會穿插經典劇本的閱讀,電影對白的賞析。讓學生在實際創作過程中,增加劇本的深度與能力。 圖解:課堂講座:偶戲團專題 |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戲劇學系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電影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圖解:照片 版權:臺藝大戲劇系提供
邵大倫校友台灣男歌手,台灣台北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暨劇場應用學系畢業。2003年曾任華特迪士尼公司迪士尼頻道兒童節目主持人出道。渾厚嗓音與自然高強的真假音轉換、LIVE演出極具爆發力、渲染力是其特色,服務於寶島聯播網電台,並致力推動台語音樂深耕本土文化藝術,亦是臺灣月琴民謠協會志工。 許多社會公益活動皆積極義務演出,另外也為許多紀錄片擔任配音,無論是唱歌、主持及廣告、戲劇配音…等,皆是其專長。 入圍第25屆金曲獎、第24屆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獎。創作方面詞曲皆有優秀展現。2012獲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河洛語組-參獎,並以大輪仔的藝名,於台語流行音樂電台
圖解:照片 版權:臺藝大戲劇系提供
劉大鵬校友原為活躍於京劇舞台之淨角演員,兩度獲「國軍文藝金像獎」最佳淨角獎,及中國文藝獎章「戲曲國樂配樂獎」。後從侯佑宗先生學習司鼓。先後與顧正秋女士、胡少安先生、雅音小集、當代傳奇等合作演出擔任司鼓。竭力培育戲曲音樂專業人才,2005年當選教育部優良教育人員。 現任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戲曲音樂學系 專任副教授兼任系主任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總務長(99年8月~104年7月) 籌設復興劇校劇藝音樂科,並任首任科主任(77年8月~86年7月)
圖解:照片 版權:臺藝大戲劇系提供
潘蓓芬女士為臺藝大戲劇系表演藝術碩士班2006年畢業校友,現職台北市立敦化國中表演藝術科專任教師。 潘老師多年來在教育基層從事藝術教育多年,鑽研中學表演藝術教教材教法不遺餘力,對莘莘學子的舞蹈教學、展演活動奉獻良多,其教案設計曾榮獲「臺北市103學年度國民中學有效教學」教案設計佳作、「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101學年度藝術教育教材」優良教案等
圖解:照片 版權:臺藝大戲劇系提供
吳祝育校友為本校戲劇科75年之畢業校友,現職中央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 吳女士為藝術教育與文化奉獻良多,其主持之「談天說地講台灣」榮獲第五十屆廣播金鐘獎藝術文化節目獎及主持人獎;「臺灣文化辭典」榮獲第四十三屆廣播金鐘獎藝術文化節目獎及主持人獎。榮獲第43屆廣播金鐘獎文化資訊節目主持人獎(臺灣文化辭典)
圖解:照片 版權:臺藝大戲劇系提供
湯湘竹校友學生時期活躍於社團,奠定多元與深厚的電影與劇場知識,民國76年畢業於本校藝專戲劇科,現職為記錄片導演、獨立錄音師 作品《山有多高》榮獲第39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最遙遠的距離》榮獲第44屆金馬獎最佳音效、《賽德克.巴萊》榮獲第48屆金馬獎最佳音效,多年來在電影界耕耘、已有相當知名度,推展藝術工作貢獻非凡。 |
程偉豪電影導演、編劇。輔仁大學廣告傳播學系學士與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碩士 首部劇情長片《紅衣小女孩》於 2015 年底台灣上映,為恐怖驚悚奇幻類型,獲得 2016 年金馬獎〈最佳新人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特效〉、〈最佳剪接〉四項提名,並以 8500 萬台幣的優異票房,刷新恐怖片十年來在台紀錄,首部電影處女作即證明商業與藝術之實力。 影視作品: 2015《紅衣小女孩》 2017《目擊者》 2017《紅衣小女孩2》 2021《緝魂》
Anna Lee 李宛蓉臺灣唯一好萊塢食物造型師、JJ亞伯拉罕御用私廚,從小嚮往從事美食藝術工作,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畢業。 Anna Lee第一次在好萊塢電影裡頭做食物造型,就是參與李安導演的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製作時,得到這個意外的機會。從報名語言學校開始到加入戲稱黑帶學院的廚藝學校,去星級餐廳打工、為了尋找電影跟電視製作機會,同時擔任好萊塢名流的私廚(至今仍是JJ亞伯拉罕以及眾多影業大亨的私廚),也因此變成所謂「藍領貴族」,穿梭在各個豪宅的廚房,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工作人員一邊工作著,一邊聽著屬於他們的漂流故事。
簡豐書擁有豐富電影、電視聲音製作經歷,參與長片製作達50 部以上。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系畢業。 任職於中影錄音室10 年,是台灣少數經歷傳統類比聲片時期到數位音效製作的混音師,能操作傳統聲片拷貝機及底片放映設備。 2020 台北電影獎 最佳聲音設計《返校》 2020 第57屆金馬獎入圍 最佳音效《消失的情人節》 2019 第56屆金馬獎入圍 最佳音效《返校》 2012 第49屆金馬獎入圍 最佳音效《痞子英雄》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戲劇學系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電影學系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
性格特質 |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5%
|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