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22/10/24 下午 03:40:32
學系特色
臺藝大的戲劇學系是國內第一個戲劇科系,提供全方位的劇場教育,包括編劇、導演、表演、舞台與燈光設計等。自1973年起舉行年度 「實驗劇展」創作實踐與競賽,在八角廳實驗劇場展演成果,獨特的舞台提供多元觀演形式,高度實驗性激發創造力,無數系友嶄露頭角進而活躍於國內外影劇界。
學科意涵
戲劇學系大學四年所學內容包含表演、導演、技術(燈光、服裝、化妝、音效、舞臺、佈景)、編劇、應用(劇場行政管理、創作性戲劇、教育劇場、排演、畢業製作)等範疇,戲劇屬於綜合藝術,學習範圍大,本系不分組,課程多元,同學們可從課程中逐步探索將來更精進發展的方向與領域
學習方法

一、多參與戲劇各部門工作或工作坊活動,培養更多角度的視野與經驗。
圖解:2018史坦尼與契訶夫表演訓練工作坊
版權:臺藝大戲劇學系提供

二、多方閱讀理論與劇本,了解時代脈絡與文化背景,有助於創作
圖解:2017讀劇工作坊
版權:臺藝大戲劇學系提供

三、從做中學,藉由課堂上的作業或小呈現,讓肢體、語言表達更具專業度、亦更流暢
圖解:104級班展一夫二主劇照
版權:臺藝大戲劇學系提供

四、多觀賞、參與不同類別的戲劇演出,練習人物觀察、表導演技巧,將有更多創作的能量及可能性
圖解:畢業製作《LUCiD : 清醒夢計畫》
版權:臺藝大戲劇學系提供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採合作學習法,透過教師引導進行討論、排練,並將討論結果進行課堂呈現與分享。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臺灣歷史最悠久的戲劇科系,培育國際級編、導、演人才,眾多系友在當代影劇及表演藝術界表現優異、創造影響力。
以劇場及戲劇二大主軸出發,課程包括戲劇理論、劇場技術、戲劇應用三部分。自1973年起舉行年度 「實驗劇展」創作實踐與競賽,獨特的舞台提供多元觀演形式,高度實驗性激發創造力,未來工作性質包括:專業劇場工作者、戲劇教學與研究、傳播媒體如電影、電視、出版、雜誌,延伸至人力資源領域。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的發展目標在於培養戲劇與劇場界各方面人才,並非表導演專才而已,戲劇領域博大而精深,建議可多元多方學習,再選擇未來符合興趣性向、更專業的場域。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戲劇領域絕非只是舞臺上的演員表現而已,光鮮亮麗的螢光幕前,背後需要很多重要的工作人員協助,建議大學四年為專業領域探索期,認真、努力累積自己的經驗和知識,才能奠定未來生涯發展或工作領域的專業基礎。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本系系徽理念:從八角實驗劇場特色出發,利用戲劇元素 - 面具來呈現 DRAMA。並以 Theatre 表現培育戲劇與劇場理論與實務的教學目標,藉由這把鑰匙的概念,開啟朝向專業表演藝術領域的大門。
特色課程

演出製作
對學生在表導演技術等不同領域所學之理論與實務,作一完美與整體合作展現。1 劇本分析、2 各部門理念的表達、3 計劃的擬定、 4 演員排練與幕後工作執行、5 戲劇演出整合。使學生相互合作與配合實務作業,以整體合作方式呈現演出。引導學生對排演劇本的解析並鼓勵從中再度創作。建立相互尊重、有效協調、分工合作
圖解:104級進學班畢業公演
版權:臺藝大戲劇學系提供

基礎音樂劇表演課程
課程重點融合歌唱、舞蹈與戲劇四種藝術的訓練:1. 準確的歌詞發音及音調 2. 呈現不同音樂劇風格 3. 以流暢方式呈現 4. 表演及歌唱融合為一
圖解:音樂劇影片製作--2018達達奇遇記
版權:臺藝大戲劇學系提供

戲劇治療
本課程為戲劇的應用範疇,透過戲劇的專業背景,導入心理層次的覺察與探索,進行:
1.戲劇治療的基本概念
2.戲劇治療運用與心理治療的發展關係
3.戲劇治療的程序
4.如何發展人物與角色之特色
5.評論分析與溝通,在戲劇治療中之各項要素
6.幻覺與真實的整合
圖解:戲劇治療課堂呈現
版權:臺藝大戲劇學系提供
適合從事工作
-
導演
-
總指揮節目、電影等的錄製,並負責解釋劇情、指導排演等工作。
-
-
演員
-
從事各種舞臺劇、電影、電視、廣播劇等演出之人員。
-
-
藝術指導/創意總監
-
對品牌、廣告、影像等之設計風格進行把關,並對設計工作進行指導、監督與管理。
-
-
其他才藝類老師
-
負責設計與開發才藝教學課程,並教導學生才藝表現。
-
系友生涯發展

圖解:照片
版權:臺藝大戲劇系提供
邵大倫校友
台灣男歌手,台灣台北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暨劇場應用學系畢業。2003年曾任華特迪士尼公司迪士尼頻道兒童節目主持人出道。渾厚嗓音與自然高強的真假音轉換、LIVE演出極具爆發力、渲染力是其特色,服務於寶島聯播網電台,並致力推動台語音樂深耕本土文化藝術,亦是臺灣月琴民謠協會志工。
許多社會公益活動皆積極義務演出,另外也為許多紀錄片擔任配音,無論是唱歌、主持及廣告、戲劇配音…等,皆是其專長。
入圍第25屆金曲獎、第24屆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獎。創作方面詞曲皆有優秀展現。2012獲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河洛語組-參獎,並以大輪仔的藝名,於台語流行音樂電台

圖解:照片
版權:臺藝大戲劇系提供
劉大鵬校友
原為活躍於京劇舞台之淨角演員,兩度獲「國軍文藝金像獎」最佳淨角獎,及中國文藝獎章「戲曲國樂配樂獎」。後從侯佑宗先生學習司鼓。先後與顧正秋女士、胡少安先生、雅音小集、當代傳奇等合作演出擔任司鼓。竭力培育戲曲音樂專業人才,2005年當選教育部優良教育人員。
現任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戲曲音樂學系 專任副教授兼任系主任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總務長(99年8月~104年7月)
籌設復興劇校劇藝音樂科,並任首任科主任(77年8月~86年7月)

圖解:照片
版權:臺藝大戲劇系提供
潘蓓芬女士
為臺藝大戲劇系表演藝術碩士班2006年畢業校友,現職台北市立敦化國中表演藝術科專任教師。
潘老師多年來在教育基層從事藝術教育多年,鑽研中學表演藝術教教材教法不遺餘力,對莘莘學子的舞蹈教學、展演活動奉獻良多,其教案設計曾榮獲「臺北市103學年度國民中學有效教學」教案設計佳作、「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101學年度藝術教育教材」優良教案等

圖解:照片
版權:臺藝大戲劇系提供
吳祝育校友
為本校戲劇科75年之畢業校友,現職中央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
吳女士為藝術教育與文化奉獻良多,其主持之「談天說地講台灣」榮獲第五十屆廣播金鐘獎藝術文化節目獎及主持人獎;「臺灣文化辭典」榮獲第四十三屆廣播金鐘獎藝術文化節目獎及主持人獎。榮獲第43屆廣播金鐘獎文化資訊節目主持人獎(臺灣文化辭典)

圖解:照片
版權:臺藝大戲劇系提供
湯湘竹校友
學生時期活躍於社團,奠定多元與深厚的電影與劇場知識,民國76年畢業於本校藝專戲劇科,現職為記錄片導演、獨立錄音師
作品《山有多高》榮獲第39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最遙遠的距離》榮獲第44屆金馬獎最佳音效、《賽德克.巴萊》榮獲第48屆金馬獎最佳音效,多年來在電影界耕耘、已有相當知名度,推展藝術工作貢獻非凡。
多元能力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性格特質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