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
國立高雄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
|---|---|---|
| 所屬學群 |
資訊學群
跨
工程學群
資訊工程學類 |
資訊學群
跨
工程學群
資訊工程學類 |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學系特色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
本系於2004年創立,在成立之初即以「成為一個培育專業人才之智慧型計算中心」為目標,宗旨為培育「智慧型系統」、「嵌入式系統」及「網路與多媒體」三大領域之資訊科技人才,並具備理論與實務的專業能力。專任師資由成立初期的三位,逐漸成長為十一位專任教師。在學生的未來規劃上,本系也積極拓展產學合作,與南部地區產業界建立各種合作管道,以提高畢業學生的就業率;成立資訊服務隊;加強國際合作。 |
| 學科意涵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學習『計算機概論』目的在於了解電腦的基本概念,基本運算和硬體的基本架構,培 |
電腦科學與資訊工程,兩者皆屬於理工學科,除了基礎的數理能力外,清晰的邏輯思維能力更是必要的。或許聽起來相當艱澀,但許多課程並不如大眾想像的死板生硬,更有許多出乎意料之外的有趣課程如電腦視覺、人工智慧、擴增實境…等等。 |
| 學習方法 |
未上傳圖片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課堂講授:由教授帶領同學釐清相關範例,利用實際計算、程式實作,協助同學了解課程內容,以及進行程式語言編寫。 未上傳圖片 實驗實作教學:教授及助教協助同學透過實際實驗操作,讓同學具備自己設計預期功能裝置之能力。 未上傳圖片 團隊學習:學生之間的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互相啟發、共同進步。 |
未上傳圖片 1. 資訊軟硬體原理及設計之能力程式設計即為本系最為基本且重要的核心課程,從最基本的開發環境佈署,到理論與實作的結合,如何運用所學解決眼前的問題為最重要的能力。 未上傳圖片 2. 理論推導及數據歸納之能力除了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學,亦須仰賴學生自我推導以及歸納的基本能力,在原本的基礎上推演出更多的想法,以思考激盪學習的效率。 未上傳圖片 3. 良好之溝通技巧與團隊合作精神在低年級時,即有課程會透過特定專題(如:自走車)來引導同學與他人溝通及團隊合作;彼此交流意見,更能考驗自我的專業能力。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1. |
可以多去自學一些基本的程式語言,像是C、Python,了解其程式運作的原理,或是參加一些資訊相關營隊,幫助了解資訊工程學系。也可以去參加一些比賽或創意競賽,從中自己發想想法,且利用自學或和同學、老師們請教後,去實現這個想法。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電機系與資工系的差別簡單講就是電機系偏重在硬體,資工系偏重在軟體。資工系與資管系,資工系在學期間除了要學程式語言外,還要修很多的數學例如線性代數、離散數學,以及各種人工智慧和自然語言等等,訓練在於未來可以有能力開發各種大型系統和應用軟體。而資管系偏重於系統應用,所以在學期間除了基本程式設計及資料庫應用外,還要學經濟學、統計學、電子商務等等商管課程。 |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許多系所都會灌上資訊兩字,如資訊管理、資訊科學等。但資訊工程則著重在資訊方面的核心技術、以及軟硬體之間的結合,如程式語言、作業系統等,用以實現所需的功能,開發軟體、系統供民間使用,而不是只專注於應用層面上。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念資工系可以成為電競高手,出國比賽拿冠軍?!電子競技是指使用電子設備(電腦、遊戲主機、街機)做為運動設備,來比賽 |
一般都以為就讀資工系畢業後只能到科學園區工作,但其實近年來金融產業、軍警、公部門…等,都相當需要資工的人才。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科幻電影中的駭客、媒體塑造的「宅男」、「工具人」形象,讓人們對資工系學生有著許多誤解。資工系不是只有男生才能讀,近年來女性在資工領域的表現也越來越突出;會寫程式也不一定會成為駭客、當工程師會不會變宅是見仁見智。 |
一般人總認為資工系的學生各個都會修電腦,其實並不然。本系專注在軟體與硬體的結合,並非是電腦組裝這種淺層的部分。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無 |
在高中時就可以多多接觸程式語言等資工相關的知識,就算未來沒有就讀本系,但對於生活上也能有些助力。 |
| 我的學系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
國立高雄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VR/AR應用實作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未上傳圖片 iOS App 程式開發本課程將教授 iOS App 的程式開發。課程初期將介紹 Xcode 開發環境,與基礎視圖與控制項使用。學期中有一次上機考試,評量學生的學習程度。課程後期將以專案導向的方式,在專案主題下,學習並解決遇到的問題。 未上傳圖片 智慧型積木機器人程式設計實務
1. 學習LEGO動力機械原理與設計。 未上傳圖片 電腦視覺與人機介面這門課的目標是要介紹電腦視覺的基本原理以及在人機介面的應用,教學內容側重基本數學工具與實際系統之連結,並透過程式作業以提昇同學程式實作能力。 |
未上傳圖片 數位電路學
數位電路的設計從以前的幾個電晶體進化到現代已經突破幾千萬個,數位系統的概念也日新月異,熟悉數位電路的設計讓學生在軟硬體上的結合更加完美。 未上傳圖片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程式語言作為人類與電腦溝通的語言,如果能創造出更有效率的方法,就能讓程式開發上事半功倍,物件導向程式設計就是為了這樣誕生的,封裝、繼承、多型,這三大特性就是物件導向的基礎。 未上傳圖片 演算法在電腦科學中,演算法就是計算的步驟,簡單來說,1+2=3,這裡面的加號就是一個簡單地演算法,但實際上,演算法通常複雜得多,我們學習這些演算法,就是為了讓程式開發能夠更有效率。 未上傳圖片 作業系統在人類與電腦溝通的橋樑中,作業系統佔了非常重要的一環,其理論在電腦科學中佔了非常悠久的一段歷史,我們可以在這門課程上學到作業系統運作的原理及其架構,從而更加瞭解我們每天在接觸的電腦。 |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我的學系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
國立高雄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圖解:回系上與學弟妹分享經驗 版權:暨大資工系
呂承諭專長是資料探勘、社群網絡及機器學習,除擁有暨南大學資訊工程博士學位,也在法國取得南錫第二大學應用數學系雙聯博士學程,在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擔任博士後研究員,期間參與入口網站─蕃薯藤搜索引擎的開發工作。 2011年被借調至痞客邦擔任資料科學家,負責開發站上搜尋引擎及分群分類演算法。兩年後,呂承諭被延攬為痞客邦技術長兼大數據平台 PM,除痞客邦外,還串連城邦集團旗下網站的使用者資料,如《商業周刊》、遊戲基地、《美麗佳人》等合計約二十個網站,有效運用數據於痞客邦的文章推薦及廣告推播。
朱威達高中考進台中一中,是人生的一個轉捩點。進到都會區與優秀的同儕較勁讓人眼界大開,且積極地參與社團,訓練自己不再害怕面對人群。此外,接觸到電腦也對我的學習方向造成很大的影響。首次體會到可以撰寫程式來操控電腦進行運算,也瞭解到原來表面上許多好玩的電腦遊戲背後有許多技術。 於2007年8月加入中正大學資訊工程系,馬上致力於教學及研究基礎的建立。在成立「多媒體運算實驗室」之後,指導學生在多媒體分析的各個層面進行研究,研究成績斐然,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除了參加學術會議之外,更推動國際合作。 圖解:回系上與學弟妹分享經驗 版權:暨大資工系
陳怡靜2002年進入暨大資工學士班、2003擔任國科會計畫助理,2005年繼續在暨大攻讀碩士班,2010年北上攻讀台大資工。 2013在中研院擔任博士後,目前在台達研究院擔任研發副理。 |
圖解:努力工作之外,出國走走犒賞自己也是必須的 版權:系友自行提供
鄭宇哲就讀高雄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學士班,大學期間致力於系務與跨校性社團的發展,建立起突出的溝通與學習能力。因喜歡資工系老師的教學風格,同樣選擇高大資工碩士班就讀。在資工系教授們的指導下,發展出獨特的創新能力,更在陳建源老師的教導下學習到"在三個月內成為專家"的精神,成為未來在職場發展上強大的競爭力。 於資工系碩士班畢業後,順利以研替身分進入鴻海就職,進行筆記型電腦韌體的研發,遵循"三個月內成為專家"的精神,讓自己以飛快的速度成長,並在第三個月得以獨立承接公司專案,受到長官們極高的肯定。在鴻海的任職期間,完成大大小小十數個專案,並順利受到長官的推薦進入台灣力高創科就職,主導筆記型電腦韌體的研發,在該領域有極高的成就。 未上傳圖片
林宗慶回憶求學時期,數學一直以來都是我最喜愛的科目。加入資工系,讓我對於數學邏輯的學習有了更深層的認識。數學不再只是單純的解題計算,而是真實的可以發揮在各種程式或系統設計的邏輯框架中。透過在資工系優良師資群的培育下,更讓我建立起相當完整的邏輯思考能力,這對於往後進入職場的學習具有相當大的幫助。 資訊產業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成長與變化,是相當需要不斷快速學習的產業。在變遷如此迅速的產業中如何快速的站穩腳步,求學期間所學的各項基礎技能與觀念便成為相當重要的一環。透過系上課程的學習,讓自己能夠摸索適合個人職涯的興趣與方向。透過企業見習,讓自己在學生時期也能先一步了解業界趨勢。透過專案實作,更讓自己除了在學術領域外有更多實質經驗。畢竟,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未上傳圖片
OOOOOO OOO |
我的學系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
國立高雄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
|---|---|---|
多元能力 |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0%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10%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
性格特質 |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