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南華大學 生死學系社會工作組 |
南華大學 生死學系殯葬服務組 |
---|---|---|
所屬學群 |
社會心理學群
社會工作學類 |
社會心理學群
跨
文史哲學群
宗教學類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學系特色 |
本系為國內唯一高等教育「生死學」之科系,主要的意涵是在「人本關懷、生死服務」,涉及殯葬服務、心理諮商、社會工作三個範疇,培養同學在生老病死領域中成為助人工作者,提昇人們的生命價值與死亡尊嚴,從生到死、從裡到外,全人關懷服務。 下載詳細資料 |
本系為國內唯一高等教育「生死學」之科系,主要的意涵是在「人本關懷、生死服務」,涉及殯葬服務、心理諮商、社會工作三個範疇,培養同學在生老病死領域中成為助人工作者,提昇人們的生命價值與死亡尊嚴,從生到死、從裡到外,全人關懷服務。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科意涵 |
「生死學(Life-and-Death Studies)」牽涉到各種層面,從理論、實務提供生命、死亡等見解。「社會工作(Social Work)」是一種助人專業工作,由社會工作者協助人們認清困難和問題,尋找解決問的途徑去強化或恢復人們的能力,發揮其社會功能。 |
「生死學(Life-and-Death Studies)」牽涉到各種層面,從理論、實務提供生命、死亡等見解。「殯葬服務」是為喪家服務的專業工作,可分為殯葬禮儀服務、殯葬設施經營。本組主要在培育協助喪家辦理喪葬事宜的殯葬禮儀服務業者。其中「禮儀師」是喪禮的規劃與指導人。 |
學習方法 |
![]() 實作學習:讓學生實際進入社區向民眾做知識推廣普及,了解實際社工工作。老師也帶領同學參加方案設計及執行計畫等競賽提升同學的規劃與執行能力,也可使同學參與各類服務方案觀摩與學習機會。 ![]() 經驗傳承:會邀請許多業界教師與已畢業之學長姊來到學校對同學進行經驗分享講座或工作坊等活動,使同學了解現在業界的生態,並以過來人身分提出建議。 ![]() 實地參訪:至社會福利機構進行參訪,如社區關懷據點、醫療院所社工部門、政府社工部門,增強同學對機構的認識,了解未來實習甚至工作準備與有效學習,提升專業知能。 ![]() 實務學習:透過社會工作實習(一)老師教導如何準備實習計劃書與面試要領、社會工作實習(二)學期中至機構實習以及社會工作實習(三)於大三升大四暑假至機構實習,使同學了解實際社工場域工作現況。 |
實務實習:安排同學於殯葬服務職場見習與體驗(二),於大四下學期全學期實習,透過至公司單位實習,讓學生了解實際工作現場直接與產業接軌,實習結束即銜接就業。 圖解:學生實習成果發表 實作學習:安排遺體處理與美容、遺體處理與美容實作、殯葬會場規劃與設計等相關課程實作,理解現場實務作業進行方式。 圖解:假人頭縫合練習 ![]() 移地教學:至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等地區見習,了解當地風俗民情與公司經營模式並且實務參與。 圖解:馬來西亞孝恩集團移地教學 實地參訪:至禮儀公司、殯葬設施進行參訪,如臺北市立第二殯儀館、龍巖人本台南會館、龍巖嘉雲生命紀念館、皇穹陵紀念花園、擁恆文創園區、翡翠森林féerie 寵物生命禮儀文創等地,增進同學對殯葬產業的認知。 圖解:龍巖人本台南會館參訪 ![]() 講座活動:邀請業界專家學者到校演講,讓同學更加了解實務層面 圖解:「你好,我是接體員」一書作者演講-主任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1.可多參與社會服務相關活動。 |
1.可多參加社會性服務社活動。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生死學系是高等教育體系唯一科系,全球首創。大學部設有殯葬服務組、社會工作組、諮商組三組,每組的專業領域各有不同。 |
◆本系是高等教育體系唯一科系。大學部設有殯葬服務組、社會工作組、諮商組三組,每組的專業領域皆不同。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組為培育社會工作專業人才。 |
◆本組為培育殯葬服務人才;不是培養宗教人士等。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組系名為生死學,但三組均是獨立班制,社會工作組與一般社工系無異均是完整的四年養成歷程,符合國家社會工作師應考資格。 |
◆本組沒有所有課都會接觸到遺體,只有遺體處理與美容/實作、殯葬服務實習才會在殯儀館或禮儀公司見習接觸到遺體。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就讀生死學系最重要的特質就是要有助人的一顆心,在幫助人的熱情下,可以讓我們更加勇敢與成長,也讓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與價值。 |
就讀生死學系最重要的特質就是要有關懷人與幫助人的心,在幫助人的熱情下,可以讓我們更加勇敢與成長,也讓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與價值。 |
我的學系 |
南華大學 生死學系社會工作組 |
南華大學 生死學系殯葬服務組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 社區工作藉由課程,讓學生熟悉社會工作服務方案設計的意義。並將理論與實務二者相互結合,實際演練方案設計的操作技巧及管理的技術。能將課程所學運用於實務工作上。訓練學生撰寫可操作的方案。 ![]() 青少年冒險治療青少年階段是尋求認同的階段,目前社會工作領域中對於青少年的服務多著重於補救,然而青少年的自我探索應該應被重視的,更何況近年來學校社會工作的加入,社會工作學生需要更多協助青少年的課程與技巧。本課程已於青少年冒險治療(一)時,幫助學生了解理論、意義及價值,透過透過實際體驗更加了解技巧的操作。第二階段的課 圖解:青少年冒險治療校外體驗 ![]() 身障社會工作本課程是介紹身障社會工作應具備之基本知識,激發同學投入身障社會工作之興趣,並能運用於實務工作上。除了理論外,老師來帶領同學至心智障礙教養院進行服務,將理論與服務做結合。 |
![]() 殯葬會場規劃與設計帶領學生了解喪禮會場的需求與現代發展演變、花藝設計的基本概念、各宗教設計特色,並教導設計圖繪製技能、製作個性化會場模擬模型。 ![]() 遺體處理與美容遺體可能因為疾病、外傷、腐爛等狀況導致缺損或型態上的改變,這時便需要具有專業技術人員做美容、修復工作。此課程從死亡原因與死亡方式、遺體變化、公共衛生、遺體美容和防腐等理論知識讓同學了解知識層面,並配合操作技術。 ![]() 寵物殯葬由於飼主們對待貓狗等寵物死亡的慎重態度,與寵物相關的殯儀館、火化場、墓園以及納骨塔開始興起,出現專門處理寵物屍體的寵物殯葬公司。本課程借由課堂講授、影片賞析、企業參訪、業界見習等,讓同學了解寵物殯葬知識進而奠定後續學習寵物殯葬專業基礎。 ![]() 治喪規劃與流程在辦理告別式過程中,禮儀師需要與家屬進行治喪協商做諮詢與規劃。因告別式人的一生只能一次,流程安排是否完善非常重要。隨著社會的進步,治喪流程規劃也逐漸改變走上個性化趨勢。因此本課程藉由各主題的討論與情境模擬,讓同學了解治喪流程規劃要領與做法並加入新的想法,希望能運用於日後殯葬服務職場中。 圖解:治喪協調情境模擬影片 ![]() 擇日與堪輿透過課程的學習,對風水擇日人才之職能與倫理道德有基本的認知,及風水與擇日之歷史脈絡與沿革,學習擇日與風水堪輿的基本知識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我的學系 |
南華大學 生死學系社會工作組 |
南華大學 生死學系殯葬服務組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
歐諭高中三年中,自己並不是一個在課業上突出的學生,但在參與各項活動及社團是相當認真的,也因此讓自己在人際關係及其他的能力培養,認為多元化、多面向的學習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在科系選擇中,選擇自己所愛,愛自己所選,自己清楚自己的目標,而在大學四年中,去充實自己的能力、知識及尋找自己的人生道路。 在大四那年,面臨了人生下一個階段選擇,要讀研究所或出社會工作,在自己的規劃中我選擇了讀研究所,而這樣的選擇也感謝父母的無條件支持。在研究所中的學習,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充實自己以及進行學習,透過參與研討會、工作坊去增加自己的能力。在107年初取得社會工作師證照,依循著自己設立的目標依序完成,雖過程中是辛苦的,但最後的結果是美好的,為自己所選擇負責任。 ![]()
鄧琳蓉國小同班同學遭受家暴、國中同班同學家庭因素導致自殺身亡、高中朋友因性向認知謬誤導致重度憂鬱症等等,上述為我個人經驗促使我想擔任助人工作者,透過大學教育的四年多元領域專業學習,讓我具備多元化的服務經驗,不論是在擔任學校助教、實際臨床場域皆足以能應付,四年專業學習促使我未來選擇老人領域。 目前正就讀南華大學生死學所生死學組,學術方面將朝向老人領域撰寫,正擔任107年嘉義市政府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律動輔療計畫助理,透過執行該計畫增強我活動執行能力,與了解政府評鑑之內涵。 ![]()
李奕函在大一下學期時修習社工的課程,發現對於社工、心理學很感興趣,因此在大二轉系。在班導帶領之下,參與了許多牌卡、媒材的研習。胡玉娟曾說「服務家庭就像是蓋房子一樣,除了要設計格局、裝潢、需要水電工配電,層層環扣缺一不可」因自己本身是單親家庭,深有感觸,這也讓我更想成為一個溫暖的人,去陪伴有需要的家庭。 畢業後錄取南台南家扶中心,擔任兒少保護社工。進入家扶是因為這裡是一個有願景、有健全組織系統的福利機構,在服務弱勢兒童、家庭的領域,家扶榜上有名。剛出社會就當兒少保護社工,確實稍有難度,畢業一年內考取社工師證照,雖然直到現在也還不敢自稱為專業社工師,但我相信「只要你真心想做一件事,全宇宙都會來幫你的」。 |
![]()
劉子綺從小我的興趣就廣泛,但沒有特別專精的項目。個性外向的我,在大學時積極參與社團及學校事務,滿足我的好奇心,更讓我了解幕前呈現及幕後執行細節。大學選系時,基於好奇心及對人文領域較擅長的考量,決定就讀生死學系。進入生死學後,正向且開放的學習環境、師長對專業上的堅持,都讓我對學習有新認識,也讓我獲益良多。 我在生死學系完成學士及碩士學位,畢業後的工作我希望能與所學相關。所以在安寧病房擔任研究助理一年後,我決定踏入人生其中一件大事-婚禮產業。擔任婚禮主持人至今已逾十年,透過每一場婚禮的服務過程,分享禮俗之意、傳承禮俗之美,也算不負所學。 ![]()
洪筱蘋高中因為對老人及安樂死的議題有興趣,決定生死學系為第一志願。就讀後,除了系的課程,為了增加自己的能力,在大二時修習「社會工作學程」為第二專長。就學期間,很榮幸自己參加遺體美容比賽,透過老師的指導,在比賽中獲得優等的成績。對殯葬有很大的熱忱,又深感自己的專業知識還不夠茁壯,在大學畢業後,決定念生死學研 研究所畢業後,我在空中大學及獄政單位擔任講師,同時於嘉義瑞泰照護體系中的禮儀部門。在這份工作中我除了能將在學校所學的發揮運用外,社會工作的學習背景也幫我在照護體系中更容易上手及幫助個案與其家屬。後續,因緣際會之下我回到了栽培我成長的母校服務,讓我能將所學回饋給生死學系。 ![]()
鄭雅慧大一生死學概論早已忘記老師細節上了什麼內容,只記得慧開法師諄諄教誨"弔詭" "渾沌" "兩難"以及抽象思考的重要性,生死學範疇浩瀚無涯,卻提供一個開放的空間,讓我們以不同的角度理解生命,豐厚人文關懷的視野,學習看待一種議題的多元解答。 自生死學系的淬鍊後,以社工領域作為實踐使命的場域,大學畢業後雖未從事過傳統範疇的生死學,卻以生死學涵養為起點,因緣際會下到偏鄉小學代課兩年,我不教生命教育,卻與學生們相互學習生命成長與韌性。從事學生輔導的六年,我甚少從事悲傷輔導,卻在每個案的哀傷故事中看見未來的盼望與期待。現在剛走入公職社工師的職務,不知未來如何,唯一不變的是生死人特有的人文關懷在每一個角色中發酵、茁壯與實踐。 |
我的學系 |
南華大學 生死學系社會工作組 |
南華大學 生死學系殯葬服務組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
性格特質 |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