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慈濟大學 東方語文學系中文組 |
慈濟大學 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 |
|---|---|---|
| 所屬學群 |
外語學群
東方語文學類 |
社會心理學群
心理學類 |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學系特色 |
慈濟大學於民國九十年(2001),成立東方語文學系,下設中文組、日文組,隸屬於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
本系所的特色在於結合了心理學與人類學兩大學門。在平行的推進這兩個領域的專業學養時,也提供了學生跨領域的思維與目光,培養學生更寬闊、更深遠的胸襟,與更謙卑、更勤奮的態度。 |
| 學科意涵 |
中文組之師資與課程內與中國文學系、中國語文學系、國文學系相似。以奠定中華語言與文學研究的基礎,發展語言應用、文學創作與語言教學為教育目標。 下載詳細資料 |
本系教育理念在於透過心理學與人類學的知識,幫助學生在探討人類不同群體及個體各個階段(包括嬰幼兒、青少年、成年、老年)的發展原理與問題,以及心理與社會文化等因素的交互影響。提供多面向的視野,培養學生從多元文化及個人心理角度思考問題,落實尊重與關懷生命的人文精神。 |
| 學習方法 |
圖像輔助學習習題測驗實做 圖解:文字學老師授課 版權:系所提供 實做:華語教學課程、編輯實務、教育學分(師資培育中心中等教育學分)等均有實習、見習課程,增進學生實務應用能力。 圖解:於泰國華語教學 版權:臉書公開相片
實務創作:各類文學課程均設計實務創作單元,俾使學生將思考、體會、心得、領悟於實務創作中展現。本系另有戲劇課程,學生可由戲劇公演活動獲得實務、創作能力。 圖解:畢業公演合照 版權:系所提供 |
同學們於課堂上進行實務演練,實際模擬團體情境,由同學分別擔任領導者、協助者、團體成員及觀察員,彼此相互學習給予回饋。 圖解:團康活動 版權:人發心系
除了課本上的知識以外,老師帶領同學來到人骨教室,近距離靠近骨頭模型,辨識骨頭在人體的位置、名稱。 圖解:骨頭模型 版權:人發心系
藉由課程訓練並利用課餘時間進入偏鄉國小協助兒童課輔,以達到理論與實踐學用合一 圖解:團康活動 版權:人發心系
課程設計強調學用合一,採取「理論講授」→「觀摩學習」→「演練」→「督導」。期待培養優秀的實務工作者,以及具有文化敏感度的工作者。 圖解:理論講授 版權:人發心系
課程設計強調學用合一,採取「理論講授」→「觀摩學習」→「演練」→「督導」。期待培養優秀的實務工作者,以及具有文化敏感度的工作者。 圖解:觀摩學習 版權:人發心系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分析文學或歷史影片,養成文字影視閱讀與賞析能力。 |
●高中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以中文、日文雙修為特色,學生可習得優異的中文書寫、閱讀、表達與思辨能力,並擁有基礎的日語能力。本系結合慈濟基金會資源,有充沛的海外華語實習與任教機會。 |
本系的特色是兼具人類學和心理學兩個學門的訓練,提供學生鉅視和微觀的思維模式,培養學生從多元文化及個人心理角度思考問題,落實尊重與關懷生命的人文精神。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讀中文組會不好找工作? |
大學部心理相關科系畢業,並不能報考心理師;本系學生如果想成為專業心理人員,可以選擇 (1)報考本系臨床心理組碩士班,畢業後參加心理師專技人員考試 (2)修畢本校師資培育課程,擔任中學輔導室專輔老師。另外大學心理相關科系畢業也可以擔任社福機構之教保員及訓練員或學校單位資源教室之輔導員相關工作。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讀中文組是不是要背很多知識?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大學部心理相關科系畢業,並不能報考心理師;本系學生如果想成為專業心理人員,可以選擇 (1)報考本系臨床心理組碩士班,畢業後參加心理師專技人員考試 (2)修畢本校師資培育課程,擔任中學輔導室專輔老師。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系鼓勵學生參加本校師資培育中心開設之教育學分課程,取得中等學校國文科教師資格所需之學分。本系設有華語教學學程,並提供至海外實習之機會。 |
本系除了課堂上的知識授教外,另增加許多課程以外的實務經驗。如進入國小、國中、高中學校進行課後輔導及團體活動。另透過大四暑期實習了解工作場域的環境與內容進而對未來思考走向幫助甚大。 |
| 我的學系 |
慈濟大學 東方語文學系中文組 |
慈濟大學 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書法本系禮聘書法名家授課,廣受學生歡迎。數位年代,書法藝術成為個性的展現! 圖解:李秀華教授在書法教室指導學生學習書法 版權:東語系拍攝
文學習作課程本系有「現代散文選及習作」、「新詩選及習作」、「詩選及習作」、「詞曲選及習作」、「旅遊文學」、「戲劇製作」、「網路文學」等文學習作課程。課程均含習作單元,使學生得以理解知識,進行實際創作。 圖解:本系胡馨丹老師指導本系學生組成偶來了劇團 版權:本系拍攝 華語教學課程修習學生可經選拔,於暑假至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地進行教學觀摩與實習。 圖解:學生暑假至泰國華語教學實習 版權:東語系拍攝 |
生態心理學視覺、聽覺、嗅覺、味覺以及觸覺的動用,是靠近生態與自我內心的路徑,打開五感,細膩感受與覺察生活周遭的一切,並運用作畫的方式紀錄下經歷的這些感受。 圖解:學生學習成果分享 版權:人發心系
植物的療癒力量植物對人的無他性、穩定、自然生長的真理,是陪伴人一同成長的支持力量。此堂課以植物作為媒介,藉由親身照顧盆栽,體驗多種植栽的方式,經歷植物帶來的改變與美好,打開我們對心理治療的另一種想像。 圖解:實作課程 版權:人發心系
受苦與耹聽此堂課透過文本的閱讀,配搭細細回看過去自身受苦的經驗,以及陪伴他人渡過苦痛的經驗,整合課堂中的學習。課程最後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探尋一群在生活中受苦,但這些的苦痛卻不容易被大眾看見的群體,以展演的形式,呈現我們對受苦的看見與誠摯聆聽的成果。 圖解:課程展演 版權:人發心系 |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我的學系 |
慈濟大學 東方語文學系中文組 |
慈濟大學 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圖解:於泰國生日相片 版權:臉書公開相片
彭馨云本系中文組畢業生,畢業接受華語教學專業並通過教育部華語教師資格認證。 TCIS泰國中華國際學校教師
圖解:任職相片 版權:臉書公開相片
簡郁瑄本系中文組學生 長榮航空公司空服員
圖解:體能訓練 版權:臉書公開相片
李哲宏本系中文組學生,畢業後通過警察特考。擔任警察. 現職警察 圖解:個人工作時相片 版權:本人提供授權相片
吳庭宇本系中文組畢業生,在學期間除了專業課程學習外並從事各種不同性質打工;充實大學生活。大學畢業之後考取台灣師大台文研究所就讀。 服務單位: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教基金會 台語籌備中心 (公視台語台) 職稱:新聞部文字記者 (《青春咱的夢》節目企劃
圖解:工作的情況 版權:本人提供授權
鄭雅涵本系中文組畢業生,在校期間熱心活動;曾擔任系學會會長及班級幹部。 現職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經典雜誌專案企畫兼平面總監室行銷企劃組副組長 |
圖解:臨床心理師諮詢門診海報 版權:張兆賢臨床心理師提供
張兆賢臨床心理師我高中選擇一類組,就是鄉民所說的社會組的腦袋,但我覺得對於人文有興趣,並且累積相關的知識,皆成為後來職涯發展的重要養分,高中時期正是養地及翻土的好時機,參加社團,練習思辨與發表想法,研讀大量課外書籍(從有趣的開始讀),這些都是供給這塊土壤養分的方式,在未來的某一天,它會長出你意想不到的果實。 從事臨床心理師這份工作,每天都需要跟不同的人接觸,及深入交談,沒有上述豐富的人文底蘊,難以成就此一行業的核心能力,此外,大學時接觸到人類學相關的知識,讓我在與個案工作時,能夠從更多元的文化觀點來去思考問題形成的脈絡,並且使用與案主文化相符的話語來進行分析與治療,往往能夠幫助治療關係的建立以及強化治療效果。
圖解:專題演講 版權:黃琝媗專輔老師提供
黃琝媗專輔老師我從小就不是個認真努力的學生,但很慶幸在求學路上遇到許多良師。在高中抉擇大學時,一方面貪戀好山好水的花蓮,另一方面剛好人發系是學與心理學相關的科系,因此放棄指考的機會,就這樣到了花蓮。系上的教授和系秘姐姐給予我們很多的溫暖,讓我們在愛與尊重的環境下好好地長大。 在經過大學四年的學習,無論是系上或是師培,都讓我漸漸明白,當一位專業的輔導人員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因此畢業後實習完,很努力的考取專輔教師的資格,目前任教於新北市三民高中國中部。在實務現場面對的狀況遠比課堂所說的更為複雜,但是是幸福的。陪著學生一起走過生命的失落及快樂,漸漸地找到自己,這段歷程十分美好以及踏實。
圖解:獲獎 版權:林原竹業務主任提供
林原竹業務主任在台北長大,獨自來到花蓮就讀慈中的我,對心理學感興趣,最後錄取第一志願的慈大人發系。大學時參與街舞社、熱舞社、熱音魔術等等社團培養多方興趣發展。也感謝母系四年來的養育栽培,獨特的人類學及心理學專業深植廣納百川跨領域的核心價值,使我畢業後完美融合醫學、法律、金融、商業、領導等多元能力。 大一即在麥當勞上班,兼差過民宿接待、車行學徒;大四時升麥當勞主管,且同時加入富邦至今已成為世界百強、全台第一的金控集團在東部的標竿青年,帶領團隊夥伴們不斷成長、創造社會價值現受邀全台巡迴演講而讓金融保險界的總統-富邦人壽總經理、多位高層、無數業務認識了,在後山有個優異的「慈濟大學」。 |
我的學系 |
慈濟大學 東方語文學系中文組 |
慈濟大學 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3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2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20%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3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