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 |
長庚大學 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 |
---|---|---|
所屬學群 |
醫藥衛生學群
醫學檢驗學類 |
醫藥衛生學群
醫學檢驗學類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學系特色 |
本學系主要培育醫學檢驗專業人才及生物技術產業人才,培育學生具備〔臨床醫學檢驗專業能力、生物技術與生技產業發展能力、醫學研究發展能力、人文關懷及社會關懷〕之核心素養。畢業生可報考國家醫事檢驗師高考取得證照,也可往生技產業發展,具多元選擇性之就業職場。 |
1. |
學科意涵 |
醫技的意思就是醫學實驗技術,它的應用非常廣泛,應用在臨床方面我們稱之為醫學檢驗,應用在學術方面我們稱之為生物醫學研究,若應用在產業方面我們則稱之為生物科技,為了更適切的表達本系的特質,所以自九十五學年起本系正式更名為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 |
本系肇始以培養高級醫檢師人才,教學範圍以檢驗診斷為主,含基礎醫學學科與國家證照考試之臨床學科。隨各種生醫相關技術快速成長,使學習範圍擴大到疾病之預防、診斷、生藥及試劑之製備與研發各項醫學相關生物技術。 |
學習方法 |
![]() 本系開設臨床鏡檢學、臨床生物化學、微生學、臨床微生學、病毒學、臨床生理學、醫學分子診斷學、免疫學、血液學、細胞治療、人工生殖技術、實驗室感染管控、產業鏈結微學程、臨床實習等相關課程。課程安排課堂演講及實驗操作並重,並導入 Labster VR學習、PBL學習、客觀結構式臨床技能測驗(OSCE)。 圖解:醫技系專業課程 ![]() 以科學的視角培養醫學專業技術人員 圖解:臨床血液學教學現場 ![]() 問題導向式教學(Problem base learning;PBL) ![]() 客觀結構式臨床技能測驗(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 ![]() 醫技系教學著重臨床醫學檢驗專業能力 圖解:臨床生理學教學現場 |
![]() 傳統講授式教學:主要必修之基礎與臨床學科,由於內容繁雜且甚為重要,採用傳統講授式教學,由授課教師提供系統性的大量資訊,易於有效率吸收。 圖解:講授式教學合班上課情況 版權:原創 ![]() 實驗課程:本系許多主要必修學科,均配合有實驗課程,實驗課具一定佔比,培養本系學生熟稔生醫實驗技巧與臨床操作能力。本系設置現代新穎之學生實驗室,提供學生空間寬敞與安全之實驗環境。 圖解:空間寬敞、新穎安全之學生實驗室 版權:原創 ![]() 翻轉式教學:有別於傳統被動式講授教學,本系提供多項以學生主動學習、小組式之翻轉教學課程,如問題導向式教學 (PBL)、深碗課程等,由學生講述學習內容及小組討論,引導學生主動求知與建構知識。 圖解:學生報告學習成果 版權:原創 ![]() 專題研究:為本系之特色教學課程,學生選擇不同領域之實驗室,與負責教師進行一對一研究教學,學習實驗技巧與架構邏輯的過程。讓學生更具備實作與主動學習能力,並使畢業生廣受各醫療、學術單位與生技產業歡迎。 圖解:學生進行實驗操作 版權:原創 ![]() 實習課程:本系學生均須於大四下學期,進行21週之臨床實習,實習場所為長庚醫療體系。林口長庚醫學中心擁有全國規模最大之醫檢實驗室,並通過美國病理學會認證之國際一流醫檢單位,並設專業教學醫檢師協助教學。 圖解:學生於林口長庚醫學中心實習 版權:本系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無 |
可以展現團隊合作、邏輯架構的專題報告,尤其科學類實作項目及學習反思。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們將多元化的朝醫學檢驗,生物醫學研究以及生物科技三領域發展。本系畢業生的就業市場非常廣,如1. 醫療院所的檢驗部門、生理檢查部門及生殖醫學部門之醫檢師 2. 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擔任公職醫檢師或公職人員 3. 調查局及法醫研研究所擔任鑑識人員 4. 生物科技產業之研發部門、實驗室開發檢測實驗室之品管技術人員、醫療或實驗器材產業之銷售專員,是就讀醫技系畢業後進入職場的優勢。 |
本系和生命科學系、生物科技系、生物技術系或生物醫學系等不同之處,在於本系學生需修習臨床必修課程與至醫院實習,以取得參加國家證照考試之資格,通過後可擔任醫檢師從事臨床工作。本系於生技研究或產學合作,也著重於人體臨床醫療相關領域,並和臨床醫療單位有密切合作。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畢業學生的出路或生涯發展是可以多元化的朝醫學檢驗,生物醫學研究以及生物科技三領域發展。 |
部份高中生認為,本系畢業生是否主要從事醫檢師工作。本系教學內容強調全人教育,除國家醫檢師執照考試必修課程外,各教師戮力於前端研究,隨時將先進研究成果與思維帶入教學,使學生亦成為具生技產業發展潛力的人才,或繼續從事學術研究發展。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學習內容與學習方法著重於醫學實驗相關技術 |
許多高中生認為進大學後,由你玩四年。事實上醫學類科因為面臨臨床工作的訓練,課程內容必須嚴謹且紮實。此外為培養學生在生技產業或學術發展的能力,相關專業課程也相當豐富。本系全名為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簡稱長庚大學生技系或醫技系,畢業生具備報考醫檢師證照資格,非一般生科系或是生醫系。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無 |
本系相關活動或公告事項,請隨時參訪本系網頁或是臉書粉絲專業,搜尋長庚大學醫技系 |
我的學系 |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 |
長庚大學 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 臨床實習醫技系大四臨床實習 ![]() 精準醫學與檢驗精準醫療 (Precision Medicine) 是以個體化醫療為基礎、隨著近年基因組測序技術快速進步,以及大數據科學的交叉應用,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醫學概念與醫療模式。 實驗室專題研究培養並鼓勵具有研究潛力及興趣之醫技系學生從事專題研究課程,發展學生基礎研究能力,爭取科技部大專生專題研究計畫或校外機構醫療相關研究計畫,進而繼續進修碩博士等研究所學制,為醫學專業培養厚實及具兼顧基礎之轉譯人才。 PBL課程以學習者為中心並利用真實的問題來引發學習者討論,藉由小組的架構培養學習者的思考、討論、批判與問題解決能力。並進行目標問題的知識建構、分享與整合。 AI+X課程-數位教育培養學生建立檢驗諮詢能力及APP設計能力 |
未上傳圖片 醫檢概論為小組上課,採用問題導向模式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學習,在授課教師引導下,藉由臨床教案,由學生主動發掘問題、尋求答案並進行口頭及書面報告。經由本項教學,學生可初步瞭解未來本系之教學方向。 未上傳圖片 生物化學生物化學為生命科學相關科系必修重要學科,本系採用傳統之講授式與深碗式翻轉教學並行的方式授課,引導學生藉由主動學習的方式,瞭解複雜的生化反應機制。 未上傳圖片 生技學研究實驗本系學生根據自己興趣,大多於大二時擇定一實驗室進行專題研究,學習實驗技巧與架構研究邏輯。於大四時口頭公開發表研究成果,並撰寫小論文,強化學生在生技研究領域知能。因此本系畢業生於從事臨床、生技產業相關工作,或是繼續攻讀研究所均能順利銜接並廣受歡迎。 未上傳圖片 各科臨床實習本系學生均於全國規模最大之長庚醫療體系檢驗醫學科實習,除可接觸到最先端的檢驗儀器與技術外,配合專業教學醫檢師的指導,學生訓練紮實。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我的學系 |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 |
長庚大學 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
吳和生國防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 博士 86/09/01~92/12/31 美國加州舊金山州立大學醫事技術研究所 碩士 83/09/01~84/08/30 臺北醫學大學醫事技術學系 學士 70/09/01~72/06/30 臺灣血液基金會新竹捐血中心技術組組長 105年1月~迄今 臺灣血液基金會新竹捐血中心品保組組長 104.10-105.0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研究檢驗及疫苗研製中心主任兼國家流感中心主任 102.07-104.10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研究檢驗中心主任兼國家流感中心主任 94.10-102.07 ![]()
黃嘯谷1985 Ph.D., Biology/Immunology, The University of Vermont, U.S.A. 1985 Postdoctoral Fellow,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副院長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教授 國家衛生研究究環境衛生與職業醫學研究組黃嘯谷特聘研究員 ![]()
童本福馬利蘭大學微生物學博士 美國BD 研發長 BD大中華區生物科學和診斷系統研發總監 |
未上傳圖片
黃純英(83年畢) 經歷:法務部法醫研究所血清證物組助理研究員 傑出事蹟:85年司法人員乙等特考及格(法醫職系檢驗員),擔任法醫檢驗員,負責大台北地區之屍體檢驗工作,服務4年5個月期間,約計相驗、解剖兩千具遺體,以供死因判斷及法院審理之依據,並參與完成華航大園空難遺體相驗工作。擔任法務部法醫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負責各類刑案及死者之DNA鑑定及毒藥物分析工作 未上傳圖片
黃瓊瑰本系第一屆畢業系友 現任林口長庚醫院檢驗醫學科醫檢主任 (1)積極參與校友服務,曾任校友總會理事及醫技系友會理事長 (2)新興病毒防疫作戰,成功帶領臨床病毒團隊,戰勝病毒 (3)創新思維,建立國內第一個資訊化病理解剖檢驗室 (4)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為校爭光,擔任桃園醫檢師公會理事長及國際研討會主席 (5)臨床研究受到肯定,獲得台灣醫檢學會及美國頭頸外科學會論文獎肯定 未上傳圖片
李立昂本系第一屆畢業系友 長庚大學醫學系專任副教授暨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兒童耳鼻喉科主任。李校友在專業領域奉獻所學,曾獲服務優良人員,並致力於耳鼻喉頭頸及睡眠外科之研究教學與學術發表。李校友除曾擔任過本系系友會會長,亦擔任長庚大學校友總會理事長,積極投入校友服務,籌辦多元豐富的校友活動,為凝聚校友貢獻良多。 未上傳圖片
游佳融本系第三屆畢業系友 現任長庚大學分子生物學科教授及貴重及共同儀器中心主任 1. 致力於功能性蛋白質體學研究,在轉譯醫學與基礎科學研究上,均有優異的表現。 2. 教學研究成果受肯定,指導研究生榮獲國內外11個學術獎項。 3. 積極參與學術研究公共事務,現任台灣蛋白體學會常務監事,為校爭光。 4. 熱心參與校友服務,曾擔任校友業務委員會醫學院代表委員。 未上傳圖片
安砥中(82年畢) 經歷:北京金山數字娛樂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副總經理及技術總監 傑出事蹟:2000年進入華義數位國際公司服務,憑著勇於任事及認真負責的精神,協助該公司成為台灣網路線上遊戲之業界翹楚。 |
我的學系 |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 |
長庚大學 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10%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