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佛光大學 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 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
|---|---|---|
| 所屬學群 |
文史哲學群
跨
管理學群
文化產業學類 |
文史哲學群
跨
管理學群
文化產業學類 |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學系特色 |
文化是國家關鍵軟實力之一,文化資產、文化創意及文化觀光更是全世界矚目並全力發展的產業,也是強調多元能力的一個領域。因此,本系師資專業領域多元,包含:文創產業、文化資產、博物館與策展、文化觀光、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人類學、考古學、養生、音樂與建築,據以規劃文化資產創意運用與經營的兩個學程-文創內容開發與創新學程、文創產業實務學程,兼融基礎理論認識與職場實務能力,以培養具有跨域整合能力的文創產業人才。 |
1.本系教學品質優良,研究與創新成績斐然,參與國家型計畫,培育創新創業人才,設有「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育成中心」、「東區美感教育基地NDHU」、「文化體驗教育東區研發中心」。 |
| 學科意涵 |
文化資產與創意是既延續傳統又邁向未來之新興學科,旨在培養文化產業專業人才所需具備之三項核心職能-發掘文化資產內容與價值的能力、創意轉譯文化資產的能力、開發與行銷文創產品的能力,以創造以文化資產為核心的創新產業價值。 |
1.以「文化創業」為重點,「藝術經營行銷」為核心。 |
| 學習方法 |
田野調查:田野調查已是當代各學科與職場必備能力之一。所謂田野調查,是針對研究對象所在場域進行實地調查,透過五感觀察並記錄田野現場所實際看到、聽到、聞到、摸到、嚐到與感受到的現象,並經歸納整理後,發現現象背後形成的原因與具有的意義及價值。 圖解:本系學生在西螺老街進行田野調查 版權: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口述訪談:在田野現場,除了實地觀察外,也可以透過與地方民眾、耆老的口述訪談,建立地方知識。尤其,許多文化內容、地方知識、風土資源並未被記錄在文獻史料之中,想要探求這些知識,就須藉由口述訪談來獲得相關訊息。藉由口述訪談的練習,也可以學習到如何與人溝通與交流,也是當代職場必備的能力之一。 圖解:本系蔡明志教授訪談外籍傳教士 版權:蔡明志 專題實作:藉由與課程相關且符合時代暨產業趨勢的議題,讓同學有機會整合不同課程所學習之知識與案例,提出具有前瞻性與創意的解決方案,增進同學運用理論之實作能力與職場競爭力。 圖解:本系學生在台南北門鹽田實作體驗 版權: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成果展示:藉由各種展示或展演媒材,將學習或創作之成果向眾人說明與呈現,以展現學習成效。 圖解:佛大文資系畢業展 版權: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
1.基礎知識研究:對藝術創意產業的基本認識,包含國內與國際。
2.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1)趨勢觀察、個案蒐集與問題發現,(2)資料蒐集、調查研究、資料分析。
3.藝術文化的規劃及管理:(1)創意、組織、資源的引入,(2)研發與行銷,(3)觀眾及參與者研究,(4)活動設計及管理,(5)企劃執行與經營管理,(6)帶動區域發展。
4.藝術文化創業:(1)模擬與設計新事業之創業,(2)創業意向的開發、事業的籌畫及設立、工作體系及進入市場的規劃。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本系主要在培育想要從事文化事務(文化行政人員)、文化產業與地方創生事業的專業人才,建議各位同學可以在高中時期累積以下各種經驗,從中培養相關基本能力。 |
1.基礎知識研究:閱讀學術書籍與文章。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1) |
1.本系是全國綜合型國立大學中首設的藝術產業系所,擁有豐厚跨領域教學資源與優良師資。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畢業生出路常被誤以為是在做古蹟維護,其實不然。本系是從文化資產學習前人創意,再以當代創意再創造新的文化創意產品或服務,運用在具有高附加價值的地方創生、文化創意、文化觀光產業,以提升國民生活美學與文化素養。 |
畢業生進入實務領域的就業管道多元,除可積極從事社會企業與文化創業之外,從產業面向則可進入政府文化行政單位、博物館、畫廊及美術館、藝文基金會、藝術經紀、社區營造、公關傳播、新媒體等文化創意、社會企業等。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學習內容易被誤以為只是在學習保存過時的老東西。實際上本系強調從文化資產中學習其所具有的文化創意,並藉由文化資產的創意轉譯,使其與我們當代生活重新連結,既延續舊價值,也創造具有文化經濟產值的新價值產品或活動。 |
本系非傳統美術學系,重視團隊合作與縱向橫向的資源整合,本系畢業生未來進修在領域上可選擇藝術創作、工藝及設計外,也可跨領域報考國內外藝術或文創經營相關研究所。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暫無。 |
藝術創意產業系於2010年度首屆招生,以「文化創業(Cultural Entrepreneurship)」為重點,透過「傳統與創新」及「創意與產業」整合策略,培育重點專業人才進行「研發具特色的藝術產業行銷國際,與全球文化創意產業接軌」之工作。 |
| 我的學系 |
佛光大學 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 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田野調查與創用實務本課程訓練學生透過實地的田野調查蒐集、整理人群、社區、原住民部落等地方的各種文化要素(elements)與素材(materials),加以演繹或再創造,並運用於形象識別系統、商品設計、觀光旅遊、文藝創作等眾多領域。 圖解:麻豆西寮遺址田野調查 版權: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文化圖像與視覺傳達本課程將訓練學生從文化資產相關領域學習文化圖像的形式與內容,並結合視覺傳達專業之相關設計技能,運用跨領域多元化的藝術與設計資源,以培養文化創意產業的專業能力。 圖解:本系同學畢業製作作品 版權: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文化觀光與地方創生文化觀光是以地方知識與文化資產為遊程規劃的核心,藉由文化觀光彰顯地方特色文化,帶動地方產業經濟永續發展。本課程即是藉由相關學理與實務案例的分析與模擬實作,讓同學具有文化觀光與地方創生的實務操作能力。 圖解:八仙洞遺址文化觀光 版權: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創意策展與文化節慶文化節慶已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模式,從各國不同的文化節慶看其創意策展方式,學生得以理解世界文化節慶發展過程與學習策展方法。 圖解:本系協助傳藝中心策劃活動 版權: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文創產業經營實務本課程主要以創意思考與設計思考為核心談文化創意產業之論述及經營案例分析。先透過書籍閱讀及課堂講述文化創意產業經營端的發展背景脈絡及內涵,建立論述基礎,再透過文化創意案例解析代入,讓同學掌握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與運用之思考要點,最後實際練習企劃提案撰寫及報告。 圖解:旅人書店是宜蘭文創代表 版權: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
陶藝創意產業與設計本課程為陶藝進階班,學習陶藝創作概念與陶器發展的歷史、知識與製作,同時認識國內外陶藝創作類型,以及相關的創作理念,工序、工法和工料。 圖解:活動海報 版權: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展覽策劃與實務學生學習整合課程的期末成果發表,透過縱向與橫向的資源鏈結與統合;培養學生負責任貫徹全展的態度、重視團隊的合作精神、學習展覽策劃的流程與執行、瞭解展示設計在傳達和行銷中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對空間的美感。 圖解:活動海報 版權: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文創市場開發藝術文化產業是由眾多中小型與微型事業、群聚、和個人所組成,企圖心及創意的自主性選擇創業,以新事業之創業模擬為設計,透過習作進行創業意向的開發、事業的籌畫及設立、工作體系及進入市場的規劃。 圖解:學生參與 NY NOW國際禮品展 版權: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我的學系 |
佛光大學 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 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曹景慧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畢業。 苗栗在地知名企業瓷林公司創辦之協和基金會企劃 未上傳圖片
張萃怡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畢業。 霓光國際創意策略公司創意企劃專員。 未上傳圖片
張黠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畢業。 希臘愛情海旅行企劃/可樂旅行社歐美線領隊 未上傳圖片
黃琮仁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畢業。 花藝文化設計師 |
賴志婷藝創系畢業,再至英國就讀 School of Museum Studies, University of Leicester,曾任職 Natural History Museum, London ,現於桃園美術館任職。 本系學士班畢業後,繼續前往英國留學。回國後投入國立故宮博物院,執行館際間的展覽事務與交流。現任職桃園美術館。
楊家佳本系民族藝術碩士班學生,目前為陶藝藝術家。 成立陶藝品牌「家佳製器+GaGa Ceramics」,持續陶藝創作與文創商品的開發與行銷。
謝宗翰本系民族藝術研究所,2005年公費徵選赴美國柏克里音樂學院進修。曾任TNT FM98.5節目主持人、慈濟大學傳播學系廣播實務工作坊講師、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配樂與音效課程助教。現為中國科技大學數位多媒體科技系助理教授。 具藝術碩士與音樂學士學位,畢業於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碩士班、輔仁大學-音樂系應用音樂組,並於2005年獲築夢計畫公費徵選赴美國柏克里音樂學院進修。本身對數位音樂及台灣音樂文化研究甚感興趣,長期與電視公司、媒體產業合作配樂,以及唱片的製作與編曲,所製作與參與製作作品曾入圍金曲獎、金鐘獎等。
馬成怡本系碩班畢業 花蓮縣文化局視覺藝術科科長 國立故宮博物院研考 本系碩班畢業 花蓮縣文化局視覺藝術科科長 國立故宮博物院研考
楊達開創設後山金工房,專職於金工創作與教學。 "手工打造獨一無二的價值,訂做專屬為妳的心意,傳遞只有為你的溫暖" 後山金工房協助您 親手打造 只為您的幸福。 告訴他/她 您最獨特的心意。 本系碩士班畢業 後山金工房藝術總監 |
我的學系 |
佛光大學 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 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
|---|---|---|
多元能力 |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2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0%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5%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