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佛光大學 公共事務學系 |
佛光大學 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
---|---|---|
所屬學群 |
法政學群
跨
管理學群
行政管理學類 |
文史哲學群
跨
管理學群
文化產業學類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學系特色 |
本系包括「行政管理組」和「國際與兩岸事務組」,特規劃「行政管理」與「國際與兩岸事務」等二個專業學程,以及「社會創新與治理」跨領域學程,結合公共行政、國際與兩岸事務、政治與政策分析、公共關係等相關領域為主要教學特色。致力於培養學生成為政府、企業及非營利組織的行政管理人才,和嫻熟國際與兩岸事務的涉外關係人才。 |
文化是國家關鍵軟實力之一,文化資產、文化創意及文化觀光更是全世界矚目並全力發展的產業,也是強調多元能力的一個領域。因此,本系師資專業領域多元,包含:文創產業、文化資產、博物館與策展、文化觀光、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人類學、考古學、養生、音樂與建築,據以規劃文化資產創意運用與經營的兩個學程-文創內容開發與創新學程、文創產業實務學程,兼融基礎理論認識與職場實務能力,以培養具有跨域整合能力的文創產業人才。 |
學科意涵 |
公共事務學乃經世濟民之學,不論是政府部門,或民間私人企業與非營利組織,都需要公共事務的規劃與管理人才,藉以解決這些組織所面對的許多公共議題,及有效提供社會大眾所需的公共服務。目前公私部門面臨的許多公共議題受全球化政經局勢的影響甚鉅,因此,亦涉及國際關係的經營實務與衝突管理的政治策略運作。 |
文化資產與創意是既延續傳統又邁向未來之新興學科,旨在培養文化產業專業人才所需具備之三項核心職能-發掘文化資產內容與價值的能力、創意轉譯文化資產的能力、開發與行銷文創產品的能力,以創造以文化資產為核心的創新產業價值。 |
學習方法 |
![]()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強調學生主動學習方式,配合學習金字塔理論,期望增進學生學習效果,及實務問題的解決能力。 ![]() 1.聆聽教師課堂講授內容,並閱讀相關書籍教材,佐以考試以評定學習效果(此為被動的學習方式) 圖解:上課聽講 版權:公共事務學系 ![]() 2.研討會視聽會議廳聆聽專專題演講,促進問題思考與鑑賞能力 (此為被動的學習方式) 圖解:研討會專題演講 版權:公共事務學系 ![]() 3.參訪相關單位如縣議會,增加對地方自治實務了解(此為主動的學習方式) 圖解:參訪縣議會 版權:公共事務學系 ![]() 4行萬里路、踏出台灣海外實習,擴增視野、培養進取心及實務能力(此為主動的學習方式) 圖解:海外實習 版權:佛光大學 |
田野調查:田野調查已是當代各學科與職場必備能力之一。所謂田野調查,是針對研究對象所在場域進行實地調查,透過五感觀察並記錄田野現場所實際看到、聽到、聞到、摸到、嚐到與感受到的現象,並經歸納整理後,發現現象背後形成的原因與具有的意義及價值。 圖解:本系學生在西螺老街進行田野調查 版權: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 口述訪談:在田野現場,除了實地觀察外,也可以透過與地方民眾、耆老的口述訪談,建立地方知識。尤其,許多文化內容、地方知識、風土資源並未被記錄在文獻史料之中,想要探求這些知識,就須藉由口述訪談來獲得相關訊息。藉由口述訪談的練習,也可以學習到如何與人溝通與交流,也是當代職場必備的能力之一。 圖解:本系蔡明志教授訪談外籍傳教士 版權:蔡明志 專題實作:藉由與課程相關且符合時代暨產業趨勢的議題,讓同學有機會整合不同課程所學習之知識與案例,提出具有前瞻性與創意的解決方案,增進同學運用理論之實作能力與職場競爭力。 圖解:本系學生在台南北門鹽田實作體驗 版權: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成果展示:藉由各種展示或展演媒材,將學習或創作之成果向眾人說明與呈現,以展現學習成效。 圖解:佛大文資系畢業展 版權: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資料準備中 |
本系主要在培育想要從事文化事務(文化行政人員)、文化產業與地方創生事業的專業人才,建議各位同學可以在高中時期累積以下各種經驗,從中培養相關基本能力。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屬於法政學群的行政管理學類與政治學類,但不同於這些大學的相關科系,本系在兩組架構下,共推出兩個專業學程提供學生選修:「行政管理學程」、「國際與兩岸事務學程」。這兩個學程讓學生未來可選擇的生涯出路更為寬廣,不僅可以參加公務人員考試在政府部門服務,也能成為民間企業或非營利組織的涉外事務或公共關係專業人員,甚至成為政治公關與行銷管理人才。
|
(1)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透過系專業學程與院跨領域特色學程,積極鼓勵學生開發廣泛的生涯就業機會。國內外許多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的畢業生出路很多,除鼓勵學生報考公職,但也不必然侷限在政府部門,像私人企業與非營利組織的各類管理職務、國際事務、公關與行銷人才、教育訓練,和軍事單位,也是公共事務學系畢業生可以一展長才的工作機會。 |
本系畢業生出路常被誤以為是在做古蹟維護,其實不然。本系是從文化資產學習前人創意,再以當代創意再創造新的文化創意產品或服務,運用在具有高附加價值的地方創生、文化創意、文化觀光產業,以提升國民生活美學與文化素養。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雖歸屬於「法政學群」的「行政管理」學類,但在「行政管理」、「國際與兩岸事務」兩個學程當中,也包含了「公共關係與政治行銷」領域課程,故可增進學生多元學習內容。雖有法律制度的相關課程,但不主張背誦記憶,而是以實務專題研究的取向學習,教學方法十分活潑有趣,強調深度思考、全方位理解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
本系學習內容易被誤以為只是在學習保存過時的老東西。實際上本系強調從文化資產中學習其所具有的文化創意,並藉由文化資產的創意轉譯,使其與我們當代生活重新連結,既延續舊價值,也創造具有文化經濟產值的新價值產品或活動。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系十分重視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習,充分體現佛光大學講究發揚的書院精神。在推動海外實習方面也是本系的強項。本系的學士班及碩士班畢業系友許多都從事公職,包括過去的宜蘭縣林聰賢縣長(現任中央畜產會董事長)、前任及現任宜蘭市市長:黃定和與江聰淵、及許多縣議員、鄉鎮市民代表乃是本系畢業生,對於宜蘭縣在地公共事務的推動,可說是貢獻極大。 |
暫無。 |
我的學系 |
佛光大學 公共事務學系 |
佛光大學 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政治學政治學不僅是本系主要核心課程,也是本校社會科學暨管理學院的院基礎課程,具備通識教育的內涵,期使學生瞭解:政治乃塑造及分配社會價值的權威運作過程,亦涉及不同利益匯集和溝通妥協等制度設計及實施問題之探討。現代民主國家的公民都有參與政治的基本權利,藉此共同關心及解決許多重要的公共事務問題。 未上傳圖片 行政學
本課程是系核心課程之一,亦是公務人員考試的重要科目,其教育目標如下 未上傳圖片 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本課程探討的是從 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才出現的兩岸關係,以及伴隨而來的中華民國之大陸政策。課程內容會包括 1987 年之前的歷史的回顧,但重點會放在開始兩岸交流以後的發展。後者涵蓋的層面包括法律、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等,讓學生對這個領域有全面性的理解。 未上傳圖片 政治行銷與公關活動實務本課程擬針對政府部門、政黨、公職人員、侯選人……等之政治行銷及公關活動,進行全面性的介紹,以培養政治行銷與公關活動產業的實務人才。本課程除了政治行銷相關理論以及技巧之講授外,並要求修課同學培養實作能力。透過理論之探討以及實務之演練,期使同學能具備有關政治行銷之基本學養以及相關職場之就業能力。 未上傳圖片 創意思考與創新治理
本課程擬培訓修課同學,使之具備使用創意思考工具及方法之能力,並進而用以設計創新治理的模式及方案。學理方面,本課程擬引介有關治理(governance)的各種界說及理論、討論不同的治理類型,並引介創意思考的實用工具。實務訓練方面,擬引介各國創新治理案例進行討論,屬雙軌學習型課程。 |
![]() 田野調查與創用實務本課程訓練學生透過實地的田野調查蒐集、整理人群、社區、原住民部落等地方的各種文化要素(elements)與素材(materials),加以演繹或再創造,並運用於形象識別系統、商品設計、觀光旅遊、文藝創作等眾多領域。 圖解:麻豆西寮遺址田野調查 版權: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 文化圖像與視覺傳達本課程將訓練學生從文化資產相關領域學習文化圖像的形式與內容,並結合視覺傳達專業之相關設計技能,運用跨領域多元化的藝術與設計資源,以培養文化創意產業的專業能力。 圖解:本系同學畢業製作作品 版權: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文化觀光與地方創生文化觀光是以地方知識與文化資產為遊程規劃的核心,藉由文化觀光彰顯地方特色文化,帶動地方產業經濟永續發展。本課程即是藉由相關學理與實務案例的分析與模擬實作,讓同學具有文化觀光與地方創生的實務操作能力。 圖解:八仙洞遺址文化觀光 版權: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創意策展與文化節慶文化節慶已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模式,從各國不同的文化節慶看其創意策展方式,學生得以理解世界文化節慶發展過程與學習策展方法。 圖解:本系協助傳藝中心策劃活動 版權: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 文創產業經營實務本課程主要以創意思考與設計思考為核心談文化創意產業之論述及經營案例分析。先透過書籍閱讀及課堂講述文化創意產業經營端的發展背景脈絡及內涵,建立論述基礎,再透過文化創意案例解析代入,讓同學掌握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與運用之思考要點,最後實際練習企劃提案撰寫及報告。 圖解:旅人書店是宜蘭文創代表 版權: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我的學系 |
佛光大學 公共事務學系 |
佛光大學 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資料準備中 |
|
系友生涯 |
![]() 圖解:擔任佛光大學校園形象大使 版權:蔡雅涵
蔡雅涵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學士班學士(100學年入學~103學年畢業) 佛光大學公事系系學會會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學生事務組碩士(104學年入學~106學年上學期畢業) 107學年元月碩士班畢業,107年3月開始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事務處,擔任專責導師迄今。 蔡雅涵同學大學四中年,兼顧課業之餘,更是熱衷課外活動與公共事務,無論校際或系上參與,皆讓她發揮和磨練許多,並走向國際學術開闊視野。107年1月,蔡雅涵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學生事務組碩士班,107年3月開始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事務處專責導師室上班。 這是蔡雅涵正式踏入社會新鮮人的第一份工作。相信未來定會更上層樓。 圖解:張宇震回校與學弟妹分享考試經驗 版權:公事系丁念慈
張宇震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學士(2003~2007)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2007~2009) 張宇震為公事系92學年入學學士班學生,大學畢業後又進入本系碩士班就讀。求學期間,對行政學、政治學、行政法...等基礎科目認真學習,打下基礎。畢業後服替代兵役時,被分配到公部門,對公務單又產生了一些認識,感覺投身公職可算不錯的選擇。退伍後,張宇震也曾在民間機構服務一段時間。後投入公職準備前後約11個月,專心致志終於一舉重的,考上102年一般行政普考,目前回鄉服務,分發五結鄉公所任職。 ![]() 圖解:張阜康回校分享創業過程 版權:公事系陳尚懋教授
張阜康佛光大學政治學系(今公共事務學系國際與兩岸事務組)學士 張阜康在校期間,擅長舞蹈、主持與親善大使等活動,建立優良表演與社交能力。 學士班畢業時,因機緣在親友邀約下,親赴緬甸創業經營火鍋店。數年間奮鬥有成。並深諳緬甸語與東南亞多元文化。如今張張阜康結合原先舞蹈與主持之長才,轉型從事藝人經紀人。 張阜康在本系所學,如國際關係、區域研究、跨國文化...等學科,為張阜康打下國際化視野的基礎,跨出台灣、立足世界。 ![]() 圖解:簡佳敏遊學韓國 版權:簡佳敏
簡佳敏佛光大學政治學系(今公共事務學系國際與兩岸事務組)學士(2007~2012) 韓國金剛大學交換生(2009-2010,佛光大學交換生) 韓國圓光大學交換生(2011-2012,教育部獎學金) 本系就讀期間,簡佳敏運用佛光大學海外交換生機會,前往韓國金剛大學交換生一年。留韓期間,深獲老師肯定,不但帶他參加韓國各種傳統典禮、慶典,還給予工讀機會。讓她在韓期間充分體會國文化。回台後,簡佳敏補修畢業學分,並獲教育部獎學金,大五再次前往韓國圓光大學交換生。兩年韓國留學經驗,簡佳敏韓文流利,畢業後順利進入外商公司,擔任韓文秘書。目前,簡佳敏回家烏石港觀光漁港從事賞鯨船海外業務推廣,學以致用。 |
未上傳圖片
曹景慧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畢業。 苗栗在地知名企業瓷林公司創辦之協和基金會企劃 未上傳圖片
張萃怡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畢業。 霓光國際創意策略公司創意企劃專員。 未上傳圖片
張黠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畢業。 希臘愛情海旅行企劃/可樂旅行社歐美線領隊 未上傳圖片
黃琮仁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畢業。 花藝文化設計師 |
我的學系 |
佛光大學 公共事務學系 |
佛光大學 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
---|---|---|
多元能力 |
資料準備中 |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2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
性格特質 |
資料準備中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