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分享網頁
已複製網址
我的學系 國立聯合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國立金門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所屬學群 資訊學群 工程學群
電子工程學類
資訊學群 工程學群
電子工程學類
所在校區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學系特色

本系創立於民國62年8月,目前每年招收大學部4班(分別來自高中及高職各2班) 和碩士班1班,配合國家科技發展政策及國內外高科技產業之需求,培育兼具專業技能、人文素養及工程倫理的人才。

教育目標: 培養學生具備紮實的理論基礎、專精的實作能力、廣博的人文素養、務實的工程倫理、持續求知的創新觀念、開闊的國際視野。

本系於民國92學年度奉准成立電子工程系四年制日間部,電子工程研究所成立於96學年成立,112學年更名為電機工程學系,並新增碩士在職專班。以培養學生電機、電子工程專業教育目標,教學內容包含有數位類比IC設計、先進材料科技、數位信號處理如通訊系統等為特色專長,除了強化理論教學外更重視以實作為重心的核心教學,以落實就業市場所迫切需要之科技人才。

學科意涵

因應系統整合之發展趨勢,電子系是硬體為主,軟體程式設計、演算法及網路通訊技術為輔的工程學群。本系是以系統導向課程規劃,包含了微電子、通訊及資訊三大專長學習領域。

物理化學學科的背景下,紮實的基礎理論課程之上,規劃有通訊及信號處理、微處理機應用、計算機軟體應用、IC設計等特色專業課程,致力於無線通信、通訊IC設計、數位影像處理、微處理機應用、LED應用、太陽能應用等方向並建構多元專業發展方向,畢業後,投入電子高科技產業,亦可選擇進入電機所、電子所、通訊所、資工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在閱讀各個專業科目時,除了基礎的原理外,需要更深究其應用面,如何應用這個基礎知識在材料的製程與應用上。然後因為學科內容豐富且具一定廣度且接近產業面,因為需要具備歸納與融會貫通的能力,可以透過參加科學專題來加強這項能力,透過自己發現問題,嘗試解決回答它,將有助於提升自己的觀察力,歸納與融會貫通的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動手做的實力,此外,與國際接軌一直是做個材料科技人需要具備的能力,因為需要提升英文的聽說讀寫能力,以降低未來在面臨英文授課時的壓力。

資料準備中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電子系與資工系的差別簡單講就是電子系偏重在硬體,資工系偏重在軟體。然而,系統軟硬體整合才是最終的目標;除此之外,網路通訊技術在一個系統中更扮演了重要的腳色。本系以系統為導向含括了微電子、通訊及資訊三大專長學習領域,規劃了豐富的理論及實務課程。同學們可依自己的性向與興趣,客製化一份屬於自己的理想學習計畫。畢業後,可以所學投入高科技產業,亦可選擇進入研究所繼續深造。

電機系與資工系的主要差異電機系偏重在硬體,資工系偏重在軟體。很多課程電機必修是資工系選修。本系以資通訊產業為導向含括了通訊與系統應用領域、固態與積體電路領域等專長學習領域,可依自己的性向與興趣規劃了課程。畢業後,投入電機、電子高科技產業,亦可選擇進入研究所繼續深造,報考國/公營企業。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念電子系可進入半導體產業,當工程師成為科技新貴,坐擁高薪。然而,自身仍需按部就班,不斷的努力精進、專研新知,提升自我價值,才有可能。電子產業是國家最有發展潛力的產業,因此電子系畢業生也是市場需求最多的;除了半導體產業,電腦資訊業、通訊業等也都需要電子人才。畢業後可從事研發、製造、銷售、教研等工作。

畢業學生可以選擇繼續升學或就業
(1)進入各大學電機、電子與資訊相關研究所,或本系碩士班。
(2)可在台灣電子相關產業就業外,可藉由本校特殊地理環境優勢,赴大陸地區就業。從事積體電路設計與製造、IC設計、平面顯示器製造、通信系統、半導體與光電元件等相關產業。亦可參加高、普特考成為公職人員。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常人誤以為電子系就只是在做硬體。雖然學習內容偏重在硬體電路方面;但系統軟硬體整合是目前發展的趨勢;因此,軟體程式設計、演算法及網路通訊技術亦為電子系的授課重點。本系的課程規劃是以系統導向,包含了微電子、通訊及資訊三大專長學習領域,同學們可依自己的性向與興趣,客製化一份屬於自己的理想學習計畫。

在本系之研究與教學包含兩大領域:
1. 通訊與系統應用領域:著重在數位訊號處理、數位影像處理、通信系統工程、數位通信系統、應用程式設計。
2. 固態與積體電路領域:著重在FPGA 系統設計、類比積體電路設計與模擬、前瞻性類比積體電路佈局設計、固態分析技術、新能源技術、再生能源薄膜工程。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本系研究展方向包括:
半導體: 半導體材料、半導體元件、半導體製程、積體電路設計、高頻電路設計與量測、生醫感測
信號處理: 通訊信號處理、影像處理、語音訊號處理及微波遙測
資訊工程: 嵌入式系統、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伺服器系統、應用程式設計、演算法
因此,本系微電子、通訊及資訊三大專長領域之課程亦依上述研究方向規畫之。

1. 本系之機器人與單晶片比賽屢獲佳績得獎無數,增加將來就業及升學機會。
2. 本系與京元電子、聯電、聯芯、仁寶電腦、義隆電子、智邦科技、東宜資訊、富鴻網等公司簽訂企業實習,不少同學實習結束後成為正式員工。
3. 本系獲國際教育 (IEET) 認證通過,學歷與學分國際承認,為同學畢業後赴海外學習就業鋪路。

我的學系 國立聯合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國立金門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微積分
    • 普通物理
    • 計算機概論
    • 數位邏輯設計及實驗
    • 普通物理及實驗
    • 程式設計及實習
  • 大二必修
    • 工程數學
    • 電子學
    • 電路學
    • 信號與系統
  • 大三必修
    • 電磁學
    • 電子電路實驗
    • 實務專題
  • 大四必修
    • 書報討論
  • 大一必修
    • 微積分(一)(二)
    • 材料科學與工程導論
    • 計算機概論
    • 數位邏輯
    • 程式設計
    • 普通物理實驗(一) (二)
  • 大二必修
    • 電子學(一) (二)
    • 電子電路實習(一) (二)
    • 電路學(一) (二)
    • 工程數學(一) (二)
    • 電磁學
  • 大三必修
    • 電子學(三)
    • 通訊原理
    • 信號與系統
    • 專題製作(一) (二)
  • 大四必修
    • 專題製作(三)
專業選修課程
  • 微電子領域
    • 數位積體電路設計概論、電子材料、電子電路設計模擬、固態電子概論、半導體元件、半導體製程、超大積體電路設計概論、類比電路設計、積體電路設計實驗、ASIC設計等等課程。
  • 通訊領域
    • 信號與系統、通訊原理、數位影像處理概論、數位信號處理概論、射頻電路設計、天線工程概論、電磁波、通訊系統實驗、射頻電路設計、微波工程概論等等課程。
  • 資訊領域
    • 物聯網整合應用、資料結構與實習、組合語言與實習、系統程式與實習、單晶片電腦系統應用與實習、微處理機、離散數學、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結構、人工智慧概論等等課程。
  • 通訊與系統應用領域
    • 數位邏輯實習、工程模擬軟體、通訊實驗、計算機結構、數位通訊導論、數位影像處理、機器人控制入門、自動控制、電機機械、電力系統、深度學習
  • 固態與積體電路領域
    • 電腦輔助電路設計、硬體描述語言程式設計與模擬、FPGA系統設計實務、射頻積體電路與模擬、通訊網路積體電路設計、固態分析、表面工程、再生能源薄膜工程、電力電子實務、能量轉換原理、太陽能電力系統、半導體製程技術
特色課程
完整課程地圖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我的學系 國立聯合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國立金門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適合從事工作
  • 電子工程師

    從事電子電路的系統設計整合,並進行軟硬體的測試與修改,以及控管硬體設計進度等工作。


  • 半導體工程師

    從事半導體工程之問題研究、設計及技術指導、測試、改良等工作。


  • PCB設計工程師

    從事印刷電路板線路佈局之設計發展、問題研究、技術指導等工作。


資料準備中

系友生涯

我的學系

國立聯合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國立金門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多元能力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Complete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Complete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Complete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Complete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Complete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Complete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Complete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Complete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Complete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Complete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Complete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Complete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Complete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Complete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Complete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Complete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Complete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Complete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Complete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Complete
5%

資料準備中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0% Complete
100%

資料準備中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