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22/11/4 上午 09:48:48
學系特色
本系學士班區分為政治理論、國際關係、公共行政三組,並設有碩士班、博士班與「政府與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本系的教學與研究強調跨領域與國際化,此外,本系沿襲臺灣大學學術自由、學風開放的傳統,鼓勵多元思考與創新。這些特色,使臺大政治學系成為國內最完整和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學系。
學科意涵
政治是管理眾人的事,政治系是從學理基礎上設計與批判管理制度、情況和實踐。本系設政治理論組、國際關係組與公共行政組分別培養具民主素養與全球視野,獨立思考、觀察、批判國內政治、國際關係、與行政體制等人才。
學習方法
未上傳圖片
首先是閱讀且理解,本系主要需要閱讀大量書籍和文章,在上課時才能理解與充分和老師們討論。
未上傳圖片
第二是歸納要點,透過老師講授和自行閱讀後,能夠歸納重點並寫成有條理的文章。
未上傳圖片
第三則是觸類旁通,除了課內資料外,能夠主動搜尋網上時事資料或延伸訊息。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保持對相關議題的敏感杜、思辯能力和論述能力。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其他相關學系如公共行政學系,則與本系公共行政組相同。外交學系則與本系國際關係組相同,他校的政治學系則是與本系政治理論組相同。另外公共與國際事務學系則包含本系公共行政組和國際關係組。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很多同學會以為本系畢業只能從政,事實上從政只是一小部分的畢業生選擇之路。從前面幾題可以看出,本系大部分都是作為中央政府不同部會的高階文官,同時也一大部分的是從事商業,例如擔任企業的企劃、行銷或公關等。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強調背誦記憶」:本系重視的是理解與分析,歷史事件的發生過程等等可以查證的資料是研究基礎,但不須靠背誦強記,而是透過理解歸納後重新吐納出來。
「不科學、都是看資料很無聊」:閱讀大量文獻的確重要,但是推理解答研究問題的過程則和自然科學一樣有嚴謹的步驟,以及強調可以複驗的流程。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無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政治學
- 國際關係
- 行政學
- 中華民國憲法及政府
-
大二必修
- 比較政府
- 社會統計
- 經濟學
-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_政論組/公行組
- 國際公法_國關組
- 國際關係史_國關組
- 中華民國對外關係_國關組
- 法學緒論_公行組
-
大三必修
- 政治學方法論_政論組
- 西洋政治哲學_政論組
- 中國政治哲學_政論組
- 台灣地區政治經濟發展_政論組
- 國際組織_國關組
- 外交決策與政策_國關組
- 行政法_公行組
- 西洋政治哲學概論_國關組/公行組
- 公共政策_公行組
-
大四必修
- 中國大陸政府與政治/中國大陸政經發展
- 現代政治思想_政論組
- 比較政治理論_政論組
- 國際政治理論_國關組
- 國際經濟與貿易議題_國關組
- 非營利組織管理_公行組
特色課程
未上傳圖片
政治學
課程內容是讓修課同學對於政治學的基本概念諸如國家形成、政治行為、以及政治體制有所了解﹐並且理解國家或政治行為在經濟、社會及國際等面向所出現的形態,以及所造成的影響。整體課程內容兼顧不同國家的經驗,並且以台灣的經驗與相關文獻參照對話。
未上傳圖片
外交決策與政策
介紹討論現代國際體系中,國家制定外交政策的三個層面:(1)輸入因素(2)決策過程(3)政策產出。本課程將兼重法則、理論、概念的說明,以及其與事實例證之間的相互印證。上學期課程,主要側重在前一個層面,下學期課程將側重後兩個層面。本課程在通論性介紹外,也對於個別外交政策議題、個別國家政策等特定範圍討論。
未上傳圖片
行政學
行政為政府運作重要的一環,政府運作很大程度仰賴行政人員以及行政體系以穩定運行,而行政學則是介紹行政運作與管理的學問。課程內容包含行政學的各家理論學說、行政部門的結構與特性、行政運作的投入與產出(如人事行政、財務行政、與公共政策等)、以及行政部門與其他部門的關係(包含政治與行政關係、治理、與非營利組織
未上傳圖片
政治發展與民主化專題
從1974年葡萄牙軍人推翻專制獨裁者後,世界各地便興起第三波民主化的浪潮。這股浪潮從南歐開始,1980年代蔓延到中南美洲與東亞,1990年代到達東歐與非洲各地。邁入21世紀後,很顯然地全球民主化的發展趨勢逐漸停頓下來,民主國家與非民主國家之間,每年只有少數個案發生變動,解釋與分析變化就是這堂課使命。
未上傳圖片
台灣地方政治生態專題
於介紹研究台灣地方政治生態的相關理論與研究議題。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對台灣地方政治生態具有最重要影響力者,莫過於地方派系,但學術界對此一領域似乎較缺乏有系統的資料蒐集、整理與教學。本課程即從地方派系的定義與理論出發,試圖對於這個非常在地化的政治學研究議題,進行系統性的文獻探討與評析。
適合從事工作
-
哲學/歷史/政治相關研究人員
-
從事政治學有關的知識領域研究,並將其應用在相關工作上。
-
-
行政人員
-
各部門的公務人員,包含中央與地方政府、外交外館單位等。
-
-
新聞採訪記者
-
以調查採訪、專訪、完整報導等方式蒐集查證事件訊息,並將採訪資訊加以整理撰寫,提供報紙、雜誌、廣播或電視臺報導。
-
系友生涯發展

連戰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學士
美國芝加哥大學國際公法與外交學碩士
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博士
經歷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行政院院長
中華民國副總統(第9任)
中國國民黨主席
中華台北APEC領袖代表
祖父為連橫,父親為連震東。曾經擔任中華民國副總統、行政院院長、臺灣省政府主席與中國國民黨主席。是第二位台籍人士出任國民黨主席。親中媒體在報導中尊稱他為連爺爺,被視為海峽兩岸重要的溝通橋樑人物,與前後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習近平關係密切。

朱雲漢
台灣大學政治系學碩士,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是中研院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蔣經國國際學術基金會執行長。2012年7月當選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為1949年以來政治學門的第二位院士。
負責「亞洲民主動態調查」總主持人,此一大型跨國調查研究項目利用社會調查方法,長期追蹤東亞十三個國家與地區公民政治價值與行為的變遷,以及公民對於政治體制正當性以及治理質量的評價。三度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吳玉山
畢業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政治學博士。2012年為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第一任所長。現在擔任本系教授及中研院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2016年榮膺中央研究院院士。
在研究方面則著有《Comparativ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s: Mainland China, Hungary, the Soviet Union, and Taiwan》、《抗衡或扈從:兩岸關係新詮》、《俄羅斯轉型,1992-1999:一個政治經濟學的分析》等中英文專書多種,在國內外著名期刊發表論文五十餘篇,並數次榮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傑出研究獎。

劉介宙
臺灣大學政治系畢業,戰地政務研究會結業。1969年當選增額“國大代表”,曾負責國民黨對大陸情報業務,與領導國民黨海外黨務與情報業務。 曾創設臺北市“一一九急救中心”,任臺北市消防協會理事長。
「中華人權協會」創會理事,一生樂善好施、熱心公益,是一個十足的慈善家,率先首開私人捐贈救護車的風氣之先,台大爲了籌建社科院的大樓,在籌募基金時,又大力捐贈巨款籌建社科院大樓。

詹怡宜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
芝加哥大學公共政策碩士
自TVBS開台擔任記者採訪新聞,後以「兼職主播」登上TVBS主播台播報《無線夜報》,不斷兼顧採訪記者與主播播報的職務直到今日。,詹怡宜所製作的《大河戀》系列專題與《一步一腳印,發現新台灣》節目膾炙人口,也讓她在2000年與2005年分別拿下2座金鐘獎。
多元能力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