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22/11/15 下午 03:37:13
學系特色
本系結合輔仁大學多元資源優勢,教學團隊涵蓋公共衛生各領域,使學生能完成公共衛生核心領域(生物統計、流行病學、衛生行政、醫務管理、健康行為科學、環境及職業衛生)之知能訓練,同時提供完善軟硬體學習環境,培養學生實作技能。因應全球公共衛生發展趨勢,強化與在地社區及國際學術機構之合作交流,教師研究及專業服務包含社區、跨校、產業結合及國際化等面向。
學科意涵
公共衛生為一整合性的科學,其範疇橫跨環境與職業衛生、生物統計、流行病學、衛生行政與管理,以及社會行為科學等五大領域,藉由這些領域專業知能的訓練,培養學生成為具備公共衛生專業的基礎知識與實務經驗的專業人才,以追求預防疾病、延長壽命及增進健康為目標。
學習方法

疾病監測、數據分析與邏輯思維:瞭解傳染病與慢性病的發生及其影響因素。

政策擬訂與評估:學習擬訂相關政策與評估政策效果。
圖解:台灣全民健保高滿意度

田野調查與訪談:深入社區,瞭解及發展相關的介入政策,改善個人(如抽菸、嚼檳榔)及群體健康的行為。

環境監測與暴露評估:評估危害暴露與人體健康的關係。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擴大與人互動機會,增加生活經驗,用心感受觀察周遭人事物,培養對各種人生境遇的想像力與同理能力。練習以口語或文字表達自己想法,從團隊活動中培養與人協調合作及溝通能力。
訓練對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基礎課程的認識,公共衛生關注的面向相當多元化、如:個人免疫力、飲食、生活型態、家族遺傳、居住社區、工作環境及國家社會環境與制度等,均可能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影響,因此關注社會和國際間的健康相關議題,探索公共衛生領域各種相關議題與解決辦法。
在學業上、生活上面對各種問題時,嘗試自己面對與解決問題,培養自己動手做的能力。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公共衛生與護理、營養、職安及社工等科系差異在於公共衛生以群眾健康為主軸,透過政策規劃(如全民健保、醫療體系等) 、疾病、環境調查研究(如空氣品質、水質、疾病盛行率等)及介入改變行為等模式全方位預防保護網絡,提升全民健康福祉。護理為養成病人臨床照護技能;營養討論膳食營養;職安是處理職場工作者的安全衛生議題;社工多為關注弱勢族群。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1.公衛系畢業只能考公務員
2.公衛系畢業以後只可以做環保工作
3.公衛系畢業只能在醫院管理病歷
4.公衛系畢業只能朝學術研究領域發展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公衛系與其他醫學相關科系的差異在於:公衛系是以群體健康為導向,強調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課程規劃內涵橫跨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強調跨領域的綜合訓練。其他醫學相關科系主要以促進個人健康為目標,強調疾病的治療。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公共衛生是培育健康產業的「跨域人才」,有別於傳統醫療臨床照顧的人員,更積極的透過預防保護的技能,以更寬廣的視野規劃照顧大眾的健康。大學的學習兼具博雅與專精,擁有對「健康」的博雅涵養,專精是具有「不可取代」的技能。而身在綜合大學的的輔大公衛系讓你在多元的學習環境中,除了深耕專精的技能,同時延伸視野,精實茁壯。
特色課程

職業衛生
該課程為學習職業衛生領域中,對於健康危害因子的認知、評估與管制等三方面所應用的基本原理與觀念,以及如何進行危害因子評估。

生物統計
該課程為學習如何整理及敘述醫學與公共衛生工作範疇所收集之資料,並能選用適當之統計假說檢定方法來進行科學性的統計推論。以此培養學生具有科學方法獲取知識之能力、統整與邏輯思考及批判思考之能力。

流行病學
該課成為學習流行病學基本觀念及分析方法,以激發學生思考一項公共衛生問題在幅度、人員、時間、地點上的分佈特徵,進行有效的測量與分析、並能從流行病學角度得出適當的結論。

心理衛生
該課程為學習瞭解心理衛生之基本觀念及公衛人員之角色定位,並透過課外相關活動之參與及團體報告,讓學生接觸並了解心理衛生之實務狀況,以及深化學生對心理衛生特定議題之知能。

醫務管理概論
該課程為學習如何從從整體、宏觀角度瞭解醫療體系之發展、醫療衛生政策與法規等議題對醫院經營管理之影響;以及如何從個體、微觀角度認識醫療機構經營管理上重要課題之內涵。
適合從事工作
-
公共衛生醫師
-
取得公共衛生醫師資格,並從事公共衛生業務之人員。
-
-
公共衛生人員
-
不具醫師資格,從事公共衛生方案研究與監督、環境衛生問題之檢驗等工作。
-
-
醫院行政管理 人員
-
完成醫院行政管理師的專業訓練,從事醫院內部各項行政作業的處理工作。
-
系友生涯發展

圖解:無
版權:自拍照
張曜吉
天主教輔仁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學士
政治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EMBA)
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碩士(MPH)
自本系畢邂後長期從事於醫療資訊產業,曾擔任醫療資訊上櫃公司協理,協助衛福部台灣電子病歷交換平台與全國影像判讀中心(IRC)之建設,並推動超過三十家以上之醫院無片化專案。目前致力推動健康科技與AI之產業應用方案。

圖解:無
版權:自拍照
林敬恒
天主教輔仁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學士
陽明大學碩士
陽明大學博士
本系畢業後持續取得公共衛生碩士與博士,主修流行病學。以醫學研究作為職涯發展主軸,現於台中榮總醫學研究部擔任副研究員,並於大學兼任教學工作(副教授)。已於醫學相關領域發表超過150篇SCI研究論文。

圖解:無
版權:自拍照
簡麗年
天主教輔仁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學士
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
美國艾默利大學健康服務研究與政策碩士及博士
目前為台北醫學大學醫務管理學系副教授
從本系畢業後,考取國立大學研究所,於2004年赴美攻讀碩博士班。2010年拿到博士學位。2011年回國至私立台北醫學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員,2012年任職該校健康既臨床研究資料加值中心研究員,並於該年9月任教於該校醫務管理學系,主要教授課成為生物統計與資料分析。

圖解:無
版權:自拍照
許媛婷
天主教輔仁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學士
天主教輔仁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環境與職業衛生組)碩士
曾任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品質組組長
具備中等教育師資資格(健康與體育)
現職勇源輔大乳癌基金會職行秘書
本系所畢業後,經中等教育師資實習,考取教師證照。爾後至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任職,並受訓為戒檳班師資,本人秉持著將公衛的概念傳播至民眾,亦承接社區癌症講座講師一職。主要工作仍以執行癌症診療品質監控以確保病友診斷至治療過程之正確性。因緣際會下,重返母校並將過去從事癌症領域相關經驗投入於基金會。

圖解:無
版權:自拍照
莊子萱
輔仁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學士
輔仁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環境與職業衛生組)碩士
就讀本系所時習得職業安全衛生領域相關知識並考取職業衛生管理師證照,畢業後於工程公司擔任職業衛生管理師一職。主要負責辨識、評估及控制工作場所與作業環境之危害,宣導安全衛生觀念,督導安全衛生事項,舉辦健康促進活動,推動安全衛生管理系統運作。致力於改善工作環境,以防止職業災害發生,保障工作者安全及健康。
多元能力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