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22/11/14 下午 04:44:52
學系特色
多元化及優良之師資:
本系涵蓋機械、電機、工程、資訊與管理等多元化領域師資,皆具有國內外名校博士學位。
彈性化及客製化的課程設計:
課程之設計以就業為導向,涵蓋六大專業學程,十多個課程模組。
專題式的學習:
設置專業工作坊,用以培養學生的基礎能力,達到實作中學習之目標。
國家重點產業發展方向:
本系為國家發展政策重點,未來就業良好。
學科意涵
本學系之智慧產品開發組發展方向涵蓋半導體IC設計、無人機應用與電聲音響設計等三大專業。以培養應用實務型人才為目標,能夠將資訊科技融入生活中,訓練具基礎資訊技術能力及結合電機專業之跨領域人才,並能應用所學於智慧生活產品開發與應用。
學習方法

跨域學習:
透過跨領域整合實作專題式學習為主軸的課程設計,讓學生以Arduino為平台,結合人工智慧、物聯網(IoT)、APP等科技,創作出具創意、美觀及實用性的智慧生活科技產品。
圖解:學生跨領域學習合作之作品
版權:華梵大學智慧生活科技學院

校外/海外實習:
為提升學生實務能力、語文能力及就業能力,並增進學生的國際視野及國際移動力,鼓勵學生赴校外或海外之企業進行實務學習,使其理論與實務得以相互驗證,達到「做中學,學中做」的效果。
圖解:108年學海築夢計畫-學生暑期至海外實習
版權:華梵大學智慧生活科技學院

實務學習(做中學):
鼓勵學生動手做,藉以培養學生具備人工智慧、物聯網、產品開發以及創新應用等智慧科技相關能力,並提升學生問題解決及創新實作能力。
圖解:學生動手做,提升問題解決及創新實作能力
版權:華梵大學智慧生活科技學院

蜂巢模組化課程及PBL專題式學習:
讓學生透過自主學習,進而激發自我的潛能,以挑戰自己、超越自我為目標。而每位學生修讀的課程模組不盡相同,透過跨模組的相互滲透與化學變化,衍生跨域整合的能力。最後學生將會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出理論與實務兩大面向的精實能力。
圖解:透過相互滲透與化學變化,衍生跨域整合的能
版權:華梵大學智慧生活科技學院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智慧產品開發組強調運用資訊、電子、電機領域知識及相關工具來進行智慧產品開發、半導體晶片設計及無人機操作應用。對於本組感興趣之學生,建議能夠在一些軟體語言,如Python、Arduino、C等,打好基礎;並且涉及一些物理、化學及科技應用知識之學習,培養基礎科技資訊及自然科學能力。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智慧產品開發組採跨領域整合專題實作式學習,讓學生整合物聯網、人工智慧與機械與電子專業知識,藉由軟體語言及相關工具來創造出具有現代化與實用性的智慧生活科技產品。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目前潮流趨勢為產品智慧化,所有的生活用品將結合物聯網發揮更強大的功能,未來整合型的科技產品將有很多人才需求,也是本系希望培養人才的重點。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課程設計主要將傳統機電相關理論課程以多種類型機電專題學習,去除枯燥乏味的傳統教學模式,改採用活潑彈性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課堂上就能學會如何玩科技產品。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本系課程採蜂巢式模組化課程設計,學生自由組合模組課程,修滿規定之模組課程數,滿足128學分之要求即可畢業。
每一個蜂巢代表一個課程模組,每個模組都有專業的完整性,學生修讀兩個課程模組,彼此間自然會產生關聯,產生跨模組的相互滲透與化學變化,衍生跨域整合的能力。每個學生修讀的課程模組不盡相同,自然建構出屬於自己獨特的蜂巢結構。
每一位同學規劃自己的模組課程,以挑戰自己、超越自我為目標。
特色課程

音響設計模組
此模組設計以先實作後理論,先教導學生如何評測喇叭的聲音好壞,理解藍芽通訊的電路原理與應用,通過實作完成專屬於自己的音響,將作品呈現之後,再進行細部原理解說,符合PBL上課的模式,最後的電聲量測課程才會進行理論教授。
版權:華梵大學智慧生活科技學院

IOT物聯網模組
本課程模組主要是希望訓練學生以專題式導在感知層的學習上,帶領學生了解物聯網領域,透過實際業界案例的分享,了解物聯網的發展與趨勢,藉由實際開發手機APP的訓練,讓學生體驗物聯網APP應用程式開發,並透過與物聯網感測器的互動,讓學生發揮創意,進而開發出各種不同且有趣的APP應用程式。
版權:華梵大學智慧生活科技學院

機器人
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可解決如人力缺乏、產品多樣少量彈性生產、精密複雜製程提昇、穩健品質高可靠度產品、大幅縮短設計製造時間、節省能源符合環保要求、減少廢料提高良率、以及節省空間與人力浪費等問題。掌握機器人學之設計精粹,未來可在產業界或家用等各種機器人之製作發揮致用,達到人機融合理想互動之境界。
版權:華梵大學智慧生活科技學院

3D自造
本課程模組主要是希望訓練學生具有基礎的maker能力,亦即是除了能夠設計產品之外,亦可以利用CNC以及3D列印技術製作出來,而3D印表機為未來自造的趨勢,因此本模組希望藉由學生自行組裝3D印表機的方式教導機構設計能力以及機電整合能力,使整體模組課程能夠生動有趣。
版權:華梵大學智慧生活科技學院
適合從事工作
-
類比IC設計工程師
-
從事類比電子晶片之問題研究、設計發展及技術指導等工作。
-
-
數位IC設計工程師
-
依產品的系統規格(如:速度、面積、價格)和半導體製程,從事積體電路設計、修改、測試、改良、偵錯等工作。
-
-
電機工程師
-
負責機械電控之規劃製作、裝設、操作、保養、修理等方面的規劃與監督工作。
-
系友生涯發展

本系尚無畢業生
本系尚無畢業生
本系尚無畢業生
多元能力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