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22/11/22 下午 03:20:41
學系特色
本系的發展特色在於整合資訊工程與通訊原理等重點領域的知識,朝向智慧物聯網 (AIoT)、電腦網路管理與無線通訊等方向發展;並且將研究成果具體實現在智慧型機器人、智慧生活、網路通訊等應用。無論是教學設備的豐富性與多樣性,或是實務能力的養成,均不遜於許多國立大學的相關科系。
學科意涵
電腦與通訊工程系是為了因應現今資訊與網通科技產業發展趨勢所成立的科系,學習範疇包含程式設計、電子電路學、微處理機系統等基礎課程;專業選修課程則包含網路管理、人工智慧技術、物聯網和無線通訊等。這些課程能夠奠基學生在日後成為程式設計師、智慧物聯網或網路、通訊工程師的良好基礎。
學習方法
課程講授:採取做中學的教學策略,實務比例佔七成;理論約佔三成,教師利用手把手實作教學的方式讓學生熟悉課程內容的基礎框架,依例反覆練習和操作,讓學生對程式的撰寫或儀器操作產生信心,並能自我學習與成長。
圖解:老師講解原理並實際示範操作,學生依例練習
版權:銘傳大學電通系自有照片

分組專題實作:設定主題要求分組完成,適當時機實際操作示範,引導學生聯想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能學習團隊合作與溝通協調的能力。
圖解:引導學生聯想,透過團隊合作實作
版權:銘傳大學電通系自有照片
自主學習:資訊科技新月異,老師從旁協助引導,學生學習自我尋找學習資源,自我學習,以增進自我探索能力。
圖解:老師從旁協助引導,學生學習自我尋找學習資
版權:銘傳大學電通系自有照片

證照與校外競賽引導教學:本系有許多課程均配合國際證照規劃教學內容,協助學生於課程結束前考取證照。此外,系上老師每年都會利用專題研究的成果,積極帶領學生參與各項國際機器人競賽,以強化學生實作能力、創新思維與激發潛能,同時也可以拓展視野及提升學術風氣。
圖解:本系師生參與國際機器人競賽獲得耀眼佳績
版權:銘傳大學電通系自有照片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在各種學習活動中,能夠培養主動探索與動手實作的能力。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1、與他校通訊系的異同:
相較於國內部份大學的通訊系著重傳統通訊課程和數理背景;本系的課程規劃更偏向資訊學群,尤其重視程式設計方面的能力養成;並且強調程式在智慧物聯網和網通科技的整合應用。
2、與他校電腦與通訊系的異同:
本系將研究成果具體落實在智慧型機器人的整合設計上,有明確的應用目標和發展特色,而且每年學生參與國際競賽的獲獎成績極為耀眼,能培養國內學生最欠缺的國際經驗和國際觀。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迷思:電通系畢業後會去當通訊工程師、修手機。
本系的基礎必修課程有程式設計,電子電路、微處理機系統等,軟硬兼施;而專業選修則可依個人興趣和能力選擇智慧物聯網或是網通技術領域的課程;畢業後的出路非常的廣,可從事程式設計師、網通工程師等;也可以選擇資工所或電機所繼續深造。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迷思:電通系就是學通訊,而通訊有大量的數學,所以很難學!
本系強調做中學的授課方式,讓學生從實作過程中學習理論內容,並非傳統的課堂講授方式。我們的課程方向更接近資訊工程,非常重視程式能力的養成,學生可依興趣選擇智慧物聯網、或是網通技術如網路管理或是無線通訊等方向來深入研究。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電腦與通訊工程」內含「通訊」二字,高中生常將本系視為傳統的通訊工程系,認為未來需要應付非常多的數學和通訊理論課程,使用到電腦的地方較少。事實上,本系的特性屬於資訊學群,課程規劃和發展方向在於強調資訊工程與數據通訊、5G和網路通訊等領域的整合。本系學生在機器人系統設計、智慧生活研究、網路管理與資安、天線設計等,均有卓越的成果表現。
特色課程

APP程式設計
本課程帶領同學循序漸進地學習,從最基本的Java程式設計開始到完成App作品開發,逐漸熟悉手機App程式設計領域。課堂內容包含介面設計、互動網站和雲端網路等,均為趨勢產業所需之關鍵核心技術。同時,老師也透過分組專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協同合作、和溝通表達能力等軟性能力。
圖解:實際動手操作學習
版權:銘傳大學電通系自有照片

機器人程式設計
本系的機器人設計課程,旨在於在幫助學生利用所習知的工程技術和數學基礎,進一步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課程中詳細介紹機器人學之基本知識,包含座標系統轉換、機器手臂運動學、動力學、路徑規劃、以及控制理論等。修習這門課能夠讓同學深入了解機器人的內涵,培養應用資訊技術的解決問題能力。
圖解:實際動手操作學習
版權:銘傳大學電通系自有照片

物聯網系統
本課程主要在教導學生如何實現物聯網的感知層、網路層、應用層開發,並利用Python程式設計人工智慧(AI)框架,將AI應用到物聯網的範疇。透過物聯網設備平台的實際操作,同學們可以結合各種感測器建構物連網的基礎架構,再透過AI技術進行分析與決策,便可以發展能夠實際應用的智慧物聯網(AIoT)系統。
圖解:實際動手操作學習
版權:銘傳大學電通系自有照片
適合從事工作
-
網路管理工程師
-
負責管理資訊系統、系統的安裝、架設及問題的排除、軟硬體安裝所需配置等,能維護網路的穩定,及時偵錯、防止駭客入侵、和解決無法上網等問題。
-
-
網路安全工程師
-
從事分析網路資料傳輸與網路安全架構等特性,以設計、發展及維護網際網路系統之正常運作工作。
-
-
軟體設計工程師
-
依據電腦之使用功能及目的,從事設計、撰寫、測試各種軟體程式,並協助測試、修改、維護與保管程式之工作。
-
-
通訊系統工程師
-
從事電信、通訊系統與線路工程之整合系測試,並提供技術支援等工作。
-
-
電子工程師
-
從事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的安裝、修改及測試。設計各項系統偵錯作業,並撰寫程式。
-
系友生涯發展

郭行之
銘傳大學電腦與通訊工程學系學士
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資訊工程博士候選人
郭行之於2015年自銘傳電通系畢業,並在取得台灣大學碩士學位後赴美攻讀博士學位。2019至2021年進入Amazon Alexa暑期實習計畫,從事自然語言處理演算法研發,目前為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資訊工程博士候選人,研究專長為機器學習。

姚昇伯
銘傳大學電腦與通訊工程系學士
中正大學電機工程所碩士
現任聯發科工程師
2020年碩士畢業之後,先服務於瑞昱半導體擔任系統設計工程師,負責驗證Ethernet 相關的產品,熟悉USB protocol等;並在隔年加入聯發科技,擔任手機產品的軟體工程師,負責Kernel driver porting, DDK。

林郁萱
銘傳大學電腦與通訊工程學系學士
台北科技大學電子所碩士
現任德商英飛凌日本分公司Bluetooth 應用工程師
曾任美商博通台灣分公司WLAN 系統工程師、美商賽普拉斯台灣分公司WLAN 系統工程師、美商賽普拉斯日本分公司Bluetooth應用工程師。

蔡孟哲
銘傳大學電腦與通訊工程學系學士
交通大學資訊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碩士
現於晶心科技擔任架構研發工程師,負責DSP math函式庫與演算法開發。

張立穎
銘傳大學 電腦與通訊工程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電機所碩士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電機所博士候選人
Intel工程師
張立穎2013年於銘傳大學電通系畢業。2015年於臺科大電機所取得碩士學位並獲得中華民國資訊學會最佳碩士論文獎。於2017年進入臺科大博士班就讀,在學期間獲得臺科大傑出青年獎、2篇國際最佳論文獎與6篇國際期刊與研討會,主要研究為深度學習與機器學習演算法。
多元能力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性格特質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