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22/11/15 下午 05:58:03
學系特色
「人工智慧學系」以培育AI人才的基礎教育為目標,因應AI應用於各學科、各行各業的國際趨勢,隸屬於獨立設立的「智慧運算學院」。學系有多位專攻AI理論與智慧工程的專任教授,並聘有多位跨領域,跨學院,跨國界的合聘教授。AI學系參考國內外名校的AI課程內容,精心設計了為AI科技人才量身打造的科學基礎與實作訓練課程,以「智慧應用」、「智能工程」及「智知科學」為學術架構,幫助學生建立堅實的AI知識與工程能力。
學科意涵
人工智慧是智慧運算建立在資訊、統計、網路的基礎上,研究機器學習及在各應用領域的機器(人工)智慧。各應用領域有個別專業知識及技術,形成其外層核心知識。
學習方法

課堂講授:由教授解析人工智慧與資訊科學基礎理論,帶領學生透過演算法或是程式解決人工智慧問題。
圖解:課堂講授
版權:自行製作

實驗實作:透過程式設計與伺服器使用進行實驗的設計與實作,以理解演算法與設計流程運行狀況。
圖解:實驗實作
版權:自行製作

分組專題:透過分組方式,由教授指導進行實際專題研究,鼓勵學生參與國內外比賽,參與暑期實習等與職場場域吻合之教學活動。
圖解:分組專題
版權:自行製作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學生必須擁有自主學習並練習實際操作的能力,平時培養發掘問題,並透過各種方式尋找解決問題的的方法,透過實際操作各種方法,學習評估各方法的好壞。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人工智慧學系,主要學習課程為電腦基礎科學(如計算機概論與各式程式設計)、基礎科學(微積分、離散數學、線性代數、數值分析、普通物理、普通化學、普通生物等)、與人工智慧相關理論與應用(機器學習、深度學習、電腦視覺、自然語言處理),主要為資料科學與軟體設計與應用,不包含電機資工的硬體相關課程或是資管系的管理課程。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以人工智慧所需的數學、程式語言設計、人工智慧概論、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等作為基礎核心課程,大二大三大四再依學生興趣自由選修「智慧醫療」、「人工智慧應用」、「電腦科學」等領域。故未來出路不僅是工程師,更可以跨足資訊工程、醫學工程、智慧工廠、智慧製造、資料科學、演算法設計等跨領域傑出人才。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人工智慧學系以人工智慧相關軟體工具開發為主要學習內容,並解決應用領域的問題,開發相關的問題解決方法。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智慧運算學院」成立於2022年,是全國首座專門為人工智慧教育與研究設立的「學院級」學術單位,提供完整的學士、碩士、博士學位,以培育國際水準的頂尖AI人才為目標,因應台灣科研與企業的AI大未來需求。
歡迎對AI領域有興趣的同學們申請入學。有關本系之詳細資訊,請參見網址 https://coic.cgu.edu.tw/
特色課程
未上傳圖片
人工智慧與社會決策
人工智慧可以搜集許多網路資訊,經過分析作為輿論觀點與社會決策的重要資訊。
未上傳圖片
專題研究
3~4人 一組,長達一整年的專題研究,讓學生挑選自己最有興趣的題目,從題目的分析、競品的比較、產品目標設定、功能分析、程式實作、使用者測試,最後參與校內專題競賽或國內外比賽,整合在四年中所學的所有知識。
未上傳圖片
校外實習
透過直接參與職場工作,了解人工智慧工作場域的樣態,讓學生儘早學習職場所需的技能與心態。
未上傳圖片
機器人學習
透過機器人本身的感測元件,與環境交互作用中自主學習,學習包含機器人運動、與其他物件的接觸與互動、語言互動等能力。
適合從事工作
-
軟體設計工程師
-
從事設計、撰寫、測試各種軟體程式,並協助測試、修改、維護與保管程式之工作。
-
-
其他資訊專業人員
-
從事各方面的資訊專業工作。
-
-
產品研發工程師
-
依據市場產品需求,進行產品的初始設計,並負責新產品製程的導入,並進行製程的檢測,以使新產品能夠穩定生產且符合相關標準之工作。
-
-
演算法開發工程師
-
從事演算法的研究、分析、構建並設計或修改相關軟體等工作。
-
-
網路軟體程式設計師
-
從事網際網路系統軟硬體與程式語言的設計撰寫、測試及安裝。
-
系友生涯發展

本系尚無畢業生
本系尚無畢業生
本系尚無畢業生
多元能力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性格特質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