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分享網頁
已複製網址
我的學系 臺北市立大學
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
國立臺東大學
數位媒體與文教產業學系
所屬學群 資訊學群 教育學群
數位學習學類
資訊學群 教育學群
數位學習學類
所在校區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學系特色

本系是本校特色學系,是一文化創意系所,培養教育領域的文創人才,尤其培養「為學習設計媒材的人才」,這樣的文創人才是一種跨界人才,兼具教育、科學、藝術等三領域的素養,而本系課程也就分布在這三領域。學材系的創生,是「媒材設計」與「課程教學」結合而得的跨界結晶,以課程教學為扎實學理基礎,以資訊科技與美學設計為創新工具。

本系旨在培養數位媒體設計結合文化與教育產業之專業人才,為達成本系的發展目標,辦學任務著重優質的師生互動與教學,及提供優良學習環境為基礎;以講述,觀摩,實作,產學合作等方式,培養學生兼具理論與實務的專業能力,輔助學生累積學習成果,建構縱向的學習經驗。

學科意涵

本系隸屬教育學院,課程規劃與設計以「教育」領域為核心,以「社會與文化」領域為基礎,體現到「科技與設計」的實作領域中。學習媒材,包括學校所用教與學的材料,以及兒童與青少年生活中運用的學習材料,含平面媒材與數位媒材。

核心能力
一,具備一項以上數位工具操作能力
二,能運用數位工具表現多元主題
三,能運用多元數位資源
四,多元數位、設計、策展或行銷專案實務經驗
五,具備表達與溝通能力
六,具備規劃與組織能力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建議高中生可準備以下學習方向,累積相關經驗:

一、選修教育心理、人文社會、藝術設計、數位資訊等領域相關課程,或參與相關領域社團、營隊、講座等。除了強化相關知識經驗,更重要的是訓練人際互動、團隊合作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累積藝術設計、數位科技之成果作品,展現創意,培養創作實力。
三、可從自身學習經驗觀察教科書、教材與課程,並思考學習上碰到的問題。
四、多觀察生活周遭、關心時事,進而了解社會現況,從中發現問題。閒暇時,可多走訪文史展場、文教機構及文創園區,或關注數位科技趨勢,增廣見聞,理解其傳達應用的方式或方法。
五、多與不同年齡,不同身分,不同教育背景的人對話,培養表達與溝通能力。

相關表現如:素描、漫畫、攝影、水彩、拼貼等視覺創作作品。
相關活動如:競賽成果、社團參與、團隊合作經驗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是符應新世紀職場跨域人才需求之科系,培養「為學習設計媒材的人才」。本系隸屬教育學院,非數位媒體或資訊科技學群,也不同於藝術設計或商業設計科系。本系是以「教育專業」為基礎,結合「數位學習」和「人文藝術與設計」等跨領域專業,培養學生跨域整合思維、合作與獨立能力,為學習者設計出具美感、教育知識等學習媒材,如繪本、教科書、學習軟體等,符合社會趨勢的新一代之學習產物。

課程實施採結合在地產業及文化資源整合執行,每學期均與地方文教產業或相關企業合作,建立專題製作的主題,各科教學內容與主題連系,以分組方式合作學習,期末的成果發表會帶動學生具體應用學科領域專業知識,使學用合一並符合產業需求。應用專題成果,延伸學習效益,學生未來可從事數位媒體設計、行銷設計、文教產品開發、地方創生、文教產業經營。此外由於隸屬師範學院,本系亦鼓勵學生於在學時期修習教育學程發展教學職涯。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高中生常誤以為學材系學生畢業生涯以設計為主,實際上畢業出路與生涯發展多元。本系畢業生具備之能力深受學校教育、社教工作、文教事業等肯定;在數位與設計相關領域繼續學習與發展者亦有出色表現;繼續深造者,也在國內外相關研究所表現優異。

本系不分入學不分組(一般遊戲或動畫),主要讓學生在低年級時嘗試與找尋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此外因本系隸屬師範學院,在學同時,亦可由個人志趣選修小學教育學程,未來除了數位媒體/美術設計相關工作外,亦可申請擔任小學教師相關教學之職務。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以「教育知能」為基礎,兼顧理論學習與實務操作,在現今職場強調團隊合作的趨勢下,重視小組學習,以涵養學生跨領域整合的思維與協同創作的能力。學生要進入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不需要在高中階段有藝術設計相關背景,大多數課程以基礎開始培養能力,並強調跨領域整合能力為主。

專題討論 : 與在地單位合作,讓學生將創作切實運用於實務。課程以分組進行,配合當學期不同課程,由專題討論課程老師統籌擬定主題、作品發展方向,與監督進行,如107-2學期本課程,配合「3D角色」、「平面設計與製作」、「互動媒體設計」等課程,為台東縣金峰鄉創作「環境視覺指標」與「擴增實境文史導覽」。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本校擁有多元的教育學程,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雖非師資培育系所,但有意修習教育學分的學生,在本系提供之基礎課程下,易於通過教育學程甄選。學材系學生擁有跨領域的知能,從事教育工作深受學校校長、行政主管與教師之肯定。

本系重視學生的學習與實務的連結,自二年級上起每學期均與文教產業或在地單位合作,擬定主題,各科教學與主題連繫,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期末成果發表帶動學生具體應用學科領域專業知識,使學用合一並符合產業需求。學生未來可從事數位媒體/美術/文創/行銷設計、文教產品開發/經營,除此之外因本系隸屬師範學院,若學生有興趣從事教職,亦可於課程進行中選修小學教育學程,教師檢定合格通過後亦可申請擔任小學教師。

我的學系 臺北市立大學
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
國立臺東大學
數位媒體與文教產業學系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教育概論
    • 學習心理學
    • 媒材實作I
  • 大二必修
    • 認知心理學
    • 教育思潮與文案設計
    • 設計美學
    • 數位動畫原理與製作
    • 視覺傳達設計
    • 多媒體處理技術與應用
  • 大三必修
    • 教科書設計與實作
    • 文教產業專題實習
    • 媒材設計專題研究I
    • 數位編輯與出版
  • 大四必修
    • 學習媒材與評鑑
    • 媒材設計專題研究Ⅱ
    • 媒材實作Ⅲ
  • 大一必修
    • 應用電腦繪圖
    • 向量電腦繪圖
    • 設計概論
    • 文教產業調查實務
    • 2D動畫
    • 商業素描
    • 應用色彩學
    • 數位影片設計與製作
    • 模型製作
    • 故事分鏡與繪製
  • 大二必修
    • 數位攝影
    • 專題討論(一)
    • 專題討論(二)
    • 程式設計基礎
    • 平面設計與製作
    • 包裝設計
    • 文創加值設計
    • 3D動畫場景
    • 3D動畫角色
    • APP設計
  • 大三必修
    • 人機介面
專業選修課程
  • 教育
    • 重大議題學習設計
    • 繪本與學習媒材。修習此課程者,能深入了解繪本運作架構、具有繪本製作之基礎能力
    • 生命與品德教育學習設計
    • 環境教育學習設計。修習此課程者,能培養環境保育的精神與知識,並結合教育、設計、科技領域課程,具備環教領域之學習媒材設計的能力。
  • 社會與文化
    • 劇本寫作。修習此課程者,能了解劇場運作、劇本寫作技巧等能力,並加強創意、思考等基本能力。
    • 文教產業與智慧財產權法規
    • 科技趨勢與教育。修習此課程者,能認識未來科技議題及趨勢,如5G科技應用等。
    • 文教創意產業管理與行銷
  • 科技與設計
    • 書法藝術與應用設計
    • 電腦繪圖
    • 基礎攝影
    • 色彩學
    • 數位影像創作
    • 圖表與版式設計
    • 數位影片剪輯
    • 展示規劃與設計
  • 藝術/產品設計
    • 模型製作
    • 包裝設計
  • 藝術/行銷設計
    • 展示設計
  • 多媒體/動畫
    • 故事分鏡與繪製
  • 多媒體/動畫遊戲
    • 3D動畫角色
    • 3D動畫角色表演
  • 科技/生活科技
    • APP設計
    • 互動媒體設計
    • 電腦套裝軟體
  • 多媒體/動畫遊戲
    • 3D動畫角色
    • 3D動畫角色表演
  • 科技/生活科技
    • APP設計
    • 互動媒體設計
    • 電腦套裝軟體
  • 藝術/美術
    • 商業素描
    • 數位攝影
  • 多媒體/數位影片
    • 數位影片設計與製作
  • 藝術/設計
    • 平面設計與製作
特色課程
完整課程地圖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我的學系 臺北市立大學
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
國立臺東大學
數位媒體與文教產業學系
適合從事工作

資料準備中

  • 多媒體/動畫設計人員

    藉由電腦或其他數位、電子工具來整合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多項元素,製作成動畫、特效等產品。


  • 排版人員

    從事手工檢字拼排,及小型機器排版,或操控電腦排版機具,以鍵入文字及安插排版指令,製作符合文稿內容與版式規格要求之工作。


  • 小學教師

    具有小學教師身分,擔任各小學學校教師人員。依教學科目擬定各種課程的教材,進行課堂教學,並視學生學習情況給予支援。


  • 影片製作專業人員

    運用畫面剪輯、文字排版、影像處理、混音處理等技術,製作出節目帶。


  • 攝影師

    操作相機或光學攝影器材,從事人像、物像之攝影,電視及電台錄音、錄影設備之操作等工作。


系友生涯

我的學系

臺北市立大學
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
國立臺東大學
數位媒體與文教產業學系

多元能力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20% Complete
2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20% Complete
2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20% Complete
2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5% Complete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Complete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Complete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Complete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5% Complete
1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5% Complete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Complete
1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15% Complete
1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Complete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Complete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0% Complete
10%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10% Complete
10%

性格特質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Complete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Complete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Complete
2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Complete
1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Complete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Complete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Complete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Complete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Complete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Complete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Complete
20%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