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義守大學 營養學系 |
實踐大學 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學系(臺北校區) |
---|---|---|
所屬學群 |
醫藥衛生學群
食品營養學類 |
醫藥衛生學群
食品營養學類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學系特色 |
本系具有義联集團豐沛的醫學資源提供臨床教學、實習與就業優勢,以培育營養專業人才為教育目標,學生可學習操作實驗室儀器及供膳設備、營養診斷與膳食療養、團膳製備、社區營養照護、食安檢測與管理、中藥食療、食品生技等。本系並鼓勵跨域創新、學習智慧醫療科技。畢業後可報考專技高考營養師、食品技師,在學期間安排醫院實習並輔導取得中餐、烘焙、食品分析檢驗、HACCP、保健食品相關證照。 下載詳細資料 |
1. |
學科意涵 |
本系系名所指涉的學科定義,包含保健營養、臨床營養照顧、團體膳食管理、社區營養推廣與教育、食品生技、食品衛生安全等,透過營養專業達到健康促進、預防疾病及輔助疾病治療。 下載詳細資料 |
1.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習方法 |
![]() 理論課程學習:包括基礎科學知識(普通生物學、生理學、普通化學、生物化學等),以及營養專業知識(營養學、膳食設計與管理、營養評估、膳食療養、團體膳食與管理、營養諮商與教育、營養生化、食品分析、食品化學、食品衛生與安全等)。 圖解:實際上課情形 版權:義守大學營養學系所有 實驗實作學習:將課堂上的基礎科學和營養專業理論知識實際進行實驗,分析實驗結果,並學習彙整實驗成果報告。 圖解:不斷練習加強食物份量概念。 版權:義守大學營養學系所有 ![]() 團隊合作學習:透過小組合作與討論,完成一個專題或問題解決方案。 圖解:分組討論情形 版權:義守大學營養學系所有 實務實作學習:(1)進入社區(包括國小、國中、高中、部落、長照機構)實際進行營養教育及食品衛生安全宣導教育 (2)專題研究。 圖解:廚房實際實作情形 版權:義守大學營養學系所有 ![]() 實習訓練:校內基礎實習72小時,及至醫院進行膳食管理實習、臨床營養實習及社區營養實習,共432小時。 圖解:校外營養衛教與食安宣導 版權:義守大學營養學系所有 |
1. 上課聽講雖然聽講是傳統的學習方式,卻是可以快速且有效吸收知識的方式。 圖解:同學們專心的聽講 版權:本系自行拍攝 2. 實驗課操作與實習課實做因為我們是一個理組的科系,所以實驗課和實習課非常重要,讓同學們從實做中驗證知識,並進而精進自己的專業技術。 圖解:團體膳食管理成果展 版權:本系自行拍攝 未上傳圖片 3. 暑期醫院或企業實習有心報考營養師國考的同學,大三暑假時會選擇到醫院或營養相關機構實習。有心報考食品技師的同學,也會利用大三暑假時到食品相關企業實習。 未上傳圖片 4. 大四下學期國內或境外企業實習為了讓就學與就業接軌,大四同學可以在大學的最後一學期選擇在進行「在業學習」,每周一回學校上課,但周二到周五在企業工作。想要開拓眼界的同學,則可以選擇到上海的食品企業進行為期一學期的「境外實習」,多元學習。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在高中階段可以透過以下方式為大學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
資料準備中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隸屬於醫學院,包含基礎醫學、營養專業及食品技師各領域課程,畢業後具有營養師和食品技師專技高考應考資格。本系著重理論與實務課程並重,營養專業實作課程採小班精緻化教學,讓學生有更多實務操作之機會。另外,本校為國內少數擁有醫學院的綜合型大學,十大學院提供豐沛的跨領域學習機會,讓學生的未來擁有無限的可能,且融入AI人工智慧相關課程,讓學生具備迎接AI時代來臨的素養能力。 |
1.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營養專業執業種類非常多樣化,除醫院和學校營養師之外,還包括教育局、衛生局、國民健康署、食品藥物管理署等公部門、團膳公司、長照機構、健康管理機構等營養師。也可至食品相關企業、生醫產業、餐食製造業等擔任食品技師、衛生管理人員或品管人員等。對學術研究有興趣者,可繼續進修,從事學術研究或產品研發之工作。 |
1. 本系除了訓練學生紮實的食品和營養雙主修,亦提供學生跨領域的學習機會,包括了行銷管理、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海外實習等,所以我們的畢業生出路多元,並非只能擔任營養師和食品技師。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無論學習或評量方面都相當多元化,兼顧理論解說與實務操作,且由淺入深,並配有各種學習輔導措施,例如廚房課程是建立在臨床營養照護和管理之理論基礎演練上,而非單純的精進廚藝,故無實務經驗者亦無須擔心。 |
大家常誤把食品營養系和餐飲管理系混淆,以為本系學生是在學做菜。其實我們是一個生命科學相關的雙主修科系,深入學習食物的知識、食品的開發、飲食對人體生理功能的影響。本系課程比一般自然組課程活潑且具應用性,永遠不褪流行,畢業後出路多元。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系提供學生多元實務學習、見習參訪與實習機會,同時根據學生職涯性向進行適性輔導除了營養師以及食品技師證照外,亦針對其他就業相關證照輔導,並規劃專題研究課程,培育學生研究發表能力以協助學生升學進修。
|
1. |
我的學系 |
義守大學 營養學系 |
實踐大學 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學系(臺北校區)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營養學實驗本課程內容包含認識食物分類,知曉食物份量,且熟悉同類食物間相同份量之互換,得以聰明選擇食物以達到均衡飲食的目的。本課程採用小班教學加強實作能力,且利用各種工具輔助,不斷練習,使學生熟悉各種食物之份量。 圖解:小班教學同學都能親自操作 版權:義守大學營養學系所有 ![]() 膳食療養實驗學習製備各種治療飲食,包括管灌飲食、低熱量點心、改變質地飲食、低渣飲食、慢性肝病飲食、低油飲食、低普林飲食、肺阻塞疾病飲食、高脂蛋白血症飲食、糖尿病飲食、慢性腎臟病飲食、高蛋白高熱量飲食、高纖維飲食及吞嚥困難病患飲食等。 圖解:治療飲食製作實況 版權:義守大學營養學系所有 ![]() 營養實習(含基礎與醫院實習)大三暑期醫院實習前之基礎實習課程72小時,透過研讀營養專業文章,並與台灣營養基金會、全民食物銀行和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共同設計及辦理社區營養與食安教育活動,增加經驗技能。學生修畢實習資格要求相關課程後,可選擇申請至包含義大醫院在內,全台符合國家專技高考規範之場域進行至少 432 小時校外實習。 圖解:義守大學營養學系學生實習醫院分布 版權:義守大學營養學系所有 ![]() 臨床營養與病歷閱讀由南部地區醫學中心或教學醫院醫療人員擔任講師,分享臨床經驗並利用臨床案例進行教學和解說,以加強學生進階臨床專業能力。 圖解:實例教學與演練 版權:義守大學營養學系所有 ![]() 食品分析實驗著重分析食品或其原料固有一般成分及特殊成分,例如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脂肪酸等,藉此了解食品的成分分析,讓我們知道各類食品中所含之營養素及食品添加物,可以更了解各類食品特性,使我們能吃得更健康,也為食安問題把關。 圖解:藉由理論及實作,了解食品特性。 版權:義守大學營養學系所有 |
團體膳食管理(與實習)本系之「團體膳食管理」獨步台灣相關科系,教導學生了解團體膳食之食物製備、供應、管理的知識及習得管理的原則及技能,包含了成本控制、採購、驗收、盤點、貯存、撥發,乃至烹調、製備及最終的成品實現。 圖解:在實習課中學習大量餐點製作 新穎性食品加工技術特論介紹各種新型態的食品加工方法及其在食品上之應用。課程內容包括:(1)高壓加工技術、(2)脈衝電場加工技術、(3)微細化加工技術、(4)超音波加工技術、(5)電漿加工技術與(6) 3D列印技術。 圖解:本系特有的「食品創新開發與行銷中心」 版權:本系自行拍攝 未上傳圖片 膳食療養學
「膳食療養學」為營養師養成教育中及重要之一環,課程內容包括: 未上傳圖片 營養諮詢與教育本課程主要藉由熟知行為改變理論,運用適當的教案設計與溝通技巧,來促進個案飲食行為的落實,達到營養教育及諮詢的終極目標。 未上傳圖片 食品包裝學
1.認識食品用包裝材料種類及特性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我的學系 |
義守大學 營養學系 |
實踐大學 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學系(臺北校區) |
---|---|---|
適合從事工作 |
|
資料準備中 |
系友生涯 |
![]() 圖解:營養諮商與專業醫學研究 版權:系友柯智元所有
柯智元國防醫學院生理及生物物理學科博士 國立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碩士 義守大學醫學營養學系學士 現職: 醫科大學副研究員 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 曾任: 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系友留言: 營養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貫穿了整個醫學和日常運用,更強化對於科學研究的基礎認知。歡迎加入營養大家庭,發揮您的營養天地。 ![]() 圖解:媒體專欄與專訪 版權:系友孫兆良所有
孫兆良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水產食品科學系碩士 義守大學醫學營養學系學士 現職: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資深營養師 義守大學營養學系兼任講師 曾任: 輔英科技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 系友留言: 在醫院服務至今,很開心自己能夠學以致用,並持續吸收新知,應用於臨床或社區等領域,學校也提供我寶貴的機會能夠將實際經驗與學弟妹分享與指導,這些都是當初在學的我無法意想的。營養師雖然是社會上的小族群,但卻漸漸嶄露出屬於自己的定位,期許未來的自己能更好。 ![]() 圖解:長照機構住民營養照護 版權:系友董彥廷所有
董彥廷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碩士 義守大學營養學系學士 現職: 山東省曲阜市孝養城老年產業公司營養師 系友留言: 碩班畢業後,因緣際會下前往大陸山東曲阜,著手第一線的老年長照機構,從零開始著手臨床營養監控、團膳餐食設計、餐食影片並撰寫菜譜、專欄推廣,進而參與整體與營養相關的機構組織建置,同時在cofit兼職線上飲食評估營養師,大學四年期間的膳療、團膳與實習為我的臨床工作打下深厚的基礎。 圖解:營養照護與特殊營養品諮商 版權:系友歐馨媺所有
歐馨媺義守大學醫學營養學系學士 現職: 漢來美食股份有限公司/食安室主任 系友留言: 於106年投入飯店業擔任營養師一職,主要協助餐廳實施食品安全管制系統(簡稱HACCP)之執行,導入預防性之食品安全管理概念,強化餐廳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因食安法規日漸嚴格,任職於漢來期間也發現自己食品專業上的不足,自主進修考取食品技師證照,提升自己專業知識與增加風險管理能力,努力將所學發揮於工作上。 圖解:健康諮詢公司/講師兼顧問 版權:系友林載輝所有
林載輝學歷: 中國文化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碩士 義守大學醫學營養學系學士 現職: 健康諮詢公司/講師兼顧問 研究所畢業回國(馬來西亞)後,我開了一家健康諮詢公司,教導民眾正確的健康知識和觀念,並教導他們如何選擇正確的治療方式。為了紀念營養系的前身,義大醫學營養,我也跟朋友合作開了一個網路課程,名叫【醫學營養方程式】。大學四年所學,為我打下知識基礎。 |
![]() 圖解:葉心儀營養師(右一)
葉心儀營養師(團體膳食)本科系給予相當多元的選擇,從食品、營養到生物科技都有相當多的學習,當時我對於團體膳食的課程抱持著相當高度的學習熱誠,大三時選擇到醫院實習,並在大四時到台北榮總營養部打工,更加了解營養師的工作內容與使命,並期望自己在工作上能有一定的發揮。 畢業後在於台北榮總營養部擔任計畫營養師兩年,但當時面對到很多病人,體悟到營養觀念應從小教育,所以決定進入學校營養午餐的團膳公司。目前工作將近8年,從採購、開菜單到品保及客服皆有學習。現階段台灣的營養午餐需要更多人才的投入,讓這個重要的產業有更多的進展與提升。 ![]() 圖解:王蒔敏(右)與糖尿病名醫游能俊
王蒔敏營養師(目前攻讀博士學位)喜愛生物的我在高中奠定對研究的興趣,並在心中種下了嚮往學術研究的種子,在實踐食品營養系就讀時便請求專長營養生化的郭家芬老師讓我進入實驗室學習基本的實驗技術,並且修了郭老師所有的選修課,經過郭老師兩年嚴謹、扎實的訓練,我在畢業那年考取營養師證照,同時考取國防醫學院,也順利在兩年後畢業。 碩班畢業後我在家庭責任與家人期待下以營養師身份進入職場,工作期間持續將科學魂發揮於長照領域,不斷自學、進修。企圖追尋答案的我找到了真正應該解開的迷團「胰島素阻抗」,於是決定報考博士班,繼續追求學術與真理的夢想。目前就讀於國防醫學院生命科學所,致力於「降低因胰島素阻抗引起之第二型糖尿病風險」之研究。 圖解:江幸芸營養師
江幸芸營養師 (法商藥廠營養顧問)高中時我選擇第三類組,當時我對生物很有興趣,由於爺爺與姑姑都是因糖尿病過世,讓我體認到飲食控制與預防醫學的重要,因此立定志向希望能成為一位營養師,後來有幸考上實踐大學,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學系(當時為食品營養系),大學四年充實的課程與大三的實習訓練,培養我成為優秀的營養師。 碩班畢業後回母校擔任助教,期間學習實驗室管理、人際關係處理與考取相關證照。之後短期出國進修,加強外語能力及拓展視野。返台後於新光醫院擔任營養師四年,從事臨床、門診、社區等,練就基本功。目前為糖尿病衛教師,任職於SANOFI,工作內容包含衛教、教材設計、舉辦大型工作坊等,期許將來能運用專業幫助更多人。 |
我的學系 |
義守大學 營養學系 |
實踐大學 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學系(臺北校區) |
---|---|---|
多元能力 |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3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
資料準備中 |
性格特質 |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5%
|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