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佛光大學 心理學系 |
慈濟大學 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 |
---|---|---|
所屬學群 |
社會心理學群
心理學類 |
社會心理學群
心理學類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學系特色 |
佛光大學心理學系講授的是原汁原味的心理學,致力於傳授踏實的知識。從學理到應用,老老實實,讓人有立足人世的本錢,也有闖蕩世間的能力。一流的師資、先進的實驗室、優良的學風、親人般的師生同學關係、周延的課程、自由的思辨、隨機的啟發。從課內到課外,時時處處,都是學習的機會。不僅如此,我們重視學習、也講究活潑自在的生活態度。因此,本系學生在社團活動與運動競賽方面,都有令人刮目相看的表現。 下載詳細資料 |
本系所的特色在於結合了心理學與人類學兩大學門。在平行的推進這兩個領域的專業學養時,也提供了學生跨領域的思維與目光,培養學生更寬闊、更深遠的胸襟,與更謙卑、更勤奮的態度。 |
學科意涵 |
學習「研究人類心智與行為之科學」,人類心智與行為的範疇相當廣泛,包含知覺、認知、情緒、記憶、學習、發展、助人與攻擊及心理疾病等,只要是與人有關的事件,都與心理學有關,本系師資和課程安排提供大學生在心理學眾領域中全面性的探索。 |
本系教育理念在於透過心理學與人類學的知識,幫助學生在探討人類不同群體及個體各個階段(包括嬰幼兒、青少年、成年、老年)的發展原理與問題,以及心理與社會文化等因素的交互影響。提供多面向的視野,培養學生從多元文化及個人心理角度思考問題,落實尊重與關懷生命的人文精神。 |
學習方法 |
![]() 1. 課堂/小組討論:課程中讓同學個別或組成小組參與討論,以提高學習參與及認知。 ![]() 2. 教師講授:同學透過教師講授以學習專業知識。 ![]() 3. 專題報告:在老師指導下,由同學蒐集、彙整學習主題資料,並於課程中進行專題報告。 ![]() 4. 見/實習與參訪:安排學生至相關機構實地參訪,或進行專業見/實習。 ![]() 5. 同儕支援交流:課後安排同儕間相互支援及互相協助(含課業支援、生活支援)。 |
![]() 同學們於課堂上進行實務演練,實際模擬團體情境,由同學分別擔任領導者、協助者、團體成員及觀察員,彼此相互學習給予回饋。 圖解:團康活動 版權:人發心系 ![]() 除了課本上的知識以外,老師帶領同學來到人骨教室,近距離靠近骨頭模型,辨識骨頭在人體的位置、名稱。 圖解:骨頭模型 版權:人發心系 ![]() 藉由課程訓練並利用課餘時間進入偏鄉國小協助兒童課輔,以達到理論與實踐學用合一 圖解:團康活動 版權:人發心系 ![]() 課程設計強調學用合一,採取「理論講授」→「觀摩學習」→「演練」→「督導」。期待培養優秀的實務工作者,以及具有文化敏感度的工作者。 圖解:理論講授 版權:人發心系 ![]() 課程設計強調學用合一,採取「理論講授」→「觀摩學習」→「演練」→「督導」。期待培養優秀的實務工作者,以及具有文化敏感度的工作者。 圖解:觀摩學習 版權:人發心系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建議對於心理學有興趣的同學,可在高中時期累積以下各種經驗,從中培養相關基本能力。 |
●高中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一、本系學士班除設有「心理學基礎理論及方法學程」,尚有「社會、教育及工商心理學學程」與「認知、臨床及神經科學學程」專業學程。 |
本系的特色是兼具人類學和心理學兩個學門的訓練,提供學生鉅視和微觀的思維模式,培養學生從多元文化及個人心理角度思考問題,落實尊重與關懷生命的人文精神。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1. 畢業後只能從事助人行業,或沒有其他對應的工作。 |
大學部心理相關科系畢業,並不能報考心理師;本系學生如果想成為專業心理人員,可以選擇 (1)報考本系臨床心理組碩士班,畢業後參加心理師專技人員考試 (2)修畢本校師資培育課程,擔任中學輔導室專輔老師。另外大學心理相關科系畢業也可以擔任社福機構之教保員及訓練員或學校單位資源教室之輔導員相關工作。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1. 學習內容-以為都在學習諮商或與醫院精神科有關的內容;或以為就是學習「讀心術」。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大學部心理相關科系畢業,並不能報考心理師;本系學生如果想成為專業心理人員,可以選擇 (1)報考本系臨床心理組碩士班,畢業後參加心理師專技人員考試 (2)修畢本校師資培育課程,擔任中學輔導室專輔老師。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亮點:私校心理第一品牌—溫暖專業,深入人心 |
本系除了課堂上的知識授教外,另增加許多課程以外的實務經驗。如進入國小、國中、高中學校進行課後輔導及團體活動。另透過大四暑期實習了解工作場域的環境與內容進而對未來思考走向幫助甚大。 |
我的學系 |
佛光大學 心理學系 |
慈濟大學 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臨床心理學導論內容與特色:利用心理學的知識與方法,以執行以患者/個案為中心的臨床心理衛生工作能力,其中主要涉及心理衡鑑與心理治療的實務能力。課程主要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對於臨床心理學核心知識的理解,瞭解臨床心理師的工作內容,並且學習臨床心理之專業態度與倫理判斷能力。 思考心理學導論內容與特色:思考心理學承襲希臘時代哲學家對於理性與經驗主義的探討,研究人類在演繹推理、歸納推理、決策、判斷、問題解決等領域中理性與非理性的表現,並以理論或模型解釋之。思考心理學導論即在介紹上述的研究發現、理論與模型。 ![]() 社會心理學內容與特色:本課程首先以介紹社會心理學目前發展的狀況、研究重點及經典研究為引導,然後介紹社會心理學幾個重要主題的理論及研究概況;最後可配合課程之主題,並針對同學的個別興趣,挑選社會心理學中的幾個重要主題,讓同學進行實際研究之演練。 |
![]() 生態心理學視覺、聽覺、嗅覺、味覺以及觸覺的動用,是靠近生態與自我內心的路徑,打開五感,細膩感受與覺察生活周遭的一切,並運用作畫的方式紀錄下經歷的這些感受。 圖解:學生學習成果分享 版權:人發心系 ![]() 植物的療癒力量植物對人的無他性、穩定、自然生長的真理,是陪伴人一同成長的支持力量。此堂課以植物作為媒介,藉由親身照顧盆栽,體驗多種植栽的方式,經歷植物帶來的改變與美好,打開我們對心理治療的另一種想像。 圖解:實作課程 版權:人發心系 ![]() 受苦與耹聽此堂課透過文本的閱讀,配搭細細回看過去自身受苦的經驗,以及陪伴他人渡過苦痛的經驗,整合課堂中的學習。課程最後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探尋一群在生活中受苦,但這些的苦痛卻不容易被大眾看見的群體,以展演的形式,呈現我們對受苦的看見與誠摯聆聽的成果。 圖解:課程展演 版權:人發心系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我的學系 |
佛光大學 心理學系 |
慈濟大學 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吳楷貴學經歷、生涯發展歷程:畢業於於佛光大學心理學系碩士班,目前從事心理師工作。 現職:心理師 經本系訪談紀錄如下: 佛光大學心理系給予你甚麼? 紮實的基礎訓練,很慶幸有這樣的基礎訓練,對日後的諮商與輔導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對佛光大學心理系的印象? 佛光大學心理系是集合的許多有理想有抱負的老師們的地方,在與老師的相處上不僅是學習到課業,也學習到老師們待人處事的方法。 給高中生的一段話。 如果你想要把心理學運用在很多其他的地方,佛光大學心理系是個很棒的選擇。 ![]()
張永霖學經歷、生涯發展歷程: (1)畢業於佛光大學心理學系學士、碩士班(一般心理學組) (2)南大、嘉大、文化等多所公私立諮商輔導碩士班推甄正取生 (3)榮獲國科會大專生科技部研究案補助、國內外研討會 / 期刊發表 (4)矯正署宜蘭看守所 觀察勒戒者戒毒輔導講師 現職/現就讀校系: 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學生 / 國立空中大學研究發展處兼任研究助理 經本系訪談紀錄如下: 佛光大學心理系給予你甚麼: 「豐富的研究與實務經驗」-教授很願意給學生機會。若想成為心理師,這些經驗的累積將有很多幫助。 對佛光大學心理系的印象: 關懷融洽的師生相處、多元的專業課程、專業的助人工作者訓練、 國立收費標準跟許多獎助學金獎項。 給高中生的一段話: 心理師的要求是「研究者-實務者」,若打算成為心理師,佛光心理系可以給你紮實的研究實務訓練! 未上傳圖片
姓名:黃逸民學經歷、生涯發展歷程:畢業於佛光大學心理學系學士班,目前自行創業(食八辣養生滷味創店者)。 現職:自行創業 經本系訪談紀錄如下: 佛光大學心理系給予你甚麼? 在學校學習到了人與人的相處的模式,也就是同理心。 對佛光大學心理系的印象? 覺得佛光大學心理系是個大家庭,學長姐對學弟妹也都很關心。 給高中生的一段話。 佛光心理系的師資是很優秀的,學長姐也很願意回答學弟妹們的問題。而且因為小班制的關係,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也非常親近。來讀佛光心理系可以讓你的大學生活學到很多東西的。 未上傳圖片
蔡孟樺學經歷、生涯發展歷程:畢業於佛光大學心理系碩士班,目前為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班學生。 現職: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班 心突破公司-兼任講師 經本系系友訪談紀錄如下: 佛光大學心理系給予你甚麼? 目前用的學業基礎都是佛光心理系給予的,因為碩班時與老師執行計畫的關係,所以行政處理及資料分析的能力也是在佛光心理系訓練的。 對佛光大學心理系的印象? 佛光心理系的凝聚力很強,包括年級、師生之間甚至是行政人員與學生之間。 3.給高中生的一段話。 佛光心理系的資源很多,學生需要的事物都可以為你爭取到,還比別的學校多了些人文氣息。 未上傳圖片
馬宗民學經歷、生涯發展歷程:畢業於佛光大學心理系學士班,目前於佛光大學心理學系碩士班一般心理學組就讀。 現職:佛光大學心理系碩士班一般心理學組 經本系系友訪談紀錄如下: 佛光大學心理系給予你甚麼? 佛光大學的基礎學習是非差紮實的,老師在教導上是非常用心的。以統計學為例,因為老師仔細的教導,所以現在在面對統計資料上是比較不容易被數據所欺騙。 對佛光大學心理系的印象? 師生的互動關係是最印象深刻的,相對於其他大學學生的經驗,佛光大學心理系師生的關係是比較沒有隔閡的。 |
![]() 圖解:臨床心理師諮詢門診海報 版權:張兆賢臨床心理師提供
張兆賢臨床心理師我高中選擇一類組,就是鄉民所說的社會組的腦袋,但我覺得對於人文有興趣,並且累積相關的知識,皆成為後來職涯發展的重要養分,高中時期正是養地及翻土的好時機,參加社團,練習思辨與發表想法,研讀大量課外書籍(從有趣的開始讀),這些都是供給這塊土壤養分的方式,在未來的某一天,它會長出你意想不到的果實。 從事臨床心理師這份工作,每天都需要跟不同的人接觸,及深入交談,沒有上述豐富的人文底蘊,難以成就此一行業的核心能力,此外,大學時接觸到人類學相關的知識,讓我在與個案工作時,能夠從更多元的文化觀點來去思考問題形成的脈絡,並且使用與案主文化相符的話語來進行分析與治療,往往能夠幫助治療關係的建立以及強化治療效果。 ![]() 圖解:專題演講 版權:黃琝媗專輔老師提供
黃琝媗專輔老師我從小就不是個認真努力的學生,但很慶幸在求學路上遇到許多良師。在高中抉擇大學時,一方面貪戀好山好水的花蓮,另一方面剛好人發系是學與心理學相關的科系,因此放棄指考的機會,就這樣到了花蓮。系上的教授和系秘姐姐給予我們很多的溫暖,讓我們在愛與尊重的環境下好好地長大。 在經過大學四年的學習,無論是系上或是師培,都讓我漸漸明白,當一位專業的輔導人員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因此畢業後實習完,很努力的考取專輔教師的資格,目前任教於新北市三民高中國中部。在實務現場面對的狀況遠比課堂所說的更為複雜,但是是幸福的。陪著學生一起走過生命的失落及快樂,漸漸地找到自己,這段歷程十分美好以及踏實。 ![]() 圖解:獲獎 版權:林原竹業務主任提供
林原竹業務主任在台北長大,獨自來到花蓮就讀慈中的我,對心理學感興趣,最後錄取第一志願的慈大人發系。大學時參與街舞社、熱舞社、熱音魔術等等社團培養多方興趣發展。也感謝母系四年來的養育栽培,獨特的人類學及心理學專業深植廣納百川跨領域的核心價值,使我畢業後完美融合醫學、法律、金融、商業、領導等多元能力。 大一即在麥當勞上班,兼差過民宿接待、車行學徒;大四時升麥當勞主管,且同時加入富邦至今已成為世界百強、全台第一的金控集團在東部的標竿青年,帶領團隊夥伴們不斷成長、創造社會價值現受邀全台巡迴演講而讓金融保險界的總統-富邦人壽總經理、多位高層、無數業務認識了,在後山有個優異的「慈濟大學」。 |
我的學系 |
佛光大學 心理學系 |
慈濟大學 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2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2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2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20%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
性格特質 |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5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3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