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社會心理學群 社會工作學類

國立臺灣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 加入比較清單
 02-33661243
 ccc
 資料準備中


    資料更新時間:2022/11/14 下午 02:18:28

學系特色

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旨為訓練專業助人工作者,並將自己定位為「行動者」、「陪伴者」的角色,對社會中的弱勢族群、社會議題,採取實際行動、共同解決/面對困境。因此社工系尤其重視培養學生的行動力與實作能力,透過實際行動,解決社會問題,以落實社會正義。到目前為止,臺大社工系已培養出為數眾多的社工師及社工專業領導人才,對臺灣社會福利的發展,功不可沒。


學科意涵

社會大眾對社工系的想像,不外乎是在訓練出具有同理心的助人工作者,而臺大社工系不僅止於此,是以訓練學生「對社會需求具有高敏感度,並透過專業技巧,以求社會正義落實」為教育目標,並作為系所發展的主要方向。社工系創立的基礎,即在於藉著實證研究與實地參與,回應社會變遷中各種弱勢族群所面臨的多元問題。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建議對社會工作學系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高中時期嘗試思考自己有哪些感興趣的社會議題、群體等(例如:貧窮、心理衛生、兒童青少年、身心障礙、多元性別、原住民族等等),並試著去關心這些議題,藉由實際去參與相關的活動、社群、專題研究等,培養對社會議題、社會需求的認識與敏感度。同時在這些探索過程中,也可以去思考是否這些議題與你個人的生命經驗有所連結、影響你對社會工作感到興趣等,這些也都有助於培養個人反思與同理能力。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社會工作是一門助人的專業,透過專業的知識、技巧、價值,協助個人、家庭、團體、社區,促進或恢復其社會功能,滿足基本人性需求,關懷弱勢族群,實踐社會正義。社會學系是研究人類社會的集體現象或行為,心理學系則是著重在理解個人內在心理動力。社會工作學科藉用部分社會學及心理學理論,以系統的觀點,理解人與社會的互動,進而提供需求滿足。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當代媒體對於社會工作專業仍存有誤解,包括對於社會工作專業性的質疑、勞動市場的理解偏誤。社會工作專業在社會上具有高度不可替代性,且因應社會變遷快速,新興複雜社會議題萌生,社會工作的重要性更為提高,因此在未來就業尚無疑慮。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部分學生認為社工系課程較輕鬆,然社工系著重自我探索與覺察、社會參與實踐、批判反思,表示學生需做大量探索,以了解自己與社會的互動,這個過程對某些同學來說是困難的;部分課程要求課外社會參與,對於時間的分配,需額外花心力;課程要求積極參與討論,在與同學和老師互動中,發展批判性思考,這非僅能依靠閱讀能得到。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社會工作概論
    • 社會學
    • 普通心理學
    • 社會統計
    • 社會心理學
    •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 大二必修
    • 社會工作研究方法
    • 社會個案工作
    • 社會團體工作
    • 社會福利概論
  • 大三必修
    • 社會工作實習指引
    • 社會福利行政
    • 社區組織與社會發展
    • 方案設計與評估
  • 大四必修
    • 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
    • 社會工作管理
    • 社會工作實習一
    • 社會工作實習二

專業選修課程

  • 弱勢及多元領域選修課程
    • 多元平權與社會改變、身心障礙福利服務、原住民族與社會工作、長期照顧服務、勞工行政與社會工作、貧窮與社會工作、家庭暴力防治、兒童福利等
  • 社工實務領域選修課程
    • 精神醫療社會工作、醫療社會工作、家庭社會工作、少年福利與權利、兒童福利、老人福利服務、 老人學概論、 家庭健康與疾病等
  • 社會政策與管理選修課程
    • 志願服務與志工管理、健康照顧政策、社會保險、社會工作與行銷、社區資源管理、 東亞社會政策、貧窮與社會安全等

特色課程

學系完整課程地圖資料準備中

適合從事工作


  • 社工人員

    • 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對社會生活功能有障礙的個人或家庭,提供教育性或預防性的服務及輔導諮詢之人員。


  • 社會工作研究人員

    • 從事與社會工作、社會政策有關的知識領域研究,並將其應用在相關工作上。


  • 公家機關相關人員

    • 1. 接受人民委託,管理公共事務的人員。2. 依法於受有俸給之文武職公務員,及其他公營事業機關服務人員。


  • 專員

    • 社會工作畢業生目前的出入相當多元,除了熟悉的社工、公務員、研究員外,也有許多系友在 ( 如:社會企業、新創非營利組織)將社會工作的知識運用其中



系友生涯發展


多元能力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20% Complete
2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5% Complete
1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5% Complete
1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Complete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Complete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Complete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Complete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Complete
10%

性格特質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0% Complete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Complete
2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Complete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Complete
1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Complete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Complete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Complete
10%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