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22/11/11 下午 02:44:39
學系特色
本系於民國五十六年時建校設立,主要為培育中學數學教育人才為主。
每年招收兩班, 每班四十人,自九十五學年度起改為「 【 師資培育 】 」(畢業學分含教育學分為154學分)
及「 應用數學組 【非師資培育】 」 ( 畢業學分不含教育學分為128學分 )
各一班分流招生。「 應用數學組 」 學生如有意願參加本校師資培育中心之考試,通過後即可參與師資培育。
學科意涵
主要為學習數學領域各相關知識,除了數學本質上的探討,亦包含統計、資訊科學、科學計算、數學教育等領域的學習
學習方法
未上傳圖片
師培課程以板書演練、書寫,
教學教材使用,及教學原理教學,
和口語訓練等學習方法,充實學生教學能力;
未上傳圖片
邏輯推導、證明有三種方式:演繹、歸納和溯因。
給定前提、結論和規則,而前提導致結論,運用所學知識,有邏輯、調理的得到
演繹用來決定結論。使用規則和前提來推導出結論。
歸納用來決定規則。藉由大量的前提和結論所組成的例子來學習規則。
溯因用來決定前提。藉由結論和規則來支援前提以解釋結論。
未上傳圖片
小組討論、專題團體合作,
根據每個人的想法不同,
組員相互解釋說明自己的看法哪裡合理,哪裡不合邏輯,
共同集思廣益、思考產生結果和知識概念理解
未上傳圖片
統計分析:
先藉由統計方法的設計、接著收集資料與數據、整理彙總後、再由電腦計算分析與模擬、最後再將結果信息反饋五個階段。
以便給領導者做出決策判斷服務,這既是統計工作者的職責,也是統計工作的最終目的
未上傳圖片
以計算機模擬或演算,
學習結合資訊程式,
模擬情境條件,類比特定系統之抽象模型,
以產生、驗證結果,或推算數據與產生概念圖形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練習是學習數學的靈魂,可知練習是需要的,但過度的練習(over-drilling)亦未必有益。因此建議同學們搭配課堂上的筆記並將練習的「量」轉移到練習的「質」,即做完每題數學題目後,能花點時間加以思考回顧,必能事半功倍。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系共分兩組
(1)數學組:為師資培育組,以培養未來中小學數學教師或數學教學研究者為主。
(2)應數組:以培養未來數學研究者及數學應用之相關工作者為主。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容易誤解將來只能從事教職工作。
數學系所學之抽象數學概念雖難以直接應用於現實生活中,
但數學仍具有相當多實際的具體應用,如統計分析、演算法設計、金融數學等,
且對於抽象思考之訓練,亦有助於現實問題之處理解決。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高中數學以迅速解題為導向,大學數學系則是以定理的推導與應用為主,兩者有一定的落差,同學應思考是否對數學的本質及利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有興趣,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本系數學組須修習師培教育相關學分,應數組則否。
應數組學生可申請本校教育學程招生考試,通過後即可修習師培教育學分。
此外本系也積極規劃未來發展方向, 包括
一、拓展機率統計、科學計算與財務工程等實用性質高的數學領域課程。
二、規劃多元化課程,推動跨領域學程, 使本系的畢業生未來不論是當中學數學教師, 數學學術研究
或其他不同領域的研究所深造都能遊刃有餘。
特色課程
未上傳圖片
數學教材教法
這門課的目標主要是要
培養學生編寫教案、設計教學活動、使用教學媒體、檢討教學得失及解決數學教學問題的能力,使成為具備數學教學專業知能的師資。
未上傳圖片
數學解題
數學解題這門課的目標主要是要讓學生
1.能了解何謂「問題解決」?
2.能了解何謂「數學問題與習題之區分」?
3.能了解數學科解題策略;
4.能了解如何指導學生作問題解決。
5.能瞭解教甄命題趨勢
未上傳圖片
高等微積分
講授內容以ℝ3空間函數之基本性質為主,亦將延續高等微積分課程中部分基礎觀念與重要定理推廣至一般測度空間,藉此訓練並增進學生之數學分析與邏輯推理的能力。
未上傳圖片
線性代數
本科目是近代數學的最基本科目之一,其目的希冀學生能熟練線性代數的概念和計算法則,以作為學習其他高深數學及應用數學之基礎。其教學目標如下: 1. 能了解向量空間的意義及相關性質與重要定理的應用。 2. 能了解線性變換的意義與概念及其相關性質與應用。 3. 能了解矩陣的意義與概念及其相關性質與應用。
未上傳圖片
數學科電腦輔助教學
這門課的目標主要是要讓學生
1. 熟悉數學軟體GSP的操作
2. 熟悉自由數學軟體GeoGeBra的操作
3. 應用GSP與GeoGeBra輔助數學的教學
適合從事工作
-
金融專業主管
-
於金融業從事客戶服務活動或作業之規劃、組織、指導、協調、管制及考核等管理工作。
-
-
中學教師
-
具有中等教師身分,擔任各國民中學、普通中學學校教師人員。依教學科目擬定各種課程的教材,進行課堂教學,並視學生學習情況給予支援。
-
-
統計學研究人員
-
負責統計科學的研究與調查工作,並發展、改善統計方法 ,及對實際統計資料進行整合和解釋。
-
系友生涯發展

廖本煌
本系68級系友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數學博士
高雄師範大學副校長

賴春錦
本系77級系友,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博士
板橋高中校長

游源忠
本系83級系友,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技術與教育職業研究所博士
員林高中校長

卓建宏
本系86級系友
日本京都大學數理解析研究所(RIMS)(博士)
國立中山大學應用數學系教授

郭君逸
本系90級系友
國立交通大學應用數學所博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副教授
「世界魔術方塊聯盟(WCA)」台灣區認證員(delegate)
多元能力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