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比較清單
資料更新時間:2022/9/15 下午 06:41:56
學系特色
本系大學部成立於民國七十八年,碩士班成立於民國七十九年,博士班成立於民國八十五年,碩士在職專班成立於民國九十年,為一學制完整,基礎理論與實務研發並重之系所。近年來致力於推動程式語言學習之新雙語課程、數位學習與議題導向之實作課程,培育具有專業知識、實務技術、宏觀視野、就業競爭力的機械工程人才。
學科意涵
機械工程學系涵蓋力學、熱流與能源、設計與製造、自動控制等領域,主要課程如材料力學、熱力學、熱傳學、自動控制、機動學、機械設計等,培養學生創新設計能力,務實分析能力,動手實作能力。
學習方法
動手實作之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動手實作能力,課程內容包含操作機器、實驗量測、製作組裝等,引導學生做中學。如工場實習、機械工程概論、機械工程實驗等課程。
版權:元智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實務導向之團隊合作學習: 加強學生創意實作能力的養成。使學生瞭解基礎理論的應用後,透過作業演練與專題實作,訓練學生具備獨立思、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藉由分組活動、共同討論分享或進行小組練習等方式,完成共同學習任務,達成共同學習目標,如機械設計、機械系統分析、綠色能源專題等課程。
電腦模擬之數值分析方法: 透過電腦軟體針對實際案例模擬分析,讓學生真正學習如何應用電腦軟體,學習如何撰寫程式來分析工程的問題,並解決工程或產品研發所遇到的問題。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資料準備中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機械系比較會被學生誤認為是相近的學系為電機系,其實所有的專業知識卻是迥異,主要差別在於機械系著重「力學」領域的相關知識,而電機系則著重於「電學」領域相關的知識。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機械系在現今科技發展並非傳統機具操作,而是如何善用科技進行高精度高價值的產品製造。舉凡電子電機領域的研發到傳統工業的製造,均已走向智慧化自動化的階段。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一般人認為機械業是一粗重、黑手的行業。事實上機械業的內容除了涵蓋上述的傳統與近代高科技外,它非常講求創造、分工合作與自動化。在工作內容方面,它包含分析、設計、控制、製造、測試、維護等。具有解決複雜問題的工程師,學習不同設備的製作能力外,分析了解問題並產生創新解決方案的能力才是我們系畢業生應有的能力。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本系詳細介紹請見系網頁:http://www.mech.yzu.edu.tw/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微積分(上)(下)
- 基礎程式設計實驗(一)(二)
- 工程圖學
- 機械工程概論
- 工場實習(上)(下)
- 工程材料
- 應用力學-靜力
- 機械畫
- 材料力學
- 普通物理
-
大二必修
- 工程數學(上)(下)
- 熱力學(上)(下)
- 機械製造
- 機械製造
- 電路及電子學
- 應用力學-動力
- 自動控制
- 機動學
- 實驗(一)~(五)
-
大三必修
- 近代生物學導論
- 工業應用化學
- 機械設計(上)
- 流體力學
- 實驗(一)~(五)
-
大四必修
- 熱傳學
- 暑期專業實習
- 學士論文
- 半年專業實習
- 議題導向實作專題課程
- 機械設計(下)
專業選修課程
-
材料與力學
- ●機械振動 ●應力分析實務 ●物理冶金學 ●熱處理學與表面改質 ●材料之選擇與應用 ●材料破壞分析 ●材料機械行為 ●材料科學 ●電腦輔助分析 ●電腦輔助實務分析與應用
-
設計與製造
- ● 自動化機械設計 ●創新產品設計 ●非傳統加工 ●藝術與設計創作 ●數值控制加工 ●電腦機械繪圖 ●電子構裝製程與設備
-
機電
- ● 感應器原理與應用 ●機電整合 ●可程式控制 ●伺服控制系統 ●精密機械與量測 ●微感應器設計與製程 ●微機電製程與設備概論 ●信號處理與系統鑑別
-
熱流與能源
- ● 流體機械 ●內燃機學 ●能源工程 ●空氣動力學 ●燃料電池概論 ●能源與環境 ●氫能概論 ●太陽能電池 ●電池技術 ●綠色能源專題實作
特色課程
機械設計
課程目標為學生提供體驗設計的工具和環境。 設計工具包括工程領域知識和設計方法。在設計環境提供了適當的設計項目,設計團隊組織以及對項目的適當監督。我們希望學生在課程中學習的設計經驗包括解決問題的過程,創造力和團隊合作。
圖解:機械設計期末競賽
版權:機械工程學系
機電整合
建立同學在機電整合工程及自動化機械與系統兩方面廣博的基礎知識,希望同學們運用上課所學的致動器及感測器等,實現人機介面的操作和自動化的原理,並設計出簡易的自動化機械裝置,本期介紹兩項優秀作品:自動分類輸送帶與迷宮探索跟隨機器人。
圖解:自動分類輸送帶結構
版權:元智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微機電製程與設備概論
本課程旨在探討奈微米機電系統加工技術、原理及製程設備概論,希望建立學生之奈微米機電系統入門基礎,進而培養開發未來奈微米機電系統設計及先進製程技術之潛力。
使用設備如:面對準曝光機、旋轉塗佈機、電子束蒸鍍機、射頻 / 直流濺鍍機、表面輪廓儀、金鋁線銲線機、酸/ 鹼 / 有機濕蝕刻槽、超音波震洗機等。
圖解:射頻 / 直流濺鍍機及電子束蒸鍍機
適合從事工作
資料準備中
系友生涯發展
曹嘉文
曹嘉文為83級機械系友,民國87年於元智大學機械系畢業後服兵役,在業界任職數年後前往美國取 得碩士與博士學位,2008年完成博士學位後返台任職於國立中央大學機械系服務至今,現為中央大學機械系正教授並於107學年度兼任國立中央大學產學營運中心副主任。
研究成就包括奈微米晶片製程開發、質譜分析應用與理論分析、微流體晶片製造與接合技術、液滴型微流晶片、細胞培養、慣性成測器輔具裝置等面向。其研究已發表三十餘篇SCI國際期刊論文,兩篇書章,三項專利,以及三十餘篇國際研討會論文等研究成果.在2008, 2013以及 2017年間獲得中央大學優秀年輕學者以及中央大學傑出研究等等獎項,2018年晉升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高姓會員,在學術傾域上表現優良。
龔育諄
1.擔任元智大學首任系友會會長期間,舉辦系友會活動與數場專題演講,活絡系友活動。
2.長期提供電腦硬體資源給予機械系師生使用,包含高階顯卡、記憶體與儲存裝置。
3.擔任元智大學機械系兼任助理教授,教授電子冷卻技術與高等熱力學,結合產業技術,讓學生畢業更接近業界需求。
1.提供超級電腦給予元智大學師生AI運算使用,節省運算時間,提高精準度。系統散熱領域15年期間,架構系統散熱,並多次2.受邀大型會議的專題演講。影響散熱業界的趨勢。
謝志傑
•睿傑專案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
•國際專案管理學會台灣分會(PMI-TW) 常務監事
•台大嚴慶齡工業基金會講師
•資策會講師
•中國文化大學進修推廣部 NPDP總顧問
•專案 (Project) /計畫 (Program) 管理. 專注於大型跨領域跨文化的專案環境
•新產品開發, 從前端機會篩選, 概念形成, 概念評估, 開發, 新產品上市及行銷
•專案組合管理 Portfolio Management 在企業導入及運作
•專案辦公室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 (PMO) 之建立及運作
•專案風險管理理論及導入實作
多元能力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