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22/11/16 下午 01:59:24
學系特色
大葉大學傳播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影視製作」、「社群傳播」是新世紀的明星產業,課程規劃兼具理論與實務,並邀請傑出業界師資共同授課,以因應「視野國際化」、「創作在地化」、「傳播藝術化」、「內涵人文化」的趨勢。學用合一的特色,能培養學生未來職場發展的競爭力,學生創作的影視作品獲得許多獎項的肯定。
學科意涵
學習傳播訊息與影視製作實務,並利用媒體將訊息以影像、聲音、文字等方式傳遞給人群,學習過程中包括訊息的收集、媒體的認識與製作,訊息的傳播,並對傳播中或結束後的反應做評估與應用。
學習方法
課堂講授:由教授說明課程內容,運用實際案例或相關範例協助同學了解。
圖解:學程的多功能攝影棚
版權:傳播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個案分析與討論: 針對國內外影視或網路社群等作品進行討論,培養學生個案研究、溝通協調,分析解決問題。
圖解:學程業師指導
版權:傳播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團隊學習:課程讓同學進行分組合作,進而學習溝通協調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圖解:畢業專題製作劇組合照
版權:傳播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實習參訪:瞭解職場工作環境,從職場實務中將課堂所學相互結合縮短學用落差。
圖解:前往中影的戶外教學
版權:傳播藝術學士學位學程拍攝

學用合一:課程學習與實作經驗結合,強調做中學的精神。
圖解:學生在播客工作室進行實作練習
版權:傳播藝術學士學位學程拍攝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多參加社團及校外活動,多看、多聽、多欣賞國內外影視或網路社群等作品,增加自己的競爭力。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傳播藝術學位學程:以影視製作、社群傳播,以及表演藝術為學習重心。
視覺傳達學系:較偏向平面設計或商業設計。
多媒體學位學程:專攻動畫與遊戲製作。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本學程簡稱「傳藝學程」,一般人聽到「傳藝」二字,會以為是「傳統藝術」;然而,本學程全名「傳播藝術學士學位學程」,是朝符合時代潮流的「影音製作」與「社群媒體傳播」(Youtuber)發展。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傳播發展方向甚廣,學習內容並不僅侷限在幕前的新聞播報或表演,還包括影視企劃與製作、廣告企劃、公共關係、社群媒體應用等方面,都是可能的發展方向。
本學程強調影視製作與社群內容創意,培養學生具備新時代的數位媒體匯流的影視內容創作能力,符合現今影視傳播的發展主流。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本學程課程致力於培養學生微電影製作、劇情片製作、紀錄片製作、攝影、表演、社群媒體行銷、數位傳播等領域之專業能力。學生影片作品獲得許多獎項的肯定以及媒體報導,畢業後有非常好的發展機會。
特色課程

劇情片製作
兼具理論與實務,並邀請傑出的業界師資共同授課,例如導演、編劇、攝影師及剪接師等。或是透過校內外工作坊、大師講座、演講等,與頂尖的師資接軌。學生必須完成一部影視作品,從實務經驗中學習。
圖解:傳播藝術學士學程 x 電影界大師攜手合作
版權:傳播藝術學士學程

畢業專題製作
本課程讓學生透過分組團隊合作製作影音作品,操練在學期間所學各項表演策畫與影音製作技術,並透過校內外展覽與競賽,磨練跨媒體整合能力。課程並邀請業師評審,以業界的要求標準來檢核學生影片製作的學習成效,培訓職場所需之專業能力。
圖解:畢業專題製作校內展暨業師評審
版權:傳播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專題實習
學生於大三在海內外實習,藉此增進學生業界之實務經驗,以及對產業發展趨勢之了解,有助於在校之學習與未來職場就業之準備。
圖解:學生前往公共電視台實習
版權:傳播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紀錄片製作
透過紀錄片的觀賞及其內容主題、形式手法的探討分析,培養學生閱讀影像的基礎能力。並透過實務製作,學習如何解析影像作品,認識紀錄片多元的美學風格,解放制式教育下被限制許久的想像力與影視製作能力。
圖解: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空拍
版權:傳播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演出製作實務
從表演藝術的定義分析到類別介紹、各項表演藝術的發展沿革與特質,進一步了解表演藝術對人類歷史發展的影響。為符合學生人格與未來在社會發展的需求,也輔以實際操作方式,讓學生了解表演藝術的功能和相關產業的發展現況。
圖解:舞台劇演出"山的孩子"
版權:傳播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適合從事工作
-
影片製作專業人員
-
運用畫面剪輯、文字排版、影像處理、混音處理等技術,製作出節目帶。
-
-
攝影師
-
操作相機或攝影器材,從事人像、物像之攝影,電視及電台錄音、錄影設備之操作等工作。
-
-
其他媒體事業人員
-
凡從事相關媒體事務之工作均屬之。
-
-
社群小編
-
負責社群日常運營、維護及管理,撰寫社群文案與廣告文案,社群活動企劃、推廣、執行。
-
-
節目企劃
-
蒐集及發掘可製作節目的題材,協助構想節目型態、撰寫腳本並企劃節目內容。
-
系友生涯發展

圖解:Youtuber瘋狂老爹
版權:本人同意
任恒志
高中曾獲「全國高職專題製作」首獎,大學在傳藝學程,經由編劇、影音製作等能力訓練,培養出紮實的影音涵養。曾獲「48小時影片展」首獎;畢業製作「番茄先生」結合紀錄片與動畫,紀錄了主角罹癌之後一起奮鬥的心路歷程。
目前為Youtuber和影評人。在YouTube以「瘋狂老爹」為名,以幽默另類的呈現方式,評論動畫影片等作品。每部影片自行編劇、拍攝、剪接,每週定期上傳一部影片至網站。目前YouTube訂閱人數達70.3萬人。

圖解:藝人 飛迅-邱佳宣
版權:本人同意
邱佳萱
高中課程常以戲劇方式呈現,進而發現自己興趣,後選擇大葉傳播藝術學程,對公共關係、傳播概論等課程頗感興趣。大三那年被電視節目《大學生了沒》發掘,開啟了自己的演藝生涯。畢業後擔任電視節目《同學!搞什麼鬼》固定班底,擁有許多忠實粉絲。熱衷於公益活動的她,同時是呼嚕嚕愛心市集主辦人。
2018年正式簽約進入TVBS電視台,成為電視節目《上班這檔事》固定班底、電視節目《女人我最大》單元主持人、電視節目《食尚玩家》外景主持人,以及參與各電視通告。對幕前工作與幕後工作皆有極大熱忱的她,於2019年,開始了她的電影創作,擔任電影《插旗》監製,同時參與女主角之演出,演技獲得許多好評。

圖解:DJ 芸婷
版權:本人同意
吳芸婷
憑藉著對影視的興趣&熱忱,反映在行動上,就讀大葉傳藝學程。後來發覺自己對聲音特別敏銳,因此專攻收音與成音課程,並在畢業專題製作裡負責聲音相關的職務。暑假在伊林娛樂實習,協助代言活動的進行、帶藝人跑各種通告;實習的重要性在於提早認識真實社會的運作模式,更重要的是透過實習確信未來的方向。
目前在亞洲FM92.7、亞太FM92.3廣播擔任流行歌曲、節目主持DJ。也斜槓做活動主持人、歌手節目專訪、商業訪問(企業、政府廣告,影城電影推薦,大學、補習班招生廣告....等等)。目前也跨足Podcast,保留原有優點,結合新媒體進行轉型。

圖解:小編忙什麼?
版權:本人同意
曾儀庭
曾就讀於其他大學化妝品應用科學相關科系,後來發覺不是自己的興趣,毅然決然重考與轉系,終於來到大葉大學傳播藝術學程。專題實習在新彰數位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擔任社群企劃與美編,從此開啟小編的不歸路。
畢業後曾任職人事助理,運用瑣碎的時間,上網尋找如何精進小編的能力,考取了Google Ads證照、學習粉專廣告投放的課程,做了半年後,覺得自己該試著跨出舒適圈,去為自己的人生放手一搏了……後來轉換跑道到廣告公司擔任廣告業務&社群小編,為公司帶來極大的效益,因此工作得很開心也很有成就感。
多元能力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性格特質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