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22/11/11 下午 10:59:27
學系特色
銘傳大學「人工智慧應用學系所」於112學年設立(原「資訊傳播工程學系」)。本系旨在培育資訊科技菁英與前瞻人工智慧應用人才,本系師資均具國內外頂尖大學博士學歷。本系配合資訊科技領域及AI產業需求,規劃包含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物聯網、智慧聯網、大數據分析、電腦視覺、智慧醫療、AR/VR/XR以及元宇宙應用等專業領域。
學科意涵
本系主要培育理論與實務兼具、擁有全球視野之互動媒體科技的專業人才.本學系特色如下:
1. 本系培養「人工智慧(AI)」、「大數據應用」、「智慧聯網」、「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資料科學」、「電腦視覺」、「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元宇宙應用」等領域人才。
2. 搭配「五年一貫」課程規劃,以五年的時間取得學士與碩士學位.
學習方法
畢業專題發表(精彩作品請掃描圖片QR code)
課堂講授:
由教授講解人工智慧相關演算法,帶領同學透過程式設計能力實踐AI應用。
本系於大一/大二共開設程式設計(一)~(四)必修實作課程,培養同學Python/C/C++/C#等業界主流之程式語言開發能力。
版權:CC0授權
創新與實作:
本系開設多樣AI/大數據應用/物聯網路/智慧聯網等AI應用課程。
課程搭配物聯網路設備與高階AI運算環境,強調理論與實務結合。運用程式設計能力開發創新AI應用。
版權:系上師生拍攝
虛擬實境/擴增實境學習成果與畢業專題發表(精彩作品請掃描圖片QR code)
版權:系上師生拍攝
虛擬實境/擴增實境學習成果與畢業專題發表(精彩作品請掃描圖片QR code)
版權:系上師生拍攝
虛擬實境/擴增實境學習成果與畢業專題發表(精彩作品請掃描圖片QR code)
版權:系上師生拍攝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本系為資訊科學領域中,專精於人工智慧應用之技術之學系。
對於人工智慧相關應用,可參考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Y-Er20Z4cYpp5xCoP59UtQ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人工智慧應用學系和資工系,資管系類似,均隸屬資訊學群。
相同之處在於都會修習C/C++等程式語言。不同之處在於本系另列Python為大一程式設計必修,並規劃大一~大二四學期的程式語言必修課,讓同學為將來開發AI奠定堅實的基礎。
此外人工智慧應用學系的專業應用與就業範疇,已超過一般資工系所的學習範疇。從AI概念的建立、資料處理、大數據應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人工智慧技術應用與互動科技,並非只有往程式開發與軟體開發的方向發展。依照不同產業的升級/轉型規劃,與智慧人才需求,學生畢業後,能將人工智慧與互動技術活用於智慧家庭、智慧醫療、資料科學、AI專案開發與管理等領域作適性發展。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高中生最易誤解「人工智慧應用學系」是傳統「資訊工程」與「資訊管理」學系。然而AI相關應用於近年以發展出一套獨立且龐大之知識體系,單純「資訊工程」與「資訊管理」學系並無法諸如涵蓋數據應用到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進階技術。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本系除了強化學生AI理論基礎與數理邏輯外,更強化同學實作與程式設計能力。
1.
本系於大一~大二共開設程式設計(一)~(四)必修實作課程,培養同學Python/C/C++/C#等業界主流之程式語言開發能力。
2.
本系規劃大一~大三專業領域程式設計選修,包含JAVA程式設計、WEB程式設計、網路通訊程式設計、WEB程式設計、手機互動程式、遊戲程式設計等。
特色課程

3D設計與實務
1.學習如何設計物件模型與3D場景
2.熟悉虛擬攝影棚的操作
3.瞭解如何將場景嵌入到攝影棚中,進行影片的拍攝
版權:學生作品,學生同意

虛擬實境技術
1.親手體驗各式VR器材
2.學長姐VR作品介紹 & 實作示範
3.一步步進行VR實作教學
4.親自實作自己的VR作品
5.期末作品發表(業界評審)
版權:學生作品,學生同意

遊戲引擎導論
1. 熟悉電腦遊戲製作的重要步驟
2. 了解遊戲腳本程式的特性
3. 了解遊戲引擎的功能與特性
4. 課程內容豐富,涵蓋系統概觀、場景、資源與素材、攝影機、腳本程式、遊戲行為、人工智慧、音樂與音效、特效、專題實作
版權:CC0授權

互動技術概論
1.Processing互動程式設計
2.邊學邊做互動小遊戲
3.Arduino互動實體設計
4.動手實作自己的期末作品
5.校外參訪
版權:學生作品,學生同意
適合從事工作
-
網路軟體程式設計師
-
從事網際網路系統軟硬體與程式語言的設計撰寫、測試及安裝。
-
-
其他資訊專業人員
-
資料科學,人工智慧應用開發,物聯網路應用開發
-
-
其他資訊專業人員
-
前端互動應用開發,元宇宙應用開發,前端/後端/全端軟體開發
-
系友生涯發展

圖解:楊哲偉校友
版權:下載自楊哲偉FB
楊哲偉
銘傳大學資訊傳播工程學系學士
銘傳大學資訊傳播工程學系碩士
大聲公行動 資深 Android 工程師
鷹諾實業 Android 工程師
艾斯移動 Android 工程師
大理資訊系統分析師

圖解:陳冠宏校友
版權:下載自陳冠宏FB
陳冠宏
銘傳大學資訊傳播工程學系學士
銘傳大學資訊傳播工程學系碩士
冠浤資訊有限公司創辦人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 研發替代役

圖解:徐修謙校友
版權:下載自徐修謙FB
徐修謙
銘傳大學資訊傳播工程學系學士
銘傳大學資訊傳播工程學系碩士
跨視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VR影像演算法工程師 / VR導播
黃偉愷
銘傳大學資訊傳播工程學系學士
銘傳大學資訊傳播工程學系五年一貫研習
應屆考取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
曾宏鈞
銘傳大學資訊傳播工程學系學士
銘傳大學資訊傳播工程學系五年一貫研習
應屆考取國立台灣大學 網路媒體研究所
多元能力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性格特質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