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比較清單
資料更新時間:2018/10/29 下午 02:25:40
學系特色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成立於2002年,乃國內推動跨領域人文社會學教育的先驅,本班課程由人社院六個研究所協作規劃,領域涵蓋哲學、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台灣文學等多個領域。透過開放、彈性與具創意的學程規劃,並配合關注在地連結、重視社會實作的教學方式,人社院學士班旨在為台灣社會培育新世紀的人文學術與文化創意人材。
學科意涵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為提供跨領域人文社會學教育的單位。所謂跨領域人文社會學教育,是指不以專業領域為侷限,積極訓練學生整合多元視野的思考能力的教育。本課程的人文社會學教學涉及以下多個領域:人類學、社會學、哲學、歷史、政經、文學與創作、語言學、文化研究、性別研究。
學習方法
本學士班的社會學、人類及文創課程皆需要田野踏查的實踐,藉以從研究現場親身理解研究的議題。
圖解:文創學程的橫山鄉踏查
版權:課程助教的紀錄
哲學強調批判思考,透過對思考方法、形式有高度自覺的思考,以辨識是非對錯,以及言論合理與否。
圖解:本班哲學講座活動
版權:本學士班
本學班人類學設有人骨考古的訓練,培養同學對田野發現進行跨領域分析。
圖解:本班老師向同學人骨考古的方法
版權:國立清華大學秘書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資料準備中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學班因為整合性的跨領域人文社會學教育,在國內鮮有性質相同的科系;本班高年級學生須主修至少一門專業學程,例如社會學、人類學、哲學,但訓練會比其他科系侷限的學生多出廣博的人文社會學背景。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本班學生屬人文社會領域,專長在於整合性思考、論述及行動能力,出路廣泛,畢業生有從事NGO、教育、記者等,也有向其他領域如電影等有發展而表現優秀者。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許多專業學程如哲學、語言學等不見於國高中課程中,故建議可透過人社營或其他人文科普管道進行理解。此外,本班以推行實質跨領域人文社會科學教育為目標,重視訓練多元思想綜合能力,此與單純多專長不同。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無
特色課程
跨領域對話: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
本課程為教研合一的課程,將以「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計畫的成果為依據,從新自由主義的背景,採取跨領域方式分議題檢討當代社會文化的困境與出路,
圖解:計畫主持人及授課老師黃應貴
版權:學士班
考古學導論
本課程為考古學之基礎教育課程,主旨在認識考古學相關基礎知識與考古學研究方法。以世界考古學的發展為視野,介紹考古學理論的基礎架構、發展史與多元的研究策略。在考古學的研究方法上,考古學是一門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並重的學門。
圖解:清大人骨考古課
版權:NTHU
未上傳圖片
性別學導論
課程以性/別作為身體的展現、主體存在的認知、社會關係的互動是個光譜性的存在, 探討什麼是性/別)?作性別是如何在微觀及結構層次交織下進行?性/別只是檢驗社會現象的變項? 等問題。
適合從事工作
資料準備中
系友生涯發展
沈芯菱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系學士,現就讀於國立台灣大學商研所博士班、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學程。自十一歲起投身公益,從未接受捐款及贊助,十七年來獨力支持眾多慈善活動,獲「總統創新獎」、兩度蟬聯「總統教育獎」、十大傑出青年等多項獎項,獲選「台灣十大慈善家」、「台灣百年代表人物」。
沈芯菱(1989年11月-),台灣知名慈善家。
魏揚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畢業,現為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生。
魏揚(1988年11月10日-)為反黑箱服貿、學生運動團體黑色島國青年陣線成員。其於2014年太陽花學運中,發起323佔領行政院事件並成為現場總指揮。
陳思翰
台灣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士、美國紐約電影學院電影製作碩士
2014年:導演劇情短片《覺醒》。2015年:導演中國院線電影、喜劇片《股瘋2015》。擔任台灣短片《幽鳥紀》製片,入圍金馬影展。《覺醒》獲2014年加州電影獎鑽石獎等多項國際電影節獎。
多元能力
資料準備中
性格特質
資料準備中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