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比較清單
資料更新時間:2022/11/14 下午 04:50:42
學系特色
本系基本上是從公共事務角度切入理解社會現實,以文化現實作為底蘊,參與公共事務,這是與其他一般公共事務學系最大不同之處。本系課程重視人與環境、議題背後的社會脈絡及文化連結,鼓勵學生利用課程進行實作。因此,我們除了有一般公共事務的訓練之外,亦有相當扎實的人類學基礎訓練。
學科意涵
本系系名為「公共與文化事務」,乃是以文化做為理解社會的基礎,認識並參與社會的公共事務。據此,本系是全國唯一將公共事務與文化連結的科系,兼具人文與社會科學的訓練,課程豐富多元,目的在培養跨領域人才。
學習方法
未上傳圖片
社會科學研究法。除了閱讀之外,會有多元化的學習方式,讓同學們自主性地學習,獨立思考與邏輯的判斷將會是相當重要的一項訓練。
未上傳圖片
社會調查法。除了閱讀之外,會有多元化的學習方式,讓同學們自主性地學習,獨立思考與邏輯的判斷將會是相當重要的一項訓練。
未上傳圖片
田野研究。除了閱讀之外,會有多元化的學習方式,讓同學們自主性地學習,獨立思考與邏輯的判斷將會是相當重要的一項訓練。
未上傳圖片
實習。除了閱讀之外,會有多元化的學習方式,讓同學們自主性地學習,獨立思考與邏輯的判斷將會是相當重要的一項訓練。
未上傳圖片
專題。除了閱讀之外,會有多元化的學習方式,讓同學們自主性地學習,獨立思考與邏輯的判斷將會是相當重要的一項訓練。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一、練習以口語或文字,整理、歸納各種文字影視閱讀文本的問題意識、結構安排與主要論點,並進行優、缺點之評論。
二、練習以口語或文字表達個人觀點,並與他人進行溝通與討論。
三、關心時事發展,並進行社會參與,進而多做現在與過去之聯想與對話。
四、嘗試問題式探究,並以小論文之撰寫,具體呈現個人研究成果或觀點。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系師資涵蓋人類學、政治學、社會學、地理學、公共事務及法律,重視在地議題與社會變遷的關聯,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最大的不同在於本系有扎實的人類學基礎訓練,能夠培養不同的文化視角與敏感度,不論對於族群以及階級皆能有敏銳的觀察與思考能力。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1.文科學生出路受限:本系課程共有三個專業模組,目的即是培養學生除報考公職外,亦可以擔任社區或部落發展規畫師、民意代表、政治公關、國會助理等。
2.本系並非培養公務員的補習班,公務員只是其中一個本系畢業生可以參與的職業選擇。重要的是培養具備獨立自主思考與判斷,並能夠參與公共事務的人才為主。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並非只要背誦即可的學系,需要大量的思考、討論、辯論以及實務參與的學習。
1.現今社會重視專才逐漸被通才取代,保持對問題的覺知並有動手解決能力是本系極重視的訓練。
2.課程重視實務:大三及大四有實習、專題課程,要求學生進行實作,重視實務能力訓練。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這是一個很札實的學系,除了要大量閱讀之外,還需要大量地討論與實務參與,也是個會讓大學生活在知識與經驗的學習上有相當豐富的學系。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基礎模組:文化人類學概論(3學分)
- 基礎模組:法學緒論(2學分)
- 基礎模組:公共政策(3學分)
- 基礎模組:社會學(3學分)
- 基礎模組:政治學(3學分)
- 基礎模組:行政學(3學分)
- 核心模組:地方治理(2學分)
- 核心模組:全球化與地方發展(3學分)
-
大二必修
- 基礎模組:社會科學研究法(3學分)
- 基礎模組:媒體與傳播(3學分)
- 核心模組:社會調查法(3學分)
- 核心模組 : 公共事務與管理(3學分)
- 核心模組 : 組織理論與管理(2學分)
- 核心模組 : 環境與空間(3學分)
- 核心模組 : 社會心理學(3學分)
- 核心模組 : 經典選讀(2學分)
- 核心模組: 南島語族社會與文化(3學分)
- 核心模組 : 社區發展議題(3學分)
- 核心模組:憲法(3學分)
- 核心模組:民族誌閱讀與寫作(3學分)
- 核心模組:影像民族誌(3學分)
- 核心模組:文化人類學專論(3學分)
-
大三必修
- 核心模組:田野調查(3學分)
- 核心模組:人力資源管理(3學分)
專業選修課程
-
公共事務模組
- 公民與社會運動、災害防治與管理、國家發展專題、都市與區域政策、社區營造與發展、當代人口議題、行政法、勞動法規、電子治理與大數據分析、政策規劃與評估、社會設計與社會創新、地方學、選舉研究、空間社會與全球化、社會學與台灣社會
-
文官素養模組
- 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文化行政、地方政府與政治、社會福利服務、文化資產、行政倫理、世界文化史、計畫書寫作、專案管理、應用文、公務員法、刑法概要、民法概要、社會工作、犯罪學
-
人類學暨文化事務模組
- 博物館學、親屬與性別、多元文化與族群、文化創意產業、觀光/經濟/醫療/教育/海洋/生態/應用/宗教/藝術/媒體人類學、新移/住民文化與適應、漢人社會與文化、大洋洲社會與文化、南向國家的社會與文化、東南亞社會與文化、科技與社會、文化資產.社區培力與永續經營
-
實務增能模組
- 全學期實習、職涯探索與規劃、勞動法規、計畫書寫作、應用文、專案管理、社會工作、社會設計與社會創新、科技.資訊與社會、文化資產.社區培力與永續經營
特色課程
未上傳圖片
政治學
本課程之教學目標如下:
1.本課程從理論面為切入點,配合實務觀察,使學生了解政治學的內涵與運作過程,並有簡單分析政治現象的能力。
2.利用一次校外教學參訪,了解相關理論在實務的運作與存在的落差。
3.利用分組報告從選定主題到提出解決方案,學習團隊合作。
未上傳圖片
社會學
本課程之教學目標如下:
1.瞭解社會學的核心概念。
2.培養社會學的想像。
3.認知社會學概念與台灣社會以及日常生活的關係。
4.應用社會學的核心概念與想像探討當前台灣社會議題。
未上傳圖片
文化人類學概論
本課程之教學目標如下:
本課程主要是帶領學生從理解人類學學術史的脈絡進而掌握人類學重要的學術思潮與理論。作為人類學入門的基礎課程,本課程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人類學史與理論爬梳,協助同學建立一套具有系統性的人類學理論視野。第二部分則是透過經典民族誌閱讀讓同學能夠學習結合理論探討與民族誌寫作。
未上傳圖片
媒體與傳播
本課程之教學目標如下:
本課程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媒體的本質與特性]、第二部分與第三部分則延伸第一部分,從批判性的角度思考媒體現象,分別是[媒體的隱喻]、以及[批判媒體]。在閱讀與討論之外,本課程亦邀請國內業界的媒體界人士進行演講,或搭配紀錄片進行教學。
適合從事工作
-
行政人員
-
協助主管及專業人員處理一般行政業務工作。
-
-
人力資源助理
-
協助人力資源相關業務、人力資源行政工作,以及執行部門主管交辦事項。
-
-
公家機關相關人員
-
1.接受人民委託,管理公共事務的人員。2.依法於受有俸給之文武職公務員,及其他公營事業機關服務人員。
-
系友生涯發展
游景筑
考取國立中山大學107學年度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班正取
--
林瑀萱
考取106年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三等考試人事行政類科第一名
--
謝怡盈
高中104年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五等考試社會行政類科(花東區)
--
蔡念語
考取110年地方特考四級社會行政
--
邱偉博
考取110年初考一般行政、110普考一般民政、110地方特考三等一般民政
---
多元能力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性格特質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